从长远来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对明朝来说是好是坏?

犀牛历史 106 0

坏的成分应该更多一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个简单类比就更清晰了。

一、打破规则伤害了皇权的尊严和合法性来源。皇权是最高统治权,中国古代思想体系里它只产生于上天赋予,所以皇帝又叫天子,上天的儿子。不管你是政变、起义得来的,还是禅让、继位得来的,最后都要绕到上天赋予的逻辑里,是天意,天意难违,让全天下的老百姓信服,求得各方心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现有的合法朝廷,显然是越了界,自己的合法性无法圆通,行使统治权时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点也是朱棣本人的最大心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绕不开的一个死结。

二、皇帝群体素质不高,象征意义和感召力不够。研究古代史的人普遍有一个感觉,明朝皇帝整体素质不高,在最高位上散发出的感召力有限,“天子”的象征意义大打折扣。有几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寿命太短,十六个皇帝平均寿命到不了四十岁,三十岁上下正在干事创业时便离奇驾崩了,使得接替的皇帝大都是未成年人;二是没有帝王境界,沉湎于酒色者居多,炼丹悟道、吟诗作画、痴迷宠物、热衷手工的占多数,更有甚者深居简出、自我封闭、不理朝政的也是明朝皇帝的通病;三是不善于学习,皇宫的条件是天下最好的了,但朱棣的后代们普遍不爱学习,甚至于还有文盲半文盲帝王。

三、生成了中国落后的根源。明朝二百多年历史,横向比起来,创新力不够,政治制度没有新意,生产力得不到发展,特别是在吸引外来文化方面固步自封,社会没有活力,中国和世界的差距从此开始拉大。纵向比较也是如此,往前看,比不过宋朝,往后看,比不过清朝。

四、仁义治天下的意图没有实现。靖难之役前,明朝是在朱允炆的统治之下,朱允炆是儒家学派的典型代表,他信奉仁义,遵从孝道,具有慈悲胸怀。在他统治下,明朝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儒家思想得到尊重,知识分子会走上台前,社会风气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创新力自然上升。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推演,是一种大概率的猜想。但无论如何,总比现在的情况要好些。

标签: 靖难之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