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靖难成功”是因为什么?

犀牛历史 110 0

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举兵“靖难”,以“清君侧”为名,带兵南下,经过历时三年多艰苦战斗,燕兵直趋南京,建文政权彻底失败。

朱棣“靖难成功”是因为什么?

建文帝方面的原因建文帝依靠江南士人及地主,江南出身的官吏,大多为书生,军事非所长,制定的政策也脱离实际。建文帝自己有时候当断不断,优柔寡断,表现出信念不强,屡有反复的个性。永乐二年(1404)九月,朝鲜国王问其使臣赵浚:“建文宽仁而亡,永乐多行刑杀而兴,何也?”赵浚对曰:“徒知宽仁而纪纲不立故也。”

朱棣“靖难成功”是因为什么?

上图建文帝

从军事上说,建文帝驾驭不了淮西将领,注定了他的政权难以长久。面临失败之时,又派李景隆与燕军割地请和,这不仅与前之削藩主张背道而驰,而且充分体现了苟安一时的传统弱点。李景隆迎降朱棣,导致建文帝全军覆没,南京陷落。

朱棣“靖难成功”是因为什么?

上图李景隆

朱棣之所以能取得政权,主要原因也有几个方面:第一,朱元璋《祖训》之影响。

朱棣一发兵靖难,即抬出太祖祖训曰:“凡新天子即位,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人诛之”。他援引祖训,是为了避免叛逆之名,把矛头直指齐、黄几个人,以“清君侧”,这在当时是收到一定效果的。祖训即是正统,朱棣明知削藩出自建文帝,却偏提一小撮。师出有名,在政治上易得到同情,加上当时封建诸王大多倾向燕王一边,形势对燕王极为有利。

朱棣“靖难成功”是因为什么?

上图靖难之役示意图

第二,军事上得蒙古支持,无后顾之忧。

当朱棣发动“靖难”时,首先与宁王朱权相勾结,“相得甚欢”。当时宁王就藩喜峰口外,“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有甲兵八万,所属朵颜三卫骑兵亦皆英勇善战。燕王也以事成“中分天下”为诱饵,争取得到宁王的支持。

建文三年(1401)十一月,鞑靼通燕寇铁岭卫,杀百户彭城。当时铁岭原为建文军辖地,而蒙古兵往来其间骚乱,对燕兵予以很大帮助。又据《朝鲜太宗实录》记载,建文四年(1402)三月己丑,朝鲜使臣崔有庆自京师回国,向朝鲜国王报告:“燕兵势强,乘胜远斗,帝兵虽多势弱,战则必败。又有鞑靼兵乘间侵掠燕、辽之间,中国骚然。”

标签: 靖难之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