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犀牛历史 154 0

提问者之所以会这么发问,肯定就是以首级数质疑宁远之捷和己巳之变时北京城外广渠门之捷的真实性。就我个人看来,宁远之役、宁锦之役、己巳之变中的广渠门之役对明廷来说确确实实是胜仗,虽然这三场胜利从过程上有些遗憾,如宁远之役中,觉华岛被后金攻陷,但至少这三次战役打破了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刹住了辽东战局明军遇到八旗军辄一溃千里的风气,这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单纯从首级数质疑这些胜利,我认为是不客观的。

据史料记载在宁远之战中,明军还是有斩首数的,以谈迁的《国榷》言之,为“斩二百六级”,就是宁远之战明军所获首级是206个。但是这不意味着后金就这么点损失,哪怕是清方史料上的缩水数据都显示清军死了500人,“共折游击二员,备御二员,兵五百”,所以斩首数并不是衡量军功和战争意义的唯一标准。如果真要在首级数量斤斤计较,历史上多少胜利会被抹杀。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就比如南宋名将岳飞,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他在建炎四年与金军大战于清水亭并获得胜利,据史书记载此战岳家军共斩首175个,难道就可以说金军在此次战役中就损失了175个人。

《鄂国金佗粹编·卷五》:二十五日,战于清水亭,金人大败,僵尸十五余里,斩耳带金、银环者一百七十五级。大家注意一下,原文还有“僵尸十五余里”,金军若只被打死175个,是怎么造成“僵尸十五余里”的效果的。当然,会有部分人认为岳珂是岳飞的子孙,他在编写《鄂国金佗粹编》的时候肯定会吹自己的祖宗。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那么我们以下就来看看明朝写的资料,我的手头刚好有本明朝的志书,名叫《万历朔方新志》,在这本志书中详尽罗列从洪武年间到万历年间西北明军的军功,并附有斩首数,上面的斩首数量大部分都没有破200个。嘉靖三十三年的红井之捷甚至被称为“百十余年罕见之捷”,但是首级数只有142颗,若把斩首数当做对方的实际损失,敢情100余年来罕见的大捷就打死蒙古人142个,这真是要吹破天际啊!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接下来说说宁远之战,这场战役从根本上是一场守城战后金是攻城的一方,明军是守城方,也就是说后金是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明军总不能在守城过程中跑下城墙去割斩首级吧!而且据史料记载八旗军在战役过程中有抢收己方尸体火化的行为,所以宁远之役割级如此也是在意料之中,而且我判断这大部分首级不少应该来自于参与凿城的后金士兵,他们的尸体毕竟离城墙太近,抢收有风险,在全军撤退后不得已留下,可能就被明军斩级了。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而北京城外的广渠门之战之所以辽东军没有斩级数,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首先,广渠门之战属于明军与八旗军正面野战对抗,而在野战中割取首级是一件相当误事的事情,明军在萨尔浒战役中之所以失败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吃了争抢首级的大亏,在战役过程中,士兵居然为了首级互相争斗了起来,完全忘记了杀敌的本职工作。

《建州闻见录》:上年秋间,来见一行,详言西路天兵一阵极精勇,胡兵几不能当;而争割首级,无意力战,一胡之仆,十余骑皆下马争之,故以致败覆。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经过一系列失败,明军总算吸取了教训,严令士兵不许割斩首级,以免战败偾事。如在宁锦之战中满桂严令士兵不许斩首,在严格军令下,只有家丁丁自雄斩首一级而已(总不能说此战后金方面死一人而已)。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七》:满桂奏报:援兵东行为笊篱山,奋勇力战,虏死甚众,将令不许割级,止有丁自雄于马上斩一级,恐伏不敢穷追。除此之外,还有蓟辽总督阎鸣泰的奏报,同样也提到了不许割级的规定,“职先布军令止许砍剿,不许割级,仍严率将领、马步官兵鳞次前进,相机攻剿”。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通过以上史料得知,明廷不管是方面大员还是带兵将领,都深知战阵割级的弊端,故严行禁止,具体到广渠门之战,袁崇焕也下令士兵不许割级,所谓“盖九边尚首虏,每以争割首级误事,公深鉴陋规。未战之先,与诸将士约,惟尽歼为期,不许割级”。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其次,后金士兵的首级也不是你想割,想割就能割,我在上面提到八旗军有抢战友尸体的习惯,至少清廷还在关外的时候,对同伴的尸体不抛弃的传统是一以贯之的。在《满文老档》里就不乏有八旗军的抢尸记录,而且抢到同伴的尸体也属于记功范畴。

《满文老档》天聪六年正月:苏纳额驸擢升备御缘由:……。又从其步兵后进攻,徒步击退敌步兵,取回一人、二纛进与汗,又夺回哨卒喀尔喀玛之尸。《满文老档》天聪六年正月:豁罗村老人之同伴名曰齐法汉者,为敌所杀并暴其尸。巴图鲁姑夫与我冲入敌阵,击败敌人,夺回其尸。遂将豁罗村老人治罪,赐所罚人一、牛一。因夺回死尸,蒙汗嘉之。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所以,在清军抢尸嘉奖和明军不许割级的双重作用下,其难度可想而知。何况提问里也说有大量清军落水,总不能寒冬腊月的还让明军于战阵之中下水割级,这还要命嘛!还有在战场之上人马互相踩踏,哪会有完整的首级割。

《国榷·卷九十》: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濬等追之浑河(通惠河),敌骑多冰陷,杀伤千计。况且辽军此战中若首级很少或一级未得,大可以杀良冒功,何必如实反映,毕竟身处东北的女真人体貌特征与中原更加相近,一番操作后,冒功也容易,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明朝兵部的结论,“兵部覈,西虏之首,面阔口短,东人多系辽阳,与中国无异,无可验驳。繇是兵益杀良为功,有以湿草鞋击去网巾痕,蒸其首使其涨大充敌首者,赏虽费,敌无损焉”。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所以,斩首数真的不能否定明军在宁远和广渠门的胜利,事实上明朝、朝鲜、清朝史书都指向清军受到强烈抵抗,遭遇挫折。

如《石匮书》对袁崇焕评价极低,说其“龌龊庸才”,但也承认宁远之战“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李朝实录》上也有袁崇焕、祖大寿率军英勇作战的记录,“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奔三十余里。贼之不得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如果说《石匮书》、《李朝实录》不足为信,清朝史书也同样直接或间接承认了宁远、广渠门发生激战,八旗军攻敌不利败退之实。

努尔哈赤攻宁远不克,愤恨不已。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岔恨而回。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部分八旗官兵,在广渠门外进战不利,甚至怯战,被皇太极降职处分。

《满文老档》天聪三年十二月初八日:总兵官康古里因不与袁都堂军接战,论罪,削总兵官职,夺其一牛录诸申给其帝喀克都里。备御郎球、备御韩岱,亦因未攻袁都堂兵削职,夺其俘获。游击鄂硕应拟削游击职,因其父功,免削职。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在与袁崇焕率领的辽东军交锋中,军官伊勒登被辽东军射伤7处、重伤2处,“率先冲入袁都堂军,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色勒锁骨被射断,“率先冲入袁都堂军,锁骨被射断”。鄂罗色臣,“手伤一处,马伤一处”。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以上史料都表明,无论宁远之战还是广渠门之战,明朝的辽东军在与后金血战后击退了八旗军,确实是明军的胜利,应该没有疑问。

引用文献:《明熹宗实录》、《满文老档》、《国榷》、《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石匮书》、《三垣笔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三朝辽事实录》、《边事小纪》、《建州闻见录》

标签: 宁锦之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