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3年是大清崇德八年,因为此时北京的明朝尚未灭亡,明廷作为代表全国的中央政府地位没有变,而清国当时仅是地方政权,所以,公元1643年准确的说是大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大清国第二任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于清宁宫东厢房端坐无疾而终,享年五十二岁。由于皇太极突然驾崩,生前也未来得及定立继承人,所以,在宣布皇太极驾崩的那一刻起,选择谁为新皇帝,就变得非常微妙,暗藏汹涌。当时,清廷高层分为四股势力:一、以多尔衮、多铎为代表的两白旗势力:
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前本想册立大妃阿巴亥的儿子多尔衮为继承人,但是由于大清初建,多尔衮年幼,资历无法与皇太极等诸贝勒抗衡,所以,最终排除了多尔衮即位。皇太极即位后强令大妃阿巴亥殉葬,进一步排除了多尔衮对皇权的威胁,逼的他从此称臣十七年。此时皇太极的突然驾崩,让多尔衮和兄弟多铎蠢蠢欲动,并且对皇位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二、肃亲王豪格: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生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他从小追随皇太极出征,被皇太极调教的有勇有谋,皇太极称帝后,封他为和硕肃亲王,命他掌管户部。豪格作为皇太极长子,拥有了正黄、镶黄、正蓝三旗的实力,再加上他军功显赫,才干出众,因此,在皇太极去世后,许多大臣便极力推举他为皇位继承人。
三:礼亲王代善为首元老派:
礼亲王代善是当时清廷中年纪最长、地位最高的宗室亲王,虽然礼亲王代善不想也不可能继承皇位,但是获得他的支持显然非常重要,同样的道理,代善如果反对谁即位,那么这个人即位一定不合法。所以,代善扮演的角色非常微妙,也异常重要。
四、皇后哲哲及庄妃一派:
中宫皇后哲哲无子,永福宫庄妃虽与哲哲共同侍候皇太极,实际上庄妃为哲哲的亲侄女,二人都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博尔济吉特出身,庄妃儿子为皇太极第九子,此时年仅六岁,如果多尔衮即位,那么哲哲就成了退居后宫的前朝皇嫂,地位选非皇太后可比;若是豪格即位,他虽是嫡母皇太后,但实为继母,况且豪格早已成年,根本不会听从她。
以上就是皇太极死后清廷高层最有影响力的四股势力,而决定新皇帝的会议在皇太极去世后七天举行,由礼亲王代善主持,会议一开始多铎就代表多尔衮的支持者强硬的表示一定要拥立多尔衮为帝,退一万步讲即使不拥立多尔衮,也绝对轮不到豪格继承皇位。豪格当着宗亲贵族众大臣的面说自己德行浅薄,不能继承皇位,然后愤而离开大殿,随之两黄旗大臣公然佩剑上殿表示先帝对他们恩情比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他们宁愿以死随先帝于地下。多尔衮趁机表示,豪格既然不愿意继承帝位,大家又要求一定要选择先帝的儿子即位,那咱们就从先帝别的儿子中选择一位吧。同时他又表示,先帝晚年宠爱庄妃,那么就立庄妃的儿子福临为新皇帝,他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礼亲王代善表示赞同,豪格也无法反对,至于皇后哲哲和庄妃更乐见其成。福临就这样,作为多股势力妥协的产物,意外的登上了皇位。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标签: 顺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