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顺治出家的传闻,一直是清宫疑案之一。了解了顺治出家的原因,不禁按史书记载,顺治出家是一次未遂行为。不管他是否真的出家,但从个人意愿上看,顺治确实是想出家的,只是在各种压力下,被迫放弃了而已。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为什么要抛弃荣华富贵,遁入空门呢?其实这跟顺治成长经历,以及他个人的情感遭遇有关。
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加重他的叛逆性格顺治6岁即位,16岁亲政,23岁驾崩。顺治能坐上皇位,其实就是多尔衮和豪格势力,相争并妥协的结果,虽然坐在皇位上的是顺治,但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多尔衮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顺治发现自己这个皇帝就是傀儡,在他眼中,多尔衮成了一个必须拔除的祸根!
如果不是孝庄太后居中调停,可以想象,年轻的皇帝恐怕早就跟多尔衮翻脸。以顺治稚嫩的胳膊,怎么拧得过多尔衮,应该说,孝庄太后的行为既是对儿子的保护,也是对新生政权稳定性的维护。
但顺治似乎不能完全理解母亲的高瞻远瞩,他感受到的是,朝堂上受制于多尔衮,个人生活空间完全被母亲控制,他成了彻头彻尾的傀儡。
不难理解,少年郎的叛逆而已,只是顺治的身份,放大了他的尴尬,使他的叛逆尤为突出。清算多尔衮后,他发现自己还是不能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图行事,满清残留的八旗议政,死死地牵制着他的手脚。
其实,历朝历代都存在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斗法,完全的独裁,只有少数的几个大独裁者皇帝才有本事做到,年轻的顺治根本没那水准。
重压之下的顺治,既不能摆脱母亲的控制,也不能脱离大臣们的牵制,他的精神世界变得很极端,不光对母亲叛逆,恐怕连他自己跟自己,也会时不时较劲!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精神寄托。
很幸运,顺治找到了两个可以排解的精神寄托:一个是宗教,一个爱人!
二、红颜知己董鄂妃的早逝,使顺治万念俱灰关于董鄂妃的身世,传言很邪乎。有点说她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宛,还有的说,她原来是顺治的弟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被顺治看中抢过来的。
董小宛之说完全立不住脚,早已经被人证明了。博穆博果尔福晋之说,一直得不到明确证据,似是而非。
按正史记载,董鄂妃比顺治小一岁,17岁入宫,当年就被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被封为皇贵妃,位仅次于皇后。第二年,董鄂妃为顺治生下皇四子。为此,顺治还特地大赦天下。
董鄂妃生长在江南,精通汉学,好读史书,书法精湛,俨然一个女书生。同时,她温柔娴静,具有江南女子的风韵。她的这个特点,与饱受汉文化熏陶的顺治皇帝息息相通,成为叛逆天子的红颜知己,也极大地抚慰了顺治那颗憔悴的心。
然而,不幸的是,董鄂妃生下的四皇子,仅仅几个月就夭折了。这对她的打击太大,此后,伴随她的多了一份对爱子的深深追念,以至于她的健康情况急转直下。
顺治十七年,红颜薄命的董鄂妃病逝,顺治失去了一个,可以给与他心灵慰藉的知己。如果说以前的顺治尚有叛逆的精气神,董鄂妃去世后,他几乎万念俱灰。
三、与空门擦肩而过在顺治笃信佛家之前,顺治差一点成了基督教徒。这说明,生活煎熬的顺治,其实毕生都在寻找心灵的家园。
与佛门交往的深入,使他深陷佛门遁世的情绪,董鄂妃的早逝,促使他毅然决然地走出了最后一步——出家为僧!
民间传说版本,一个叫行森的和尚,不顾师父玉林秀的劝阻,给顺治剃度了,爱新觉罗福临成了行痴和尚。孝庄皇太后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宣称皇帝驾崩了,其实,从此顺治换了个身份,一直生活在五台山。
史书版本是,在行森和尚将要给顺治剃度前,玉林秀及时赶来劝阻,并以烧死行森为要挟,被迫顺治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之所以有这两个版本流传,主要是因为这件事发生后,仅仅两个月,顺治就驾崩了。这么短时间发生的两件大事,很容易让人对他的结局产生联想。
很可能的原因是,顺治因为董鄂妃的死,早已心灰意冷,出家未遂,又是他失去了,最后一块可以安置心灵的净土,因此他很快染上了疾病,并迅速驾崩!
综上所述,顺治虽然有着显赫的身份和地位,但他从来没有一块属于他自己的心灵家园。他毕生追寻,得而又复失。荣华与富贵,对他来说都是浮云!
标签: 顺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