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犀牛历史 170 0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有人唱白脸,也需要有人唱黑脸;需要笼络人心的人,也需要不畏强权的人。《雍正王朝》中,康熙的几个儿子,从小就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在他心目中都有不一样的作用。胤禛能够成为孤臣,既是其个人意愿,也正好符合了康熙的心意。

《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大清国需要一位孤臣干实事,康熙需要一位孤臣分忧康熙晚年,清朝已经开始止步不前,从上至下,吏治败坏。尤其是朝廷,人浮于事,皇子忙着争权夺利,百官忙着结交富贵。大家都忙着公关,生活花销大,但正当收入来源少。康熙朝的京官,每年也就一百多两银子,实在是难以养家糊口。于是,这些官员要么贪赃枉法,进一步败坏朝纲;要不就是找户部借钱。

户部的主理人是八爷,此人假仁假义,尽干些笼络人心之事,以博取美名。当有人来找他借户部的钱时,他来者不拒,反正是慷他人之慨,为自己谋利。只要开了先河,借钱的人必然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于是,一来二往,户部很快就被掏空了。

《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等到黄河发大水时,户部拿不出赈灾的银子。这时候,康熙就需要一个“孤臣”站出来,既然有大无畏的担当,也要铁面无私,从盐商身上虎口拔牙。胤禛主动请缨下江南,为了完成任务,得罪了一大片人,其实已经具备“孤臣”的雏形。

仅仅解决赈灾问题,肯定不够,大清各地,每年都有花大钱的地方,所以,国库的欠款必要有人出来追。但这又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没人不愿意出面,总不能康熙亲自出面吧。于是,又需要一个不怕得罪人的皇子站出来。胤禛刚刚筹款得罪过一批人,已经在康熙心中形成“孤臣”印象,这个追缴欠款的差事,很自然就会考虑到他。

《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这种得罪人的事,做一次都会想到你,做两次就成了你的分内工作,于是,“孤臣”这顶帽子戴在胤禛头上,恐怕想摘也摘不下来。有了胤禛这位“孤臣”,康熙很多不方便办的事都可以由他代劳,不方便说的话都可以由他代说。

秋媚说:说到底,康熙自己想做仁君,又怕承担骂名,因此,需要一个人,既能当打手,还能当“挡箭牌”,顺便替康熙承担骂名。当然,朝廷想要长治久安,“孤臣”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皇子很多,但有望成为“孤臣”的,只有胤禛一人做贤王,收买人心的事,谁都乐意;做孤臣,得罪人的事,谁都不愿干,这就是人性。而且做孤臣是个高难度的工作,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康熙的几个儿子,要不不适合,要不就是没意愿。

大阿哥有勇无谋,去西北打仗还行,孤臣与他不沾边;

二阿哥胤礽,身为储君,康熙将其作为接班人培养,肯定需要有人支持他,否则,威望不够难以服众,因此,胤礽不能失去人心;

《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三阿哥是文人,天天与清流吟诗作对,负责清朝面子工程。这种人理论素养比较高,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治国理政缺乏手腕,不适合当孤臣;

八爷党的老八、老九、老十以及老十四,天天掏空心思,要不算计别人,要不笼络人心,听说要得罪人,跑得比兔子还快。这帮人心术不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康熙若指望他们当孤臣,纯粹是笑话。

《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至于老十三,性情中人,有情有义,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许多孤臣的事交给他去办,都会碍于情面。

看去看来,也只有老四敢作敢当,不怕得罪人,最符合做孤臣的条件。此外,老四的个人意愿也比较强烈,都毛遂自荐当孤臣了,康熙求之不得。

当时的康熙,还未打算传位胤禛,只是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得力干将,将来好辅助太子。谁知后来风云突变,胤礽不争气,胤禛这位孤臣却越干越有劲。于是,孤臣更上一层楼,成了寡人。

《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为何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个孤臣?

秋媚说:机会出来了,如果不争取,就会被他人夺走。四爷与八爷,对待“孤臣”的态度,就注定两人在康熙心中的形象。胤禛的“孤臣”之位,既符合了当时的形势,也正好对上康熙的“圣意”。

标签: 雍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