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承德避暑山庄内,当短命的咸丰给顾命八大臣安排后事的时候,时年26岁嫔妃,不禁偷听起了窗户根儿。此时的她或许还不知道,自己一念之间,其后便统治了这个帝国长达47年。
慈禧太后,一个女流之辈,究竟是靠着什么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又是靠着什么,来维系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统治的呢?
拉一派打一派的高级权斗者慈禧虽然是个女儿身,但是她的政治头脑,绝不逊色当时的诸多王公大臣。咸丰因为联军进攻北京,而病死在避暑山庄。虽然继承人是慈禧的亲儿子,按理说慈禧即便什么都不做,其后也能获得尊崇和荣耀。但是慈禧觉得这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不在决策圈内,儿子年幼,很容易被所谓的顾命八大臣架空。
所以慈禧这时候玩起了政治手腕,她知道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扳倒顾命八大臣的势力,但是要联合慈安以及咸丰的弟弟恭亲王,一切就不好说了。慈禧拉拢慈安,仅仅是虚晃一枪,真正想要倚靠的是恭亲王。
作为咸丰的亲弟弟,最终却没有混入最高决策圈,恭亲王的内心自然也不爽。所以在慈禧的一番挑唆和引诱之下,小叔子就听了嫂嫂的话。接着咸丰丧事权力交接的真空期,恭亲王拉拢了一大批京城和各地方的实力派,如此一来,实力的天平开始向慈禧一方倾斜。
慈禧不愧是权斗高手,她知道自己这一方势力一旦成功,那么当时拥立和支持自己的人,也能捞到更多的政治资本。而支持慈禧的各方势力,自此也就能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所以客观上来说,这里面没有什么是非对错,仅仅是"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权斗游戏。
正是借助于各地方实力派的支持,在咸丰还没有入土的时候,肃顺就跪在菜市口被砍了脑袋。慈禧摇身一变,和慈安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在名分上,慈安虽然比慈禧高一截,但她就是个有名无实的"吉祥物"。而慈安也很清楚,同治帝不是自己亲生的,既然能当个"吉祥物",还能过过垂帘听政的瘾,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慈禧太后手里的第一张王牌,是她从最初就获得了皇亲国戚、蒙古诸王以及各地方实力大员的支持。这张王牌在其后,一直牢牢掌控在慈禧太后的手中。就这样,慈安和慈禧开启了两宫太后,共同垂帘听政的时代,这一垂帘就持续了20年。
政治平衡高手,汉族实力大臣的支持慈禧虽然攫取了最高权力,但最初,她也只是想给同治帝,也就是自己的亲儿子,将来亲政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是谁都没想到,同治帝还不到20岁就暴病而亡了。慈禧辛辛苦苦20年,仿佛一朝回到解放前。
儿子死了,但是慈禧又没有办法直接到台前执政,又到了寻找继承人的时候,这对慈禧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但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政治洗礼,此时慈禧的政治手腕,已经相当高明了。
慈禧知道醇贤亲王有一个儿子才4岁,所以本着这个原则,这个4岁的小孩儿继承大统,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说起来,光绪帝和同治帝是同兄弟的关系,慈禧这个伯母,就又可以继续顺理成章地垂帘听政了。
而且,此次拥立了光绪为帝,也就等于把醇贤亲王的势力,也纳入了自己的麾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这都是一桩只赚不赔的买卖。就这样,年幼无知的光绪帝又成为了另一个"傀儡皇帝"。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对慈禧极为有利的事情。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两宫变成了一宫,慈禧手中的权力就更大了。
此时西方列强频频对清王朝出手,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在战争期间,慈禧找了一个军事失利的借口,将恭亲王为首的一派彻底收拾了,她罢免了所有的军机大臣,而后启用了礼亲王和庆郡王的势力。
慈禧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很清楚,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恭亲王的势力盘根错节,如果再只用他一方的话,势必会形成坐大的趋势。因此,给别的试图探头的势力提供向上升的通道,既能拉一波新的支持度,还能趁机削弱一下恭亲王的势力。
这是中央层面的洗牌,而在地方层面,自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首的湘淮势力崛起。要是在过去,清王朝岂能眼看着汉臣坐大,但是在慈禧实际掌权的时代,她懂得今时不同往日的道理,所以默认了这个事实,而且还大胆启用这些汉族的文臣们。
这样一来,即便一些满族的皇亲们有意见,但是因为这些汉臣在地方上,各个都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因此,汉臣的崛起,也成为了慈禧手里不可多得的王牌。
皇亲国戚的层面,慈禧采取政治平衡的策略,让各个派系之间持续斗争和平衡的动态里,这样她这个最高层次的领导人,就能坐看他们的斗争,而且还能不时的拉一下或者打一下,让他们始终处在一个不会威胁到自身统治的状态。
而地方上的汉臣更是有求于中央,尤其在洋务运动的推进期间,各地间施行的各种新式改革,一方面需要中央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要获得慈禧的首肯。而慈禧的支持,事实上也从另一方面,获得了这些大臣们的支持。清末以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汉臣频频出没在政治舞台上,但他们都没有对慈禧的统治有所非议,反倒是无条件的支持。
因此即便光绪帝逐渐长大,但是由于缺乏自己的政治势力,所以想要威胁到慈禧太后,确实还做不到。最直接的例证便是,光绪帝急于变革启用康有为和梁启超,然而这些新秀并没有掌控国家的实际权力,最后慈禧翻脸,变法运动也就草草收场了。
这其中,除了国内的实力派都被慈禧牢牢掌控之外,国外列强的这股外在的势力,某种程度上也在支持着慈禧,这也正是慈禧屹立不倒的第三张牌。
和列强洋人的政治默契慈禧对于洋人,事实上并不屑于去真正的了解,始终只是抱着一种为己所用的目的和他们接触。慈禧实际执政的几十年,清王朝虽然还维系着表面的大一统格局,但是由于列强纷纷前来,各个地区都成为了列强各国的势力范围。
慈禧虽然并不喜欢洋人,但是她知道洋人的力量不可小觑,因此在和洋人的斗争和周旋过程中,一旦有利于自己的,她就去坚持,一旦出现了变故,她便反过来去和洋人媾和。正是因为慈禧这种飘忽不定的态度,晚清出现的义和团运动最终才覆灭。
义和团最初打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他们的出现,是因为列强在国内的活动,深刻影响到了基层百姓的利益,所以北方地区才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抗活动。活动起初的时候,慈禧觉得这对自己有利,加以利用或许能够将洋人的势力灭一灭,没准还能将他们赶出去。
正是在慈禧的默认下,义和团的发展,在北方如火如荼,和洋人的斗争也陷入了白热化阶段。眼瞧着在中国的利益受损,各国列强于是拼凑起了一支联军。义和团于是和列强展开了激战,只是碍于武器上的差距,义和团处处受挫。
而就在此时,原本支持甚至默许挑唆义和团活动的慈禧,眼瞧着洋人开始动真格的了,便在逃亡西安的路上下令剿灭义和团,就这样,反复不定的慈禧又和洋人穿起了一条裤子,义和团活动最终也胎死腹中。
经过和洋人多年的打交道,慈禧逐渐明白,自己和列强各国是一种相互需要的状态。一方面,列强需要一个统一的清政府,因为一旦陷入分裂,列强的利益就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对慈禧来说,只要列强默认自己的统治,那么自己就能收割一拨列强的支持。
事实上,慈禧还真的赌对了。光绪在启用康有为开始变法的时候,原本列强是观望和中立的态度,但眼瞧着光绪和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剧烈,甚至于光绪还有将慈禧废掉的架势,所以列强开始坐不住了。
因为他们知道,慈禧太后如果继续掌权,多年来和清廷形成的利益默契就还存在,可一旦光绪掌权并且施行新政,自身的利益可能将不复存在。
正是在这种微妙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慈禧太后反倒成为了列强极力推崇的清廷代理人。而慈禧太后心里也十分清楚,对于洋人不能完全地赶杀,一旦他们抛弃自己,那么自己的统治也就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所以在清朝最后的那几年,如果不是因为列强各国处于过分中国的考量,慈禧太后的统治也不会那么稳固。因为就在其死后仅仅3年,由于国内长期的政治平衡和政治默契被打破,清王朝的统治也最终走向了死亡。
正是由于获得了满清蒙古王公、汉族实力大臣以及列强的支持,慈禧长达47年的统治才能相对稳固。尤其到了其执政的后期,列强所发挥的作用对慈禧而言也更重大。
从另一方面看,正是慈禧默认了列强对国内的掠夺,以及和他们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才勉强换来了各国对慈禧为首的清廷的认可。
标签: 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