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但凡是一个人,何谓博学?不外也就是行多识广,博闻强识而已罢。
但一个人举手抬脚,根基在哪呢?《红楼梦》作者笔下传神,玲珑活现立于纸上,语语叫人称奇道妙,文笔细腻,气势磅礴,其何如哉?此亦作者借贾雨村言: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眼中没有大世界,心中便决无大境界!而心中必无大境界,自然那眼中也不会有什么大世界的。
胸无点墨,就想细腻,它也细腻不起来呀!公侯门前挑水夫,眼经实见,不可谓不广,叫他作文,却也难言。为啥呀?不识字!
说《红楼梦》,不能不说脂本,便也就绕不开所谓的脂批,也就绕不过脂砚斋。然脂砚斋果系何人,难说!
众人有众人的看法,笔者有笔者的想法,不取苟同,可不是为了博人一笑。
薛素素,字素卿,又字润卿,明代画家。她工小诗,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不笔迅捷,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虫、各具意态,工刺绣。又喜驰马挟弹,百不失一,自称女侠。后为李征蛮所娶。所著诗集名《南游草》。
万历元年,苏州砚匠吴万有制作了一方端砚。王穉登看它小巧可爱,尤其里面一点胭脂晕特别娇媚,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就将这方小砚买下。吴万有问刻什么砚铭,王穉登即兴想了几句:
调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
芳心在一点,余润拂兰芝。
砚台是要赠给薛素素,素素小字“润娘”,是画兰花的能手,后面又有“素卿脂砚王稚登题”的铭文。砚台属端砚里的上品,后人描述,此砚小才盈握,“砚质甚细,微有胭脂晕乃及鱼脑纹,宽一寸五分许,高一寸九分许。砚周边镌柳枝,旧脂犹存”,想来应该不是用来磨墨,而是调胭脂用的了。砚盒也精致,“珊瑚红漆盒,制作精致……盒上盖内刻细暗花纹薛素素像,凭栏立帏前,笔极纤雅;右上篆红颜素心四字,左下杜陵内史小方印,为仇十洲之女仇珠所画。
此后,“脂砚”身世颇是曲折离奇。
据说经人考证,康熙五十五年,广东人余之儒为求官,从曹寅的门人处打听到他有收藏古董的嗜好,便从薛素素后人手中以三间瓦房的代价,买下了脂砚送给曹寅。曹寅败,脂砚由曹寅之孙曹天佑秘藏,于砚侧刻“脂研斋所珍之研其永保”。曹雪芹写作〈石头记〉,曹天佑以“脂砚斋”之名做点评,薛素素这方砚台从此也就越发传奇了。
据说,曹家潦倒后,脂砚进了北京一家名“燕轩斋”的当铺,接着就到了收藏家端方手里。日后端方携带脂砚入蜀,于绵阳被乱箭射死,此砚流落到四川藏砚家方氏手中,一度曾销声匿迹。
时间转到1953年10月,重庆大学教授、金石家黄笑芸在重庆的一家旧货摊上,发现了这方脂砚。按旧货摊老板出价,他花了25元钱买下此砚,由好友戴吉亮带至北京请时任吉林省博物馆馆长的张伯驹先生鉴定,经考证,此砚确实是薛素素的旧物,当时,张伯驹先生并以1200元(一说800元)的高价买下收藏于吉林博物馆。
1963年春节,张伯驹先生携此砚去天津,请周汝昌先生观赏品评。1963年夏,故宫举办“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纪念展览会”, 脂砚尚在。
三年后,“文革”开始,脂砚由外地展出返京时,竟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以上是关于“脂砚”的一些旧闻旧识,所有经过,未必没一点水分。而我觉得,端方的这一段经历,的是深可玩味。
托忒克·端方(1861年—1911年),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端方幼年时被过继给伯父桂清为嗣子,1889年,28岁的端方才正式受命做官,因其工作勤勉,仕途也还算顺利。1898年3月,在翁同龢与刚毅的保荐之下,端方第一次被光绪帝召见,由此获得了年轻皇帝的青睐。 戊戌变法中,朝廷下诏筹办农工商总局,端方被任命为督办。对当时“志大心切”的端方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厄运的开始。戊戌变法期间,端方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筹办的部门当中,他曾一天连上三折,其工作热情与效率,可见一斑。但是,戊戌变法很快被慈禧太后推翻,除京师大学堂予以保留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包括农工商总局一律撤销,端方本人也被革职。 宣统三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谥忠敏。著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端方被召回北京,升任闽浙总督,未及上任,便被派遣了更为重要的任务。同年,清政府受立宪运动影响,派端方和载泽、戴鸿慈、徐世昌和绍英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宪政,预备制定宪法。
同年十二月七日,端方和戴鸿慈秘密出发,率领正式团员33人,从秦皇岛乘海圻号军舰赴上海,于十二月十九日下午转乘美国邮轮赴日本。戴鸿慈、端方一行历访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奥地利、俄国十国,于次年八月回国。
回国之后,端方总结考察成果,上《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力主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学习蓝本,尽速制定宪法。端方还献上自己所编的《欧美政治要义》,后世认为此乃中国立宪运动的重要著作。
端方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代任两江总督期间,在南京鼓楼创办了暨南学堂。在任湖北、湖南巡抚期间,命令各道、府开办师范学院。在任江苏巡抚期间,决心革除陋习,下令各州县照例奉送的红包全数退回,用作选派两名当地学生出国留学。
端方还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这可以证明《红楼梦》里提到的养生堂,的的确确是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在中国兴办的育婴机构)和省立图书馆的创办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欧美考察各国政治,次年回国,建议清政府预备立宪,以抵制革命运动。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开创者,在外国考察时,见国外名都均没有官方公共藏书机构,民众教育普及,使他耳目一新。遂奏请设立公共藏书机构——图书馆,成为创办图书馆、发展图书馆事业促进派。我国最早的几个官办公共图书馆,如江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等馆的创立,他出力甚多。为完成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过渡,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保存中国古代文献亦有贡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南藏书家丁丙经商失败亏资百万,欲售其藏书。他恐“八千卷楼”重蹈“皕宋楼”复辙,奏请政府以75 000元尽购丁丙的藏书,藏于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
他还派出了二十多名幼女赴日本学习师范教育。
端方从政之余,收置彝器环物绢素旧迹颇丰富。他醉心于古玩收藏,喜藏书,且收藏颇富,精品亦多,藏书处曰“宝华庵”、“陶斋”,藏书印有“乐道主人真赏”、“端方藏记”等。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出洋考察期间,他还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
主要作品有《陶斋藏器目》成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陶斋吉金录》成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陶斋藏石记》成于宣统元年(1909年)。还有《工余谈艺》、《韬养斋笔记》、《益州书画录补遗》等。
让我怎么也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里,我竟然同时也看到了作为近代红学第一人的王国维先生对他的评价:对案辍食惨不欢,请为君歌蜀道难。蜀江委蛇几千折,峰峦十二烟云间。中有千愁与万冤,南山北山啼杜鹃。云是江南开府魂,非复当年蜀天子。开府河朔生名门,文章政事颇绝伦。早岁才名揭曼硕,中年书札赵王孙。簪笔翩翩趋郎署,绣衣一着飞腾去。十年持节遍西南,万里皇华光道路。幕府山头幕府开,黄金台畔起金台。主人朱毕多时誉,宾客孙洪尽上才。奉使山林绝驰道,幸缘薄谴归田早。宝华庵中足百城,更将何地堪娱老。(1912年悼亡诗《蜀道难》)
依着《红楼梦》是前人之作的话来说,端方生活所处的年代,《红楼梦》已然大行而特行,乃至于已经盛行,有幸能把“脂砚”收入在囊中,是多大一幸事!但在这方面,请恕孤陋寡闻,我倒是无所耳闻。但细细琢磨王国维先生的话,有深意焉!
标签: 徐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