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元勋唐继尧历史是怎样被篡改的?

犀牛历史 135 0

  护国元勋唐继尧历史是怎样被篡改的?

     最近,在很多历史网站充斥着一个叫李洪涛发起的无耻话题----唐继尧是民族英雄???文章延续那段扭曲了的历史话题,怒斥云南人思想极其狭隘,强调“云南的护国首义就不能由湖南人蔡锷来领导呢?”的观点,把篡改历史的事进行到底,竟然混淆爱国和民族的概念,非常令人气愤。

    之一:梁启超贪天之功,篡改护国历史

      1915年初,杨度发表《君宪救国论》,主张 “今欲救亡,先去共和!”梁启超立即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驳,他明确表示: “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此文名噪一时,起到了动员舆论的作用,但云南护国元老周钟岳评论说:“若不是云南不顾利害,仗义兴师,则梁氏之文章,与一般报纸的言论同一价值”而已。李曰垓也认为:“护国军不起,则潮流、外交,一切不足以难袁氏。不有护国军,请看今日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梁启超曾经十分肯定云南的贡献:“以一隅而抗天下,开数千年历史之创局;不计利害为天下先,拯国命于垂亡,当为全民感谢。”他还说过:“帝制议起,国人劫于淫威,含怨蓄怒,侧目结舌,莫敢出气,首发难自(唐)会泽,黔、桂、川、粤、湘、浙望风嗣响,曾不旬月而*雄陨,国体复”。但到后来,他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改而归功于他的学生蔡锷,声称:“云贵首义之中心人物蔡将军者锷”。

      梁是当年学界权威,一言九鼎,影响广泛,正如李鸿纶所说:“审定教科书之人员,多与梁氏沆瀣一气,无公理是非可言”,“少数书商不暇详察,竟于中小学教科书中,将此役完全属诸蔡公一人,而将唐公、李公一概抹杀。”篡改历史资料,并且把篡改后的文电收入蔡锷的文集和史料集中,误导舆论的用心显而易见,手段极不光明,后果极其严重。

      梁的出尔反尔,激起舆论的义愤。孙中山说:“云南方面认(梁)为患难之交,梁氏对唐,亦崇拜备至。殊不料其翻云覆雨,喧宾夺主,竟以义始而以利终也。”史学家邓之诚说:“护国之役,滇人出死命发难,后乃为进步党人假借取大名。”云南人士白之瀚说:“唐、蔡、李同为此役首领,何得独尊一蔡,抹杀其余?”马伯良说:“梁竟谓云南再造共和的义举,全系蔡锷造成,蔡锷之来滇,全是他的主张指使,实滑天下之大稽。”李宗黄认为,梁之说“令吾党同志,三迤健儿,牺牲流血者,含冤莫白……然贪天之功事小,祸国之罪事大,文人无行,政客无信,腐儒误国,千古同调。”周钟岳对蔡极为尊重,曾以“南中草木识威名”的诗句赠蔡。蔡死,云南当局接受他的建议,为蔡立铜像于蔡公祠,他也气愤地说: “大凡事变之起也,人人皆瞠目而不敢撄其锋,及事功之成也,则人人皆攘臂而自以为己力;甚至捏造黑白,变乱是非,诋毁当日首事之人,必欲破其名而后已。”他声明:“予……并非为唐公一人争名诚以护国之役,吾护国军政各界及全省人民皆以有力。”

    之二:由于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对唐继尧的贬斥

     护国运动还被“军阀”的阴影所遮蔽;袁世凯又玩弄分化革命力量的政治玄虚,声称“滇省人民,初无叛心”,是蔡锷“纠合乱党,潜赴云南,诱胁该省长官及一部军人,谋叛国家”;还由于云南人憨厚朴实,不事张扬,务实而不图名,而云南地处偏僻,呼声微弱,影响了对唐继尧的公正评价。

     《唐继尧护国讨袁文稿》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狠狠扇了某些人的耳光,该书按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现存的原始档案资料,对被篡改的唐继尧护国讨袁文稿作了订正,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将朱德《在川南讨袁前线致唐继尧函》一文的一些被删掉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补正,见证了护国运动史重要文献原貌。把那场以云南为中心发起的反对袁世凯废弃民国、复辟帝制的伟大护国运动,得以昭彰,以唐继尧领衔,同时有蔡锷等人共同署名的《为讨伐袁世凯背叛民国复辟帝制罪行致各省军政长官电》文稿,将被篡改成“锷等”、“而锷等”的行文用语,恢复为“尧等”、“继尧等”、“而尧等”,将《为护国讨袁告全国同胞书》开头被篡改成“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蔡锷誓告于我全国同胞公鉴”的用语,恢复为“中华民国护国军都督唐继尧、第一军司令官蔡锷、第二军司令官李烈钧,谨誓告于我全国同胞公鉴”,并将文内篡改为“锷等”的恢复为“尧等”。

标签: 唐继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