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的坚持造就另类的《中德协约》,8400万大洋:北洋不怂遍数1840年后的一百多年,无疑是最为憋屈的时光,在那段时光中,屡战屡败,成了常态,割地赔款成了常态,即便战胜了,也要常态化赔钱。
割地赔款之后,十三亿两白银消无声息,更严重的是,还有近500万平方公里领土,因为积贫积弱的惯性延续,消失无踪,这损失无疑是巨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
(割不完的地,赔不完的款)
痛彻心扉之余,近代史如此不堪回想。
可这百多年就一点亮点无有吗?细思量后,除了横空出世的伟人,还有一个看似四分五裂的北洋,为国人争过一口气。
在袁世凯统御的时候,北洋就拒绝了能让中国亡国灭种的“二十一条”,转而签订了少有执行的“民四条约”。后续的段祺瑞,又拒绝了《凡尔赛合约》签署,并不断用行动在争取国家利益。
即便最后名声不好,却也不能一直谩骂。
切实的说,北洋政府也有高光时刻,那就是签订了唯一一个和西方列强的平等条约《中德条约》。
(北洋大时代)
公元1914年6.18,一个看上去吉利的日子,却引发了世界大战。塞尔维亚愤青用冷枪打死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
原本脆弱的欧洲平衡,在致力于复仇的奥匈帝国还有强悍的德国煽动下,爆发了!
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结果会那么的惨烈,一打就是四年多!同盟国、协约国犬牙交错,在欧洲大陆争锋相对,他们用最先进的武器,配合落后的战术,打了一场最血腥的战争,凡尔登绞肉场就是血腥的明证。
而那个时候,世界上的无数国家,有不少也在看着欧洲列强悍勇厮杀,随战火不断波及世界!
(欧陆烽火)
无数国家开始了选边站队的节奏。
那时的中国,则刚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烽烟,一场流血不多的革命,并没有引发大波澜,随后占据武力优势的袁世凯,成了北洋政府领头人。
面对欧陆烽火,谨慎的袁世凯,选择了“严守中立”,两不相帮!可随着战争的延续,中立不中立不是时局需要,而是利益需要。
1915年时,悍然称帝的袁世凯,被权欲迷糊了双眼,最后在无数骂声中退位,成了历史云烟。憋屈而死的他,成全了段祺瑞,一个虽为军阀,却也爱国的有骨气之人。
段祺瑞上台之后的欧陆战场,依旧迷乱人眼,德国依旧坚挺,可奥匈虽不堪一击却还没有败亡,沙俄虽有隐忧,可依旧不倒!
(加入那边是个问题)
火中取栗,还是继续等待,段祺瑞思索良久。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大清留了一个烂摊子给北洋,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束缚,要想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必须抓住机会参与一战,当战胜国。
经历过长久的权衡之后,北洋政府终于在1917年8月,战局渐明朗时参与了一战,站队协约国。
随后不久,中国军队开始入驻德、奥在中国的租借,并没收了他们在中国的庞大产业,这算最早的战争收益之一。为了更大的战后利益,北洋政府还组织了支14万人的劳动队伍,去往欧陆协助英法盟友作战。
这群人,成了兵工厂的螺丝钉,修筑战壕的泥瓦匠,2万人因此长眠异国他乡。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后续谈判的筹码,国人当记得。
(一战中国劳工)
可惜的是,随着德国的投降,还有一战的尘埃落定。一场属于实力的游戏,让北洋政府苦不堪言。
1819年初,就在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去往巴黎,提出了废除德、奥旧约,缔结平等通商条约,和取消列强特权的诉求那一刻。却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谁拳头大谁称王的时代,毫无公理和正义可言!
照顾日本情绪的英法,成了日本的帮凶,日本居然承接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
北洋政府获得的,仅仅只有在极力抗争之后!
废除的对德、奥、俄的《辛丑条约》赔款,和不平等通商协议。战胜却被如此对待,让北洋外交官顾维钧愤而在会场怒斥盟友,这段影像也成了近代史屈辱的印记。
弱国无外交,失去的山东权益让全国哗然,也点醒了华夏引燃了五四烽烟。内外压力之下,北洋政府拒绝了《凡尔赛和约》,随后开启了曲线救国之路。他们决定绕过协约国,直接和德国单独谈合约。
1920年8月起,历经数月拉扯几十轮会谈!、
在外交人员不断努力之下,终签订了近代史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德协约及其他文件》。记住这个时间1921年5月20日。
随后,中国还收获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第一笔赔款8400万银元,这也是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后争取到的。
外交是什么?从不是忍,退,怯,而是争!
那一刻的北洋政府,不怂,即便实力不济,腰杆也是硬的....
标签: 段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