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所谓蒋系“军事集团”直到抗战胜利以后,全部正规军实行和完成“整编”才算真正形成,因为在此之前,要么是新军阀混战、要么是“合作抗日”(别跟联合抗日混为一谈),老蒋并未实现军政和军令的统一(八路军和新四军不计在内)。1946年整编工作完成后,授予番号的86个整编师(或军)至少在表面上,已必须服从南京“国防部”的调拨和指挥,可以视为一个军事集团了,其内部可框分为中央系、中央旁系和杂牌三大类。
所谓“中央系”,也就是从北伐时期的黄埔党军第1军发展起来的部队,北伐战争中发展较快,从1926年7月北伐开始时的三个师,到1927年9月已经扩充到九个师,遂分拆为第1军、第9军和第32军,分以何应钦、顾祝同和钱大钧为军长。这三军九师约20万人,是未来所有“中央系”部队的基本框架,然后就是不断的膨胀、拆分和新增番号,滚雪球一般壮大实力。
“中央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蒋“嫡系部队”,在58个整编师和28个未及整编的军中,其实真正的嫡系部队只有22个整编师和18个军,占比约为46.5%,我们熟知的五大主力当然尽在其中。嫡系自然也分派系,从大的系统来说,可以分为“土木系”和“非土木系”,土木系当然就是由陈诚控制的部队,比如整编第11师、整编第66师、第54军、第79军等等,由于陈诚是老蒋的头号红人,所以土木系的势力最大。
非土木系基本都是投靠何应钦来罩着的部队,但是又细分为大大小小若干派系,比较大的是胡宗南(比如整编第1师、整编第27师、第3军等)集团和汤恩伯集团(比如整编第85师、第13军等等),所以中央军最具实力的就是“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因为胡宗南和汤恩伯实力扩大后,逐渐已经直接受命于老蒋,不完全依靠何应钦的照顾了。
另外还包括杜聿明的第5军系统(第5集团军为代表)、王耀武的第74军系统(第四方面军为代表)、郑洞国、卫立煌的远征军系统(新一军、新六军、第11和第20集团军为代表)、小蒋的青年军系统等等。这些小的系统也会出现了部队交叉隶属的情况,总之肯定有一个以上的靠山,否则那是混不下去的。比如阙汉骞第54军,既是土木系的基本部队,也曾经属于远征军作战序列。
所谓“中央旁系”,也可以称为老蒋的“半嫡系部队”,也就是在北伐时期、中原大战时期、抗战时期逐渐失去独立性、从而投靠老蒋的原杂牌军,这些部队经过黄埔系的改造和渗透,成为中央军的一部分。比如中原大战蒋军胜出时,全部70万军队中有30万都是此类部队,仅有40万人才是真正的嫡系。
北伐时期投靠的主要是闽军、浙军、孙传芳五省联军、张宗昌直鲁联军的一些部队,比如第74军的第57师,那就是原张宗昌的部队。中原大战期间投靠的主要有湘军、鄂军、豫军、陕军、西北军等等,而抗战期间被中央化的有粤军、黔军、东北军等等,所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上述地方杂牌军已经没有了军事领袖,失去了地方军队的独立性,依附中央军嫡系而存在,此类部队大约有20多个整编师(或军)。
比如粤系的余汉谋部队,基本可以视为半嫡系部队,其所属的第64军、第65军在1948年转隶给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虽然所部官兵仍以粤系为主,但是考虑到黄兵团的派系属性、以及上述两个军服从命令的情况,确实可以划入中央军旁系了。再比如派到东北的第49军、第53军,原来都是东北军部队,后期已经基本“中央化”了。
举几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例子,整编第15师原来是豫军、整编第17师原来是陕军、整编第28师是原来的湘军,这些地方军的军事领袖们,比如刘镇华、杨虎城、何键等,要么被解除了兵权,要么完全投靠了老蒋,所以部队也就交出来了,高级军官均由南京方面任命,中下级军官保留自己的属性。
所谓“杂牌军,就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打压和吞并,到1946年整编时仍然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地方派系军队,其显著标志在于,有自己的军事集团领袖、军队人事不完全服从从南京“国防部”的任命,自成一体有小圈子。包括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整编第7师、整编第48师、第46军等部)、阎锡山的晋军(第34军、第61军等部)、川军(这就比较杂乱了,比如整编第20师)。
势力较小但是仍然保持独立性的还有西北“马家军”,比如整编第81师和整编第82师,云南龙云和卢汉的滇军,比如第60军和第93军等部;傅作义从晋绥军中分化出来的“绥远系部队”,比如第35军;陕西邓宝珊的一部、原盛世才军队被改编的一部等等,除此以外,还有若干地方杂牌军组建的骑兵军、暂编军等等,比如新疆的骑兵第5军和傅作义的暂编第3军等等。
可以说,老蒋的这个“军事集团”那真是派系横生五花八门呐,由于对中央军旁系、杂牌军队不那么放心,所以蒋军在各个战略区基本都是三类部队的“混搭制”,以中央军嫡系为骨干,同时也遂行监视旁系和杂牌的任务。我们以杜聿明较早带到东北的九个军为例,它们当时均隶属于东北行辕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指挥。
中央军嫡系部队:新一军、新六军、第13军、第52军、第71军,中央军旁系部队:第49军、第53军,杂牌的滇军:第60军和第93军,杜聿明基本是以中央军嫡系的五个军为作战主力,以中央军旁系的两个军担负交通线掩护和纵深预备队,以杂牌的两个军为后方守备部队。所以蒋军在每次战役的排兵布阵时,都要考虑这些杂七杂八的派系关系,极大影响了作战效能。
及至三大战役期间,蒋军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基本在东北、华东和西北就歼以后,中央军旁系和杂牌军就放羊了,那么这个所谓的军事集团的覆灭,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其中起义和投诚的,大多为中央军旁系和杂牌军部队,这是有目共睹的。
标签: 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