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究竟是什么意思?

犀牛历史 174 0

你好,这是《道德经》道经第五章的内容,今天我们以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中的情节,来探讨一下它的含义。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释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音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音tuo 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无所谓仁爱,把万物当做刍草扎成的狗(让它们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爱,把人民当做刍草扎成的狗(让他们自生自灭)。天与地中间,不像风箱(橐龠)吗?中间虽然是空的,但不会枯竭,鼓动起来产生更多的气流。人们说话太多,反而会字断理穷,不如把话藏在心中。

老子认为应当遵循发展规律,统治者不要“滥施仁爱”,让万事万物自然发展生长。

诸色人等在这片古老秦川大地上的来来往往:

罂粟带来的巨大收益,鼓舞了白嘉轩,也鼓舞了白鹿原的乡亲,三五年间,原来耕种小麦、玉米的平原和河川的优良土地,都被种植成了罂粟,白鹿原往日的粮食集市被烟土市场代替了。

《道德经》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究竟是什么意思?

清帝退位后,白鹿原谣传白狼出没,流言四起,白狼恐怖的爪印出现在原上农户的猪圈、窗台、牛棚.....牲畜被害,人心惶惶。老百姓自发的巡逻放哨,灾祸临头、悲怆激昂的气氛笼罩着白鹿原,老百姓的心被揪紧了。

愚弄老百姓的保障所,趁乱核查白鹿原的土地和人口,按土地目数和人头收缴印章税,抗拒不交者,处以革命军法。白嘉轩与贺德敖等老百姓暗中组织乡亲,去县城交农具,逼迫当局罢免了县长。

《道德经》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究竟是什么意思?

军阀更甚于土匪,他们在白鹿原横征暴敛,反复征粮,白鹿原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苦。共产党趁势发动农民协会,着手建立地方组织。农协风暴席卷白鹿原,地主恶霸乡绅的恶行被揭露,直逼国民党地方组织。“四.一二”后,国共分裂,农民运动失败,国民党重新执掌白鹿原地方组织。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滋水县的县长撤换了四任,这是自秦孝公设立滋水县以来破纪录的事,乡民们甚至搞不清县长们的名和姓就走马灯似的从滋水县消失了。”

大自然的惩罚出手了,旱灾来了:

相对于原来出现在五、六、七月的伏旱,这年的干旱从春末夏初就开始了。太阳俯瞰着大地,热浪舔舐着白鹿原,土地裂开了口子,池塘、旱井、洼地、小溪里面的水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一批批被侥幸的撒下包谷、豆子都成了酥酥的粉末.....千里苍凉,满目灰白。

四月的干旱一直持续到腊月,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半年时间没有见过一滴雨的大地,贪婪的拥抱着、热情的嗜吸着,大雪稍一接触地面就风干了。像干旱的夏天一样,这年冬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旱、极冷。

这一年是白鹿原历史上少有的极端干旱,大自然凛然的惩罚永远镌刻在几代人的记忆中!

旱灾引起年馑,年馑抽打着人性:

肆虐的旱灾中,最先倒下的是家畜、田间各种小动物,一批树木倒下了;接着是一个一个老人、孩子离开了人世,然后是一家一户的绝种,最后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灭绝。

卖儿卖女者有之,相易食子者有之,卖地卖房者不计其数,借机报复坦露嘴脸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之.......也有少数富家地主尽显仁义之举,慷慨解囊襄助穷人。

《道德经》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究竟是什么意思?

年馑抽打着人性,更多人的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在饥饿中泯灭,一些人的道义、善良在暗淡的日子中得到了升华!

结语:

亲爱的朋友,人与自然、统治者与被治理者的关系,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给出了相处之道,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生活中迷失、学习、领悟、醒悟,我想,你应该有答案了吧!

标签: 道家经典著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