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克星顿的一声枪响,燃起了北美人民同仇敌忾的反英怒火。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人民在《独立宣言》的感召下,高举自由与民主的旗帜,彻底将英国殖民者赶出了美利坚合众国十三州的领土,建立了新世界第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然而仅仅六年不到,远在大洋彼岸的法兰西便燃起了革命的烈火,这两场接连爆发的革命运动真的有关系吗?他们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图/亲切交谈的美法元首
坚不可催的法美友谊
当我们看到屹立在北大西洋海岸上的自由女神像,就会联想起曾经坚不可摧的美法同盟,这座神像便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了纪念美国独立一百周年对美国兄弟的馈赠,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当年两个国家并肩战斗的友谊。从1776年起,法国就参加北美反英战争,企图乘机削弱英国在海上和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而这场耗费了15亿利弗尔(法国货币单位)的战争,结果却只是收复了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德干沿海、波旁岛和塞内加尔,巩固了安的列斯群岛的那些贸易据点。然而,由此带来的巨大军费支出却让法兰西的财政情况大大恶化。大量的赋税压在了人民的头上,这首先激起了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城乡平民的不满和嗟怨,这场“正义”的战争也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自由女神像
思想的火炬
启蒙思想也是连接两场运动的重要纽带,法兰西启蒙思想家们(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关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与三权分立的思想在18世纪上半期就在北美的土地上广泛传播。独立战争时期,托马斯·潘恩在其著作《常识》中再次将启蒙运动的思想与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境遇联系起来,不仅坚定了大陆会议上华盛顿等人与英国决裂的信念,更掀起了广大殖民地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爱国浪潮。所以美国的独立不仅仅是北美人民的胜利,更是启蒙思想的胜利。当美国人民追求独立的号角传入法国后,这个曾经启蒙思想最为繁荣国度的人们收到了震撼,他们看到了一个没有君主的国度,一个人民的国度出现在了世间。这种精神上的感召就如同一颗火星点燃了人民的怒火,巴士底狱的枪声便随之响起。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渊源来自法兰西,而这场斗争的胜利又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催化剂,历史总是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图/托马斯潘恩与他的著作《常识》
标签: 独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