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犀牛历史 140 0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一部青史惹人议,千年人性难平复。历史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它的可争议性,而且这种争议往往伴随着让人热血沸腾、心旌激荡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为大家的讨论提供了载体和素材。尤其是在当下这种言论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关于历史、文化的讨论(争议)是人们精神释放的一个窗口。

在不需要为不同的言论或者错误的观点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很多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争议其实都只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而已,求的就是一种较为纯粹的自我满足。随着国民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和发表言论的平台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关于各种人物、事件的争议和讨论也是迅速扩散、并无法抑制。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在中国古代史上,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被拿来争议,比如项羽是不是英雄?诸葛亮懂不懂军事?岳飞是民族英雄还是直男癌的傻子?我想说的是,多一个角度去思考、讨论历史是好的,但是我们还要注重最起码的逻辑严谨,例如岳飞,他性格直、不懂政治,这是他的性格缺陷,和他是否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也是别具一格的历史人物,爱之者,觉得救万民于水火、挽大厦于将倾,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怨之者,却认为他就是一个血腥屠夫、人间恶魔。他就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冉闵,一个只活了三十年,却屠杀百万胡人的汉族将军。历史爱好者关于冉闵的争论对立得十分明显,大致就是草根热情和官方冷漠。冉闵虽然如流星般划过十六国史的天空,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唏嘘、赞叹、争论和感慨。

冉闵的身世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为什么要介绍一下冉闵的身世呢?因为透过冉闵的身世,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关于那个时代的信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消化一些异常的行为。

冉闵应该就是平民家的孩子,他的祖先能查到的只有他的祖父冉隆了。要是贵族出身,他的家族谱系是很健全的,不说祖宗十八代,往上查个七、八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冉隆是永嘉年间活跃在陈留一带的乞活军中的小将领,他们的头领叫陈午。什么是乞活军呢?这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北方汉族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武装。从名字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支多么悲壮的队伍,他们所求无他,只为活命。国破山河失、君弱百姓苦,在五胡乱华的乱世,西晋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只顾自己逃命,根本无心管老百姓的死活。胡人铁蹄下、屠刀下四处逃窜的难民,只能抱团取暖,成立了乞活军来保障自己的基本安全。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但往往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乞活军在求生欲的驱动下,居然出乎意料地成为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武装队伍。冉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入乞活军的,但历史大多数时候是不关注小人物的命运的,所以历史上很难找到更多关于冉隆的信息,不知其何时生,不知其何时死。

乞活军既要应对溃散的西晋官兵,又要抵御豺狼般的胡人掠夺残杀,但主要作战对象还胡人。公元310年,黎阳之战,冉隆十一岁的儿子冉良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勇冠三军的他,“临弓矢不退”,使两军肃然。

后来,乞活军战败,冉良被石勒所俘。石勒对英勇的冉良十分喜爱,便让侄子石虎收为养子,改名石瞻。石瞻后来成为石虎手下得力的战将,因战功官至左积射将军、西华侯,也算是“封侯拜将”了。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公元319年,前赵、后赵先后成立,但都是改“汉”为“赵”的刘曜和石勒,却是天生的对头,分别带领匈奴人和羯族人广泛地大打出手。后赵这边石虎和他的义子石瞻自然就是攻坚主力,石瞻也由此证明了自己能征善战的能力。

然而,公元328年,这两赵相互恶心了这么多年,让刘曜心里很不痛快,决定亲率大军来一决生死。两赵在高侯会战,后赵大败,石虎败逃,但是石瞻却被刘曜俘杀,死年不到三十,留下的儿子石闵年仅六岁。

都说父子同命,石瞻一生的命运和结局早已潜移默化地植入到了冉闵的血液当中了。石瞻这一辈子都是在为异族卖命,用自己的骁勇善战去获取后赵石虎的器重与赏识,把自己的功业与富贵建立在敌人甚至同胞的血肉之上。从民族大义上,石瞻这种为虎作伥的行为理所当然受到唾弃。但是,回过头来,身在乱世不由人,石瞻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没有选择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宿命。死在杀戮中,就是石瞻的宿命。而这种宿命被他的儿子完美地继承了。

冉闵的环境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有人说,人的命运是性格决定的,而性格又是环境决定的。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冉闵的成长环境吧!

冉闵出身、成长都在后赵。那么后赵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简单来说,就是野蛮落后、崇尚武力。这里多说两句就是解释一下,五胡乱华是中原大地上第一次被建立胡族政权,也是华夏文明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机。在此之前,胡族的文明相对中原文明的落后是几何级别呈现的,几乎接近原始。胡族文明的飞速进步也是这个时候,五胡乱华给他们打开了文明发展的窗口和机会,后来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胡族文化向中原文明靠拢的典型。整个南北朝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华夷之辩、南北融合的历史。

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就是一个大老粗,当个奴隶、山贼,后来加入刘渊的匈奴部队,凭着刀口上舔血的勇气而逐步发迹的。刘渊建立了匈奴汉国,没多久便被刘曜篡汉改赵了。石勒心里不服气,为了恶心、对抗刘曜,也建立了一个赵国。历史上把刘曜的赵国叫前赵,把石勒的赵国叫后赵。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石勒这个人虽然没接受过教育,没有什么文化,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人不聪明。有些人就是这么有天赋。石勒十分倾心汉族文明,但是他看不懂书籍,就经常请人给自己读、给自己讲。而且这个人对汉人中的读书人很挺礼遇的。

总的来说,石勒这个人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坚毅果敢、敏而好学,甚至还不耻下问,这在胡族中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信仰不一样,他们潜意识里的举动是大相径庭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搞三光政策,中华民族为什么喜欢优待俘虏?都是文化基因决定的。也正是因为石勒这种难得一遇的明君,最终使得后赵最终战胜前赵,使得后赵国土“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至燕代”。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后赵其实是倾慕中原文明的,所以也一直在极力“汉化”自己,石勒重用很多汉族知识分子,在后赵政权背后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汉人官僚集团。由于石勒及其族人在治国方面的局限性,后赵的很多政策其实都还是出自汉族官僚之手的。可以说在石勒时代,后赵的胡汉区分及矛盾并没有网上某些人所渲染的那么夸大其词。这也是民族融合的一个良机。

只是羯人的骨子还是野蛮的,像石勒这样的明君又是可遇不可求的。随着石勒去世,后赵的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虎凭借武力强行夺位,并凭着自己野蛮、嗜血的天性强行把后赵带向了一条死亡之路。石虎就是一个靠本能和欲望支撑生活的人,这种人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当这种人手中掌握权力的时候。公元337年,石虎称帝,先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根据地邺城,然后是大量抛弃一直维护后赵政权稳定运行的汉族官僚体制。如果仅仅是这样,也还可以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加强自己的安全防卫,然后重新打造自己的权力班底。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但是,为了维护统治,石虎实行的是残暴杀戮的恐怖政策,并不断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的政治矛盾,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后赵在石虎和他几个亲生儿子的不断刺激下,坐等别人来给他最后一刀了。

最具讽刺意味的就是,石虎老是自鸣得意地嘲笑西晋,说西晋因八王之乱而亡,就是家教不好,结果他刚一登天,他的几个儿子是杀得天昏地暗,到最后连石闵这个外来“家人”也不放过。恶人还需恶人磨,这次他们碰到了是杀气更重的石闵,是一个上天派下来找他们要债的人,后赵因此灭亡。

之所以说这么多来介绍后赵这个国家,其实无非是想说冉闵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是在成反差式变化的,这对冉闵身上的矛盾性表现有很大影响。没有人是天生的大英雄,也没有人会是天生的大魔头,尽管他们有时候有这种那种天性,也终究要有外力给他们的天性解开封印。

相对来说,幼年的时候,石闵看到的生活画面是一片祥和与安宁,青少年的时候,石闵看到的生活画面更多是杀戮与阴谋。这种矛盾性也是其后来背后争议的一部分原因。

冉闵的爆发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历史上,石闵第一次亮相是在公元337年,年仅15岁的冉闵参加了后赵对段辽(鲜卑部落)的作战。该战获胜后,石虎压根停不下来,又挥师进攻南北朝最牛家族之一的慕容鲜卑,结果被后来建立前燕的慕容皝的儿子慕容恪(南北朝牛人之一,以后会聊他的)用疑兵之计给吓跑了——两千拖着树枝的骑兵冒充数万兵马。后赵在逃跑的过程中,损失惨重,共计被杀三万多,却唯独石闵一军边打边撤,有条不紊,无一人损失。自此,冉闵算是立住了旗号,但也结下了对头和克星——慕容家的兄弟。

声名鹊起的石闵后来又凭借对东晋的屡战屡胜,而在军中地位节节高升。据载,冉闵在荆扬地区的胡亭一役,就掠七万户晋民凯旋而归。这一段经历也成为很多网友们贬低冉闵的一大口实。就我看来,这有点胡搅蛮缠了,一只从小生活在狼群里的狗,你能指望他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只猎狗吗?你能要求他随时可以站出来反咬狼群吗?冉闵只是一个沦陷区的亡国人,但不是一个从小被训练的间谍。但从这些事也可以看出,冉闵的民族认同感其实并不是很强,所以,对那些刻意高度化、民族化冉闵的《杀胡令》的朋友,我也觉得是牵强附会的。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石闵在前线为后赵开疆扩土,石虎和他的儿子们在后院也终于撕下了平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面具,向着权力的宝座冲锋。而已经年老的石虎发现自己这只老虎居然也控制不住几个狼崽子了,于是事情愈演愈烈。后赵后院一起火,以前靠武力压下来的各种矛盾也终于爆发了。公元349年,受石虎儿子们相互内斗牵连而被无辜发配到凉州的原东宫卫队军官梁犊率先造反了。这次造反就像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一样,弄是弄不死你,但我能把你拖入死亡阵地。

后赵一时间狼烟四起,石虎不得不到处派人灭火,好不容易把火给灭了,但石虎却等不到胜利的消息了,病死了。石虎一死,后赵又乱成一锅粥,也不想想后赵石是因啥而乱的?

石虎死时选定的接班人是他10岁的小儿子石世,但这么小的娃,这乱的世面,得有个有实力的保镖才行呀!这个保镖就是大臣张豺,这个保镖倒是会行使自己的权力,趁机大肆地捕杀后赵宗室和朝中重臣。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平乱归来的石闵一听到消息,这是个什么事呀!不行,我得强行C位登场。于是又找到了手握重兵却慌得一逼的宗室亲王石遵,告诉他,别慌,我让你当皇帝。拥立石遵之后,此时27岁的石闵人生大剧的精彩帷幕正式拉开了。拉开了属于他人生的精彩大剧序幕。

石闵把石遵的部队和自己的部队一整合,便出去浩浩荡荡地赶往邺城清君侧去了。想都不要想, 张豺那种人基本上一击即溃。首都顺利到了石闵手里,张豺自然是个死,连带那个傀儡小皇帝石世和太后也全部被清除了。石遵得以名正言顺地当上皇帝了,心里很是开心。各种支票使劲给石闵开,什么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等他能想得到的,都开了,毕竟捡来的家当不值钱。但是,十分得意的石遵可能有意无意地忘记自己曾经许诺过石闵,要让他接自己的班。原因显而易见,就是想让石闵死心塌地地给自己卖命,反正是口头支票,开了再说。但这次空开支票要了他的命。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记住一点,一方面不要随便相信那些张口就来的承诺;另一方面也不要轻易对那些对你很重要的人许下承诺。一次承诺很难让你增加一个朋友,但却很容易为你增添一个敌人,而且更多时候是你毫无防备的隐秘敌人。

石遵厚待了石闵,但却让石闵生气了,因为他立了 另一个宗室石衍为皇太子。其实,为这事生气,说明石闵这个人还是太贪心、太幼稚了。一个跟你没有血缘关系甚至感情一般的老板对你说,你帮我把公司弄上市,上市了,我当完老板,我就把公司转让给你。这也信?相信这种鬼话的人,一般只有两种人:幼稚得可笑的人和贪婪到疯狂的人。

石闵带着情绪忍辱负重,石遵也不傻,一有机会就打压一下石闵。最后,石闵不干了,这窝囊气老子受够了,PK吧,于是发动兵变杀了石遵,另立石鉴。此时的冉闵虽然离人生巅峰已经不远了,但终究还是为人臣子,所以他还得忍忍。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原本后赵这次皇位之争只是宗室内部的政治矛盾,但随着石闵这么一弄,一切都变质了。后赵的一些保皇贵族慢慢地把矛头指向了冉闵。原因有二:一来你小子权力太大;二来你别忘了你还是个外人、汉人、异族人。尤其是石闵掌权后,城中的汉人腰杆子又开始笔挺笔挺的了,这让一直很有优越感的羯族贵族很难接受。于是,龙骧将军孙伏都等羯族贵族密结了三千多羯族勇士在胡天殿对石闵进行了围攻,奈何三千人硬是没有干死只带百来人的石闵。

完了,羯族人终于给自己挖了一个逃不开的大坑了。潘多拉恶魔的盒子打开了,石闵要进行疯狂的报复了。虽然当时也有人劝石闵,对事不对人,弄死那些搞事的羯族贵族就可以了,别搞一刀切。石闵应该没什么文化,不然绝对会来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可诛”,反正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杀胡令》就要登场了。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杀胡令》是冉闵暴走的标志,也是其一生最大的争议点。在讲《杀胡令》之前,先讲两个插曲,这两个插曲对我们后面正确地评价冉闵是有很大参考意义的。

一、冉闵在和石遵闹矛盾的时候,其实石遵并不是一直坐以待毙,也考虑过要把冉闵做掉,甚至还为此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后赵的宗室基本都同意这么弄。倒是石遵的母亲说:“棘奴这孩子心气高,比较冲动而已,其他也没犯什么大错,没必要杀他吧!”。石遵因此放弃了,后来被冉闵给反杀了,这个善良的太后也被杀了。这个插曲说明后赵石家其实一直都没把石闵当外人看,可能石闵也没把自己当外人看。

二、在“胡天殿事件”发生后,石闵清醒地意识到了,尽管他姓石,但在有些人眼里,他永远成不了石家人、接族人。为试探人心,石闵在邺城内下令:“近日孙伏都等人构逆,支党伏谋,余皆不问。自今日起,与本官同心者留于城内,不同心者听任外出。”结果,邺城城内和周边的汉人主动站队站到了冉闵这边,而那些羯族人好像得到了解放一样,争先恐后地往外逃。如此一来,石闵就像天龙八部里的萧峰一样,彻底明白了,“民族”是一道他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冉闵不是萧峰,他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斩尽杀绝。

冉闵的杀胡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在接二连三得不到认同之后,石闵彻底地愤怒了,他先是把自己姓改回祖姓,叫冉闵;然后,便是颁发了举世皆惊的《杀胡令》。

《杀胡令》洋洋千言,先是历数五胡乱华期间,胡人的种种暴行,汉人的灾难深重,然后提出汉人要解放要靠自己,这些胡人生性残暴、冥顽不灵,只有杀光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这实际上和历史上很多檄文是异曲同工的,没什么逻辑上的对错。

只是《杀胡令》里许多描述的现实,是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的,这也对五胡乱华那段历史的客观认知所需要的。毕竟五胡乱华的历史意义是多角度的,一方面它确实给当时的中原文明、特别是滞留北地的汉族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它又确实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更深远地说,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最终形态和走向。没有五胡乱华这段惨重的历史,以胡人为背景的隋唐能否出现是个疑问。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另外,现在流传的《杀胡令》中有很多不合常规的用语,使得有人怀疑《杀胡令》是人为伪作上去的。如“前晋”这样的断代符号,如“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这样的描述方式,如《杀胡令》中提到的胡人主要是最先入侵西晋的匈奴、鲜卑,而没有提到主要对象羯人……

当然,这并不重要,不管《杀胡令》是后来衍生的一种文学加工,还是本就是一篇简单的宣战檄文。重要的是冉闵在贯彻这一方针的举动。

“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就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冉闵是动了真格的了。第一明确动员对象是汉人,捕杀对象是胡人,还是一刀切。第二,奖励力度之大,极为罕见。《杀胡令》的恐怖不想过多介绍,大家自行类比一下战国时期秦国的军功制就知道了。据传,《杀胡令》刚一颁发,每天都有几万的胡人首级被送来邀功,后来没有那么多胡人可杀了,不管是不是胡人,只要长得像胡人也一律格杀勿论。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杀胡令》之后,短短几个月,便有数十万的胡人人头落地,除了一些政治因素,有多少人是死在无辜之下、是死在利欲之下,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首当其冲的羯族甚至因此被直接灭族,后来加上战争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死在冉闵手里的胡人不下百万。

那么,是不是因此我们就可以完全否定《杀胡令》呢?全面否定冉闵呢?显然这不够严谨,因为就历史功绩上来说,冉闵还有争议,就行事逻辑上来说,《杀胡令》还有谜团。

冉闵的谜团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冉闵这个人是充满矛盾的,身为汉人,偏偏在胡人家里长大,长期为胡人效力。但你因此说他是汉奸吧,其实他没有选择,也谈不上自愿。你说仇视胡人嘛,他实际上还是一直很在意羯人能不能真正接受他;你说他仇视汉人嘛,他最后又是打着捍卫汉人尊严和权力的旗帜流血到最后……

冉闵的身上展现给世人的一团乱麻,很多时候前后矛盾、表里不一。所以,我们得用正常人的思维重新梳理一下冉闵身上的逻辑。

从他爷爷到他爸爸的那段故事,其实就在告诉我们,乱世百姓的生命和生活都是卑微的,因为你没有最起码的选择权。冉闵其实在出生到石虎去世这一段时间内也是没有选择权的,他选择不了自己的身份、选择不了自己的出生地、选择不了自己的成长轨迹,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尝试性地前进。所以从其早期对晋作战的历史来抹黑他是不公允的。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冉闵有能力选择和支配他的人生,是从石虎死的时候开始的。他选择拥立石瞻没有毛病,合情合理且切实可行,但他接受或者相信石瞻那个荒诞的承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一个“外人”立下拥立之功,就想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当然,这里有一点,可能自小就生活在后赵皇室,习以为常之后,冉闵就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了,所以也觉得自己有资格觊觎权力的宝座了。这也可能是最后不被羯族人认可而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冉闵和石遵之间的矛盾和相生相杀都属于正常的政治斗争,但是冉闵把一直把他当作自家人的太后也给杀了,说明冉闵这个人骨子是一个不太讲感情的人。另立石鉴也只是一个权臣的正常操作,遭到政治报复之后,大打出手,也算正常。

所以,一直表现正常的冉闵为什么突然会弄个《杀胡令》这样的大动作呢?走火入魔了?这中间有没有什么隐情,假设,我们大胆猜想一下:“杀胡”不是冉闵本意,或者说是冉闵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么猜想有道理吗?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在历史上,冉闵其实有三个名字,名都是闵,但姓不同。另外一个,是“李闵”,出现的时机正是“石闵”到“冉闵”的转变中间,也就是《杀胡令》颁发之前。冉闵为什么要改名叫李闵,由于史料不全,我们只能依靠推理。

一般地,古人的名可以改,姓是不能乱改的。冉闵是从祖姓,石闵是跟着养父姓,难道这中间冉闵又认了一个义父。这个姓李的义父会是谁呢?对照一下后赵的政治高层,也许只有李农符合条件了。(也就是石虎当时派出去平乱的统帅)

李农这个人经历复杂、资格老而且还有点脑筋,类似那种官场不倒翁的感觉。最开始在乞活军呆过,后来被石勒吸收到后赵,照样混得风生水起,石虎派他统帅全军去平叛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石虎死后,他被列为政治清算对象。这家伙一看不对,先跑了,依附乞活军照样活得很好。冉闵清君侧的时候,他又回来了。并在冉闵和石瞻翻脸的时候,还要仰仗他。干掉石瞻之后,李农成了后赵的文官之首——司空。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可以想象,在冉闵对羯族人彻底绝望之后,为了寻求依靠和帮助,他是可能认李农为义父而改姓李的。这种情况历史上很常见,就不过多解释了。

《杀胡令》这种能短时间赢得汉人支持的阳谋,更像是经验丰富的李农提出来的。而冉闵当时在羯族人那里得不到认同,在汉人那里可能还是一个汉奸的形象,所以对于这样的提议自然也无法拒绝。

因为《杀胡令》的威力太大,而且冉闵本人的杀伤力也是无法想象。冉闵对胡人作战是连战连捷,不久便废除了后赵的石鉴,自立为帝,国号魏,史称“冉魏”。

至于李农,冉闵建国时便把他杀了(这可能也是李闵这个名字流传度不广的原因)。但杀了李农之后,汉族势力尤其是乞活军对冉魏政权的支持大打折扣,因此,杀胡的冉闵竟然又转而拉拢胡人势力。如:公元350年年底(李农死后不久),冉闵征盘踞在襄国的石祗时,他儿子冉胤带领的士兵就是由胡人组成,尽管有人提出异议,但冉闵装作没听进。

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讲,作为一个从小就被“胡化”的汉人,冉闵不存在对胡人的民族仇恨,因此《杀胡令》的颁布根本就不是出于什么民族大义,而就是一个政治幌子。

冉闵的争议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冉魏政权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三年,甚至不被历史所承认,甚至没有被列入十六国的范畴。352年,一直战无不胜的冉闵遇到了他的克星——慕容恪,慕容恪用十战十败的代价诱敌深入,最后用铁浮屠的祖宗拐子马把冉闵包围了,活捉之后送到前燕首都龙城,被燕王慕容俊给杀害了。

处死冉闵的画面很传奇。慕容俊其实瞧不起这个石家的养子,高声斥责道:“汝奴仆下才,何得妄自称帝?”冉闵不愧为一代英豪,虽然被捆成个粽子,但仍然冲天之豪气,声如铜钟:“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可做帝王?”慕容俊大怒,斩杀冉闵,这年冉闵三十岁不到。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冉闵的死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感慨,也伴随着最激烈的争议。因为冉闵从个人军事表现上来讲,简直就是西楚霸王再世,虽然我没有详细介绍冉闵的作战过程,但是可以告诉大家,冉闵一辈子几乎都是在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而且几乎没有败绩。从崇拜英雄的角度来说,冉闵无疑是值得推崇的,就是杀害他的前燕最后也不得不敬佩有加,追封他为武悼天王。

但是,冉闵的失败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在他杀掉李农并慢慢失去汉人的支持后,他的败亡其实已经难以避免了。举个例子来说,杀李农之后,冉闵的军粮都无以为继了,只能靠“游食”的方式来保障后勤了,也就边打边抢的方式。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明,冉闵的《杀胡令》只是一种政治技巧,我们没必要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

关于冉闵为什么会在史书上没有什么存在感,一方面是冉闵的政治格局其实不高,达不到民族英雄的标准,后来冉闵的儿子投降东晋,愿意称臣,求东晋支援,人家东晋根本不予以认可。另一方面是因为后来的历史走向原因,隋唐都是少数民族背景的统一政权,没有人会愿意为冉闵这样制造民族矛盾的人去写传记的。

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争议了上千年,我们究竟在争议什么

近年来,为什么关于冉闵的争议越来越多呢?还是看问题的角度问题,有些人崇拜那种热血沸腾的个人勇武,而且也只习惯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基于冉闵的个人英雄主义,崇拜他也是理所当然的。有些人却犯了片面主义错误,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眼光看问题,认为谁杀胡人杀得多谁就是英雄……(九千字了,要收笔了)而忽视冉闵的理由同样很多,不一一解释了,重要的一点,历史做出的裁决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对冉闵的问题一直在争论什么呢?其实答案在行文过程中都透露了,简单总结一下,主要几个方面:

1、不求甚解和过于较真的争论。

2、狭隘概念和宽度思想的争论。

3、表面现象和深层逻辑的争论。

4、片面认知和全面分析的争论。

最后,我表态:冉闵算不上真正的民族英雄!大家怎么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冉闵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