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1980.9.22-1988.8.20)爆发于伊拉克和伊朗之间,战争持续长达八年之久,是冷战期间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的战争之一。
1979年伊朗革命以后,霍梅尼(什叶派)积极对外输出革命。伊拉克由萨达姆(逊尼派)掌握政权,但其境内的主体人口是什叶派占多数(约55%),同时还是什叶派的发源地。伊朗输出革命在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人口中迅速产生影响,伊拉克的政权安全受到伊朗威胁。在民族上,伊朗主体民族是波斯人,伊拉克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同时两国境内都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库尔德人,且库尔德人都受到对方的支持从事分裂活动。
战争以阿拉伯河划界作为导火索,伊拉克首先向伊朗出兵,并迅速打到了伊朗境内。伊朗艰难防守,但随后守住了防线并开始反攻,将战火烧回到了伊拉克境内。随后,两伊在边境展开了拉锯战,消耗战。战争后期,伊拉克再次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并率先接受了联合国598号决议,伊朗在战争僵持不决又无法获得突破优势的情况下于1988.7也宣布接受联合国决议。
表面上,两伊战争的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两国关于阿拉伯河划界、领土争端问题,是安全困境、民族和宗教矛盾问题,但战争本质上地区霸权争夺问题。
萨达姆凭借丰厚的石油财富妄图迅速攻下伊朗获取地区霸权,而伊朗在双方僵持阶段也寻求彻底消灭伊拉克的战略优势,获得地区优势。
战争对地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现代战争伤亡惨烈,消耗巨大,需要强大的现代化国家作支撑。两伊在战争中消耗超过6000亿美元,伤亡超过100万人,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武器。但是战争不仅事关经济和武器的问题,还关乎国家和军队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战争不是有钱买武器就能获胜的,完整的工业和后勤补给体系,现代化的军事训练和指挥体系至关重要。两伊战争给军事战略学补充了有益的知识。(两伊战争很多国家靠卖武器赚了很多钱,哈哈)
2. 两伊战争影响了伊拉克地区政策。萨达姆在与伊朗进行消耗战争的同时,伊拉克的军事能力迅速成长,战斗部队人数不断增长(由24万增长到120万)和武器装备不断增强,这也继续助长了萨达姆的地区霸权野心。在巨大的财政消耗下,伊拉克向周边国家大举借债,其中欠下了科威特140亿美元。在强大实力支撑和地区霸权野心下,萨达姆要求向科威特租借港口并免除债务,在遭到科威特拒绝后,入侵了科威特,引发了海湾战争。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长期受到制裁,并于2003年被彻底推翻。萨达姆被推翻后,什叶派在伊拉克掌握政权,什叶派力量增强改变了地区力量对比,造成了今天中东地区什叶派(伊朗)和逊尼派(沙特)的两极格局。
3. 伊朗在战争中获取了地区威望。在萨达姆的强大攻击下,伊朗能够顶住压力屹立不倒,在地区各国中间获得了声誉和威望。伊朗在战争中经历了历练,同时为了支持战争发展了国家的工业体系。与其他中东产油国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相比,伊朗可以说是目前中东地区生产能力和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这大大减小了伊朗的对外依赖,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伊朗长期遭受西方制裁却能坚持下去,与此密切相关。
标签: 两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