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战争就一定会有战利品。两伊战争期间,整体实力更胜一筹的伊拉克也在多次战役中缴获了大批伊朗军队的武器装备;由于战争爆发之时距离巴列维王朝被伊斯兰革命推翻过去没多久,所以伊朗军队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美式装备。
现在看来虽然是近四十年前的“老古董”,而且研发和生产时间甚至更早,但毕竟也是美国制造,对于许多工业落后的国家而言仍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按理说,当时的伊拉克同样不具备武器制造的能力,缴获美式装备后理应优先自用。
可萨达姆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伊拉克十分重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武器装备领域也几乎是清一色的苏式武器;美式装备固然出色,但与伊拉克的武装体系并不兼容:使用人员、后期维护、弹药补给都是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困难。
但如果将这些战利品置之不理也存在许多弊端:首先要提供专门的场地进行存放,同时还要安排人手看护,因此产生的费用也得由伊拉克政府来承担;最重要的是,在当时两伊交战的动荡局势下,如果这些武器落入反政府组织手里,后患无穷。
为此,伊拉克在如何处理这些被收缴武器的问题上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最终还是开辟出了几条渠道。比如以地区伙伴的名义进行援助,其中最大的接收方应该就是约旦:据统计,伊拉克曾先后向约旦军队援助了19辆蝎式轻坦克(英制)、36辆M-60A1坦克、35辆M-113装甲车、60辆M-47坦克以及89辆MK-5坦克(英制)。
此外,就是将一些具备研究价值的武器装备保留或者直接提供给苏联。比如在坐落于莫斯科近郊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里,至今都还保留着伊拉克当年转赠给苏联的英产MK-5坦克和蝎式轻型侦察坦克,而这些坦克都是从伊朗手中缴获的。
但是相比对外援助和赠送,伊拉克最有趣的处理方式应该还是将缴获伊朗的武器装备重新卖还给伊朗。彼时的伊朗因为政治原因在国际社会上基本被孤立,手里的武器在战争中消耗后也很难获得补充;于是在1987年的时候,伊朗通过阿联酋向伊拉克购买了150辆M-48“巴顿”坦克,而这些坦克原本就是伊朗军队装备的。
当然,伊朗从伊拉克手中回购武器多少有些自取其辱的意思,所以在两伊战争期间,德黑兰也曾向越南、以色列等国求购武器。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标签: 两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