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公”原本是指三国时期的关羽,《三国演义》中,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汉献帝见到关羽的长髯,“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第二十七回标题即为“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其中故事耳熟能详。
《三国演义》中写道,关羽怕美髯掉落,冬天竟用一只纱锦囊裹着用来保护,也算是爱惜之至了。
对于朱仝的形象,水浒传中写道 “身长八尺四五,有一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比较一下,身高和美髯的长度均比关羽小了一号,只是眼睛和眉毛与关羽不不尽相同。
人们称朱仝为美髯公,一方面是说他的“须髯”生的美,另一方面是说他重义气,如同真正的美髯公关羽。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胡须是指嘴唇周围、下巴、两腮、两鬓上的毛。而古代,这些都有不同的叫法,包括了胡、髯、髭、须。
“胡”本来是指长在嘴边的毛,长在嘴上边的有“八字胡”,下巴的叫“山羊胡”,两鬓连至下巴的叫“络腮胡”,两颊上的叫“髯”,蜷曲的叫“虬髯”。 《说文》中“髯,颊须也”,指两腮的胡子,上唇的称为“髭”,下巴的称为“须”。
在小说中,“美髯公”的髯不仅仅是指两颊上的毛,应该也包括下巴上的胡须。否则,我们脑补一下,两颊很长的胡子,下巴长着山羊胡,不仅不美,而且怪异。
朱仝的结局是算比较完美的,征方腊得胜还朝后,授保定府都统制,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标签: 美髯公朱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