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犀牛历史 175 0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包拯权知开封府时,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而包公最辉煌的功绩是审出了发生在大宋皇宫中的一件大案《狸猫换太子》,替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找回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但《狸猫换太子》一案历史上并非真实存在,只是一个虚构的传说故事,历史上确有“仁宗认母”一事,但是与包拯无关。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包拯,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东),生于宋真宗(北宋第三位皇帝)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家乡合肥附近就职,于是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但父母还是不想让他离开,于是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专门赡养父母了。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包拯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就在双亲的墓旁筑起了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到草庐劝慰勉励他。直到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宋仁宗于公元1022年即位,当时只有十三岁,他在位初期,一直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刘氏一生,痴迷权力,至死都不肯还政于宋仁宗,直到公元1033年3月,刘氏崩逝,宋仁宗才开始亲政。

而“仁宗认母”一事,发生在宋仁宗亲政后不久,公元1033年,那时的包拯,正辞职在家给父母养老呢!不可能涉及皇宫中大案,而真正和“仁宗认母”有关的是,当时的宰相吕夷简,他在这一事件上,着眼长远,不仅保住了刘娥一族的性命,更让刘娥一族转祸为福,尊封更胜往昔。

历史上从不缺传奇色彩的女性,从银匠之妻到一国皇后,再到“威震天下”临朝称制的太后,她是大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北宋太后刘娥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刘娥

刘娥祖籍太原,其父亲刘通是宋太祖赵匡胤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刚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成了孤儿,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寄人篱下的刘娥,稍稍长大就成了歌女,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弹奏乐器。她很小就嫁给了四川当地一个叫龚美的银匠。后来,龚美带她离开四川到京城汴梁谋生。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北宋京城汴梁

在京城,由于龚美生活艰难,养不起刘娥,就打算将刘娥卖掉。

当时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的指挥使张耆就买下刘娥,献给韩王,韩王一见刘娥,大为喜爱。

不久,宋太宗见三皇子憔悴消瘦,就问赵恒乳母,皇子身边有何人?乳母就把刘娥入府的情况说给了宋太宗。

宋太宗听到皇子与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大怒,命令三皇子将刘娥赶出王府。不久,又为三皇子赐婚,新娘为开国元老潘美的女儿。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三皇子不敢违抗父皇之命,又难舍刘娥,于是将刘娥秘密安置在张耆家中,有空就去私会。

张耆见刘娥是三皇子极爱之人,侍奉刘娥十分谨慎小心,为避嫌,张耆从此不敢回家居住,在外面另选了一处宅子安身。

几年后,宋太宗驾崩,三皇子承继大统,即宋真宗。即位后,宋真宗就将刘娥接入宫中。入宫后,刘娥不与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

由于刘娥是个孤女,没有父母,也没有其它家人,遂认前夫龚美为兄,龚美也自此改姓刘。

公元1007年,郭皇后驾崩。真宗欲立刘娥为后,寇准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为一国之母”为由,坚决反对,这也为日后,刘娥与寇准等人的激烈对抗,埋下了根渊。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寇准

公元1010年,原为刘娥侍女的李氏受真宗宠幸,为宋真宗生下了当时唯一的皇子。皇子还在襁褓中,刘娥就将这个皇子取为自己的孩子,并且让与自己情同姐妹、从无间隙、共同进退的杨淑妃代为养育,而皇子生母李氏却毫无怨言,终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刘娥侍女李氏

公元1012年,母凭子贵,刘娥被册立为皇后,在宋真宗后期,她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这令宋真宗很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于是刘娥联合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宋仁宗即位,刘娥临朝称制。仁宗生母李氏被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公元1024年,刘娥身穿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赵氏皇族最具威名的八大王赵元俨为避刘娥锋芒,佯装疯癫,称病不上朝。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大宋的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有臣子上书请刘娥称帝,献《武后临朝图》,她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宋太宗时期名相吕蒙正,推荐其侄;名门之后吕夷简临危受命吕蒙正,公元977年被录取为进士第一名,考中状元,他为人厚道、坚守自律,从一个乞丐到官至宰相,写下千古奇文《寒窑赋》。宋太宗评价他:“吕蒙正气量,我不如也。”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寒窑赋》全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宋真宗时期,吕蒙正上表请求辞官,他退休居住在洛阳,亲友、子孙经常向他敬酒祝寿,怡然自得。

宋真宗拜永熙陵、封禅泰山,祀祠后土,经过洛阳,两次到他家,赏赐给他很多财物。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宋真宗问吕蒙正:“卿的几个儿子谁可以重用?”吕蒙正回答:“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臣有个侄儿叫吕夷简,现任颍州推官,具有宰相的才能。”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吕夷简

吕夷简从此被宋真宗垂注。宋真宗末年,吕夷简权知开封府。

宋真宗把吕夷简的名字写在朝堂的屏风上,朝野盛传吕夷简将要获拜为相。在宋真宗崩后,年幼的仁宗即位,吕夷简正式拜相。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刘娥性格刚愎,又不明习国政,但朝政非经她批准不可。吕夷简本着公忠报国之心,殚心竭虑地处理万千事务,大事寸步不让,有时惹得刘娥非常恼怒。

公元1032年,宋仁宗的生母李氏病逝,刘娥想把葬礼办得简单些,以免引起仁宗疑心,未公开治丧。吕夷简朝议时提出此事,刘太后惊急地说:“宰相也管宫中事吗?”刘娥忙让宋仁宗退朝。退朝后,刘娥单独召见了吕夷简。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吕夷简说:“李妃应该厚葬。”刘娥厉声道:“李妃不过是先帝的普通嫔妃,为何要厚葬?况且这是宫里的事务,你身为宰相,多什么嘴?”

吕夷简平淡地说:“臣身为宰相,所有的事都该管。如果太后为刘氏宗族着想,李妃就应厚葬;如果你不为刘氏着想,臣就无话可说了。”刘娥沉思许久,明白了吕夷简的用心,下诏厚葬李氏。

吕夷简出宫后,找到总管罗崇勋,告诉他:“李妃一定要用太后的礼仪厚葬,丝毫不能有缺。棺木一定要用水银实棺。”

罗崇勋见宰相少有的庄重与严厉,惟惟听命,对葬礼用物,丝毫不敢轻视。

第二年,即公元(1033年)刘娥病逝,十余年来一直称病不朝的八王爷燕王赵元俨,告诉宋仁宗:“陛下不是刘娥所生,而是李妃所生,可怜李妃遭刘氏一族陷害,死于非命。”仁宗大惊,忙传讯老宫人,因刘娥已死,无人再隐瞒此事,便如实禀告。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宋仁宗这才明白,原来刘娥并非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娘娘至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仁宗在宫中痛哭多日,也不上朝,一想到亲生母亲朝夕在左右,自己却不知道。生母在世时,自己从未孝养过一天,最后竟然不得善终。他越想越痛,于是下诏宣布自己为子不孝的大罪,并派兵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改封生母李氏为皇太后,准备为李妃以太后之礼改葬。待改葬后,再查实、清算刘娥一族的罪过,刘氏宗族的人惶惶不可终日。

改葬李妃时,仁宗抚棺痛哭,却见李妃因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完好,所用葬器都严格遵照太后的礼仪。仁宗大喜过望,哀痛也减少许多。他感叹道:“人的话,岂可尽信啊!”随后,宋仁宗到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着说:“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宋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不是包拯而是吕夷简的远见卓识

正式改葬完生母李妃后,仁宗非但没有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反而待之更为优厚。

宰相吕夷简,在先前处理“仁宗生母李妃的丧事”一事上,显示出了常人所难及的先见之明。他的深谋远虑,不仅免去了大宋帝王屠戮皇室的浩劫,让朝堂归于宁静,也让一个帝王化怨恨为感恩!

宋仁宗评价他:“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

(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关注“暖暖心悦”哟,谢谢!)

标签: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