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犀牛历史 94 0

汤显祖(1550——1616)明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早年即有文名。隆庆四年(1570)举人,因拒绝首辅张居正招览,万历十一年(1583)始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万历十九年(1591)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抨击大学士申时行,兼涉及皇帝失政,被降职为广东徐闻典史。万历二十一年(1593)升浙江遂昌知县。在任时关心民间疾苦,又以不附权贵而被议,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家,三年后被免职。此后即在自建的“玉茗堂”内专心创作戏曲,不再出仕。早年曾从泰州学派的罗汝芳读书,后又受李贽和僧人达观的影响,并与袁宏道、沈懋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人相友善。文艺思想接近“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重性灵反对复古摹似,重内容反对格律束缚,主张文章“不在步趋形似”。对戏曲创作认为:“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后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他与讲求曲律的沈璟之论争,是当时戏曲界一大事件。作有传奇《紫萧记》及其重写本《紫钗记》,以及《牡丹亭》(也叫《还魂记》,1598)、《南柯记》(1600年)、《邯郸记》(1601年),后四者合称《临川四梦》或巜玉茗堂四梦》。据说早年曾写过““酒色财气”四记,有所讽刺,是非顿起,作此(指《紫薰记》以掩之”明吕天成《曲品》),但未见流传。所作传奇对封建礼教和当时黑暗政治现象都进行暴露和抨击,在曲律方面也有突破南北曲旧格律之处,对当时和后来的戏曲有很大影响,《牡丹亭》尤为突出。《南柯记》、《邯郸记》则反映了他的处世思想。后来许多传奇作家模仿他的意趣和文字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诗文和尺牍也较有名,有《红泉逸草》、《向棘邮草》、《玉茗堂集》等。建国后合刊其诗文、传奇等为《汤显祖集》,其中《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一文,是研究明代弋阳、海盐诸声腔的重要资料。另有传奇文选集《续虞初志》和题名“玉茗堂批评”的小说、传奇多种。……。

标签: 牡丹亭是明代谁的名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