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各个朝代共同的问题,但尤其以宋、明两朝为甚。这主要是因为武将集团和武将勋贵的出现,主要集中在朝代建立之初,由于战乱,武将身份地位迅速上升,在朝廷话语权也较重。但随着朝政的稳定,战争的减少,武将必然要面临话语权降低的问题,治理天下毕竟还是要靠文治,而且战争决策权也会逐步转移到文官手中,这是大势。更何况武将还要面临鸟尽弓藏,甚至兔死狗烹的局面。
因此,各个朝代在经历过最初的战争之后,随着朝政的稳定,战争的减少,武将地位下降是必然。纵观各朝代,最甚者便是宋朝和明朝。而宋朝主要是因为制度,明朝则是慢慢演变成这一局面的。在洪武、永乐两朝,武将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是由于元末明初的天下混战和对北元残余的讨伐,以及四年靖难、安南战争、五次北伐等一系列战争,这些战争诞生了大量名将和功勋世家,此时武将不论是对皇帝,还是对朝政都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如果正常发展,武将集团影响力会逐步下降,文官影响力会逐步上升,但这种变化只会是潜移默化的。问题是永乐朝后不久,武将集团便迎来了一次灾难——土木堡之变。
永乐朝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一年便驾崩,朱高炽之子宣宗朱瞻基在位10年也驾鹤西去了。土木堡之变便发生在朱瞻基之子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此时距离明朝建立仅81年。土木堡之变直接导致精锐部队阵亡50余万(个人认为并没有这么多),包括四朝老臣、名将张辅在内的武将也足有数十位,武将集团遭受重创。更致命的是,随后的北京保卫战是在以于谦为首的文官指挥下完成的,问题是还成功了,这直接导致了文官集团声望大震。而武将集团在经历了靖难重新洗牌,以及土木堡之变的打击后,影响力大为下降。之后,武将统兵,文臣为帅现象很多,例如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胡宗宪剿灭倭寇。这些都加剧了战争决策权进一步向文官靠拢。
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影响,明朝文官权利极大,各朝都极为少见,而皇帝为对抗文官集团,明朝宦官权利极大,先后诞生了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大太监,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几乎成了明朝中后期的主旋律。在这种斗争之下,武将显然更加没了地位,话语权更低。
纵观明中后期,武将大多只能做到总兵的位置,却经常有文官担任一方统帅的现象。
而功勋集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存在新旧交替,除了明初勋贵大多出于武将,中后期勋贵除了继承父祖余荫外,新贵族除了两京之外,多出于文臣。所以,明中后期的勋贵也大多是文臣。
最后,武将集团虽然是利益共同体,但除了明初或是由于袍泽纽带,或是由于提拔之恩,大家关系较为亲近,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关系也就淡了,很难将力量集合起来。反观文官集团,由于师生情谊、同窗友谊、提拔举荐之恩、同僚之谊等等,大家关系极为密切,更容易形成集团。
综上所述,不是武将集团能忍,而是由于明朝文官势力过于庞大,实在难以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