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古代,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后,清朝正是代替了明朝,成为了一个封建王朝,满人兴起,当时从偏僻到东北到繁华的紫禁城,几乎全族皆兵,清朝很快得了天下,清朝在很多制度上沿袭了很多明朝的做法,清朝的《大清律例》简直就是明朝的《大明律》的原型,大家都知道明朝时期分封了很多的王爷,大多数王爷都被派往封地,没有事不能随便进出京城。清朝虽然在制度上有很多都沿袭了明朝的做法,但是却对对待这群王爷的态度上,可谓是南辕北辙,采取的做法与明朝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在古代很多的王爷都是有自己分封的封地的,分封制度的实行。从炎黄二帝就已经开始有了,百家姓中那么多的姓,就是当时从封地中得来的,在那个时候,王爷都是有实权的,不只是有属于自己的封地,而且还有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明朝王爷在自己手里的兵力最少就已经有一两万了,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万,有时候还会有属于自己的制度,所以明成祖朱棣可以轻而易举的夺取建文帝手中的皇位,在当时明成祖朱棣手里握着10万的兵力。
清朝不实行封地制度,王爷是没有封地的,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八大铁帽子王,这可能也是从中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清朝在分封完王爷之后,不给他们封地,而是把他们圈在京城,不让他们随意出入,清朝的王爷也没有资金的军队,他们的兵力无非就是守卫王府的亲兵, 大概有一两百左右,如果说是个身居要职的王爷,说不定守卫京城的兵有时候会归他管。而且守卫王府的亲兵最多也就40人,加上府里的丫鬟啊什么的,最多不得超过200人,在清朝如果王爷要造反,那恐怕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在清朝,称得上王爷的爵位只有两种,一个是和硕亲王,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还有一个是多罗郡王,按照当时清朝的规定,和硕亲王每年能拿到手的俸银有10000两,能拿到手的禄米是1万斛,多罗郡王每年能拿到手的俸银有5000两,禄米5000。大家可能觉得身为一个亲王和郡王所得到的俸禄不是很多,但是事实上,这和普通的朝廷官员想相比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在以前的清朝,朝廷官员的俸禄是非常低的,身为一品官员的话,每年的俸禄只有180两,九品的话,更是非常的低了,仅仅只有33两,所以在当时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拿到的俸禄是非常的高了。
即便这些王爷拿到的俸禄高,但是清朝的王爷需要养的人口也是非常的多的,王府中自己的父母亲,还有自己的福晋以及侧福晋等人,还有自己的子女和一些丫鬟、佣人,这些都是需要这些王爷自己赡养的,家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以及王爷自己的应酬什么都,都是一大笔的开销,所以即便是有10000两俸禄,那也是根本不够这些王爷的开销的,那么他们都是如何生存的呢?
其实啊,清朝皇帝也考虑到了这些王爷的俸禄支出的实际情况,故而也会经常找一些各种各样的理由,来给这些王爷发放更多俸禄,这些王爷就会得到双倍的俸禄和禄米,这样的话, 那些王爷的处境就很容易的解决掉了,除了这些以外,这些王爷还会收一些从各个地方官员进献而来的敬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经济水平。
所以呢,清朝的这些王爷虽然没有封地,但是他们通过敬礼、贪污受贿,总是能拿到很多的俸禄,完全可以很轻松的支撑起他们的王府,小编觉得吧,清朝的灭亡应该和这些王爷有些很大的关系,如果这些王爷不贪污,不大量的收取敬礼的话,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那么的民不聊生,故而清朝也不会遭到那么快灭亡的结局。好了,大家觉得清朝的灭亡和这些王爷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