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从嘉靖元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22~1566年),共使用了四十五年。嘉靖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一、生平简介
朱厚熜(1507~1566年)谥号肃皇帝,庙号世宗。1522~1566年在位。
宪宗孙,袭父兴献王朱祐杬(宪宗第四子)位。武宗死,无嗣,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以遗诏迎他入继大统。
初即位,下诏尽革武宗弊症,诛钱宁、江彬等佞臣,朝政为之一新。
未几,“大礼”之议兴,朝议沸腾,致使幸臣窃柄,正直大臣有廷杖至死者、有陷大狱者、有贬谪斥逐者,杨廷和等皆相继去职,弊症复兴。
他还好兴作,喜神仙老道之术,营建繁兴,斋蘸不断,而政事荒怠,终至严嵩擅权十七年之久;兵备废驰,帑藏耗竭,致酿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俺答大举入掠京畿;河南、江西、湖广、两广则有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内忧外患之严重,超过正德朝。
二、荣辱一生
嘉靖在皇帝宝座上度过了45个春秋。对于他的评价,历来颇有争议,论其功过是非,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颇有政声
嘉靖在初登大位的几年里,可谓英明神武,在内阁的鼎立相助下,加之自己的勤勉,除了采取历代新君例行的大赦、减贡、赈灾等措施外,还整顿朝纲,革除先朝蠹政,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重视内阁作用,裁抑宦官权力。诛杀明武宗时的佞臣钱宁和江彬,“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裁革锦衣卫三万余人,节用宽民。体恤士农工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对外则是“凡系冒滥请乞及额外多占者悉还之于民”。
使乌烟瘴气的朝廷风气为之一新。
(二)、第二阶段:崇神信道 昏庸无道
嘉靖一生给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所谓政绩 ,而是轰动当时的几个影响极大的事件。
(1)、崇神信道
奢侈的生活蛀蚀了嘉靖的进取心。他日渐懒于朝政,生活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尊崇道教,礼延方士,设坛修蘸。不但将道教作为精神支柱而且还作为治国的依据。
由于他纵欲无度,体力不支,接连生了几场大病。吓得他一心搜求长生不老之术,苦炼神丹。他在位四十五年,竟有一半时间不住在宫中,而住在他专门用来炼丹的地方。
到了晚年,因长期服用丹药,造成慢性汞中毒 四肢麻木,不久卧床不起一命呜呼了。
(2)、“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是宫女们意图杀死嘉靖的一次事件。因发生在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嘉靖专心崇神修道,迷信方士。他最宠信的方士陶仲文竟唆使嘉靖用童女的经血做原料,制成“元性纯红丹”,说是服后即可长生不老。嘉靖以为得到了仙方,大喜过望,传谕各地官员,挑选貌美健康的童女入宫,以为制药。为此,陶仲文深得宠信,官衔从少保到少傅直至少师。
与此同时,嘉靖又把方士段朝用进奉的“仙物”视为仙药 ,听信让他“深居”的鬼话,下诏让四岁的太子载壑监国,自己则退居后宫,不与外人接触,以祈求道法,苦练修行,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他并未遵循道家“清心寡欲”的教规,而是不断派人到民间挑选淑女,超过数千人。同时还大量征召13、14岁的宫女,采补她们的处女经血,炼制丹药。为保持宫女们的洁净,在经期不得进食,只能吃桑叶、喝露水。
嘉靖多疑暴戾、喜怒无常,经常鞭打宫女。这些女子供他淫乐又被当做奴婢使用,倍受欺凌。宫女们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与数名宫女差一点将嘉靖勒死。
(3)、“大礼仪” 事件始末
正德十六年,十五岁的朱厚熜被内阁首辅杨廷和等拥立为孝宗朱祜樘继承人。
即位典礼后的第五天,为了给死去了的父亲一个比较高的封号,嘉靖下诏让九臣讨论这个问题。不料与朝臣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嘉靖的父亲是兴献王朱右杭,此时嘉靖想尊奉生父为“皇孝”。但按祖制,这是不合礼法的。因为这样一来,先帝就成了“皇叔”。
杨廷和等认为,朱厚熜既然是以宗藩入继,就应称孝宗为“皇孝”,而称兴献王为皇叔父,这才是合理合法的。嘉靖对这种“移易”父母的做法非常不满、要求重议。
其实这种礼仪之争根本毫无意义。然而新皇帝是个涉世未深又非常执拗之人。偏偏嘉靖的母亲蒋氏也是个不懂大礼之人,无奈只得让杨廷和等妥议。结果,尊嘉靖生父为兴献帝。
从此,嘉靖与杨廷和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杨廷和辞职、告老还乡。
杨廷和去职后,“大礼仪”之争达到了白热化。一派以新任礼部尚书汪浚、大学士蒋冕等坚持属守礼法;另一派以张熄等,奉旨不顾礼仪,拼命维护皇帝。这时嘉靖决意抛开内阁一意孤行,强令礼部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孝恭穆献皇帝”,并令礼部在奉先殿侧另建一室,安放皇孝神主。
两派斗争水火不容,七月十五日早朝后,吏部与九卿以下二百三十七人一齐跪在左顺门下,高呼孝宗皇帝。面对如此众多的反对者,刚愎自用的嘉靖下令锦衣卫抓人。将为首的发配边地,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杖之,结果十六人死于杖下。与此同时,朱佑杭的神主被迎奉入京,尊号曰“皇孝恭穆皇帝”。
嘉靖终于在“大礼仪”事件中获胜。自此他以“大礼仪”中的立场划线,开始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恶政,以至朝廷风气日下,邪气上升。
(3)、严嵩误国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严嵩亦是。
嘉靖十八年(1539年),大学士严嵩已是59岁的老人。他作《庆云賦》、《大礼告成颂》两篇文章,朝贺嘉靖的父亲得以入主太庙。嘉靖很是高兴,于是严嵩进入了嘉靖的视野。
严嵩工作“勤面”,据史载:他“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尝一归洗沐”,嘉靖被严嵩的表现所感动,派人赐给他一方银记,上面刻着“忠勤敏达”,并且给了他太子太傅的官职。很快被提拔为内阁首辅,严嵩开始了兴风作浪的后半生。
严嵩和儿子严世蕃“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干尽了坏事。许多没有血性的朝廷官员都投靠严嵩,为自己找个靠山。朝廷里的官员有30多个是严嵩的干儿子,这些干儿子各把持一个重要部门,朝廷里的大权就操纵在严嵩的手里。”(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时北方蒙古族的鞑靼部落逐渐强大起来,统一了蒙古各部,对明朝构成极大的威胁,严嵩却不练兵、不备战,反而大量地贪污军饷,边防士兵受冻挨饿,鞑靼首领俺答经常侵扰边境,几次打到内地,明军不战而退。俺答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到达京郊。嘉靖慌忙派仇鸾指挥。仇鸾是严嵩的同党,严嵩怕他打了败仗自己不好交待,就指使仇鸾不与鞑靼交战。结果十几万明军一箭未发,坐视鞑靼人烧杀掳掠,抢走大批人口、牲畜、财物。
仇鸾不仅不抵抗,而且暗中勾结俺答,与之议和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勾当。
物极必反,严嵩父子的倒行逆施激起天怨人怒。嘉靖盛怒之下将严世蕃投入大牢,接之是立斩不赦。继而削去已经致仕回家严嵩的所有官职,在查抄严嵩家时,抄出白银二百五十万五千余两,各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八十多岁的严嵩真正尝到了众叛亲离、落魄潦倒的滋味,得不到一丝的怜悯。乃至无力生活而沿街乞讨,在贫寒交迫中死去。
结束语:“壬寅宫变”之后,嘉靖性情大变,他更加潜心于养生修道,祈求长生不老,置朝政于不顾,二十余年不回大内。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可谓独树一帜前所未有。
嘉靖中年潜居,养痈遗患,使阴柔险诈严嵩父子乘时得志,盘踞要津,得以专柄横行,权倾天下,秉政十七年之久。奸臣乱政害得大明元气消灭殆尽,几乎亡国。
嘉靖不仅重用佞臣,还冤杀良将,自毁长城。及俺答入寇直薄京城,朝无可敌将帅,营无可用之兵,乃束手无策。后议和,丧师辱国,讳败为胜,酿成后患无穷。
与此同时国内各地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嘉靖在内忧外患,大明朝风雨飘摇之际结束了昏庸无道、腐朽荒唐的一生。
标签: 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