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句话叫“只重衣衫不重人”,意思是指官场中人只看行头,从服装穿着上就能大致确认其地位高低。可我们知道,象征官员品级的“补子”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的,在明代以前,我们又如何通过他们的官服来区别相应的品级呢?
事实上,要想从官服上来区别品级十分困难。古代官吏制服统称为公服,因其具体形制、用途及场合上的区别,尚有其他多种叫法。以唐代为例,官员制服有朝服、公服、常服等多种名目。朝服相当于现在的礼服,在参加祭祀、宴享、朝贺、拜表等重要典礼时穿着。
官员在典礼以外其他公众场合的着装叫公服,亦称品服,这就是正规的制服了。明清以前,不同级别的官员是通过颜色来区分品级高低的,唐代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唐高宗时,有人提出建议,说八九品的深青色官服很容易与三品以上的紫色混淆,于是改八九品服碧。
可是这样也有不少问题,比如一、二、三品官都是穿着紫色官服,这就很难具体区分他们的地位高下。因此,光有官服颜色还不够,尚有其他饰物来作进一步的区分。
还以唐代为例,官员着服须有袍带,即系在腰上的腰带,用皮革制成,带上有饰片,称带绔。按制度,一品以上有十七块金玉质带绔,二品以上有十五块金玉质带绔,三品以上有十三块金玉质带绔,四品有十一块金绔,五品有十块金绔,六至七品有九块银绔,八至九品有八块银绔。
以颜色和腰带基本上就可以区分官员的品级,但普遍认为这种区分还不够明显,比如说大老远一个穿着紫色官服的人向你走来,你总不至于眼神好到能看见他腰带上多少金绔吧,于是象征地位品级的“鱼符”便出现了。
鱼符是五品以上官员出席朝会时出入宫的凭证,用一个小口袋装着,佩戴在公服的腰带上,也叫鱼袋。按制,四五品以上的穿绯色公服者配银鱼袋,三品以上穿紫色公服者配金鱼袋。武则天称帝时,一度将鱼符改为龟符,三品以上佩金龟袋。李商隐《为有》诗云:“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说的就是挂金鱼袋者必为三品以上高官,后来人们每把做官的新郎称作“金龟婿”,出典就在这里。
唐代官场中人对佩戴鱼符十分重视,因此朝廷对此也有种种的限制。因为鱼符是进宫上朝的通行证,所以本人因调职、致仕或去世,照例都要回缴。另外,如果官员因罪罢官或是被贬到外地,也要将金鱼袋上交。
外任官因为远离京城,本来并不需要佩戴出入宫禁的鱼符,但地方大员对此也很热衷,总觉得矮京官一头,于是多次建议朝廷统一配发。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朝廷特许地方上的都督、刺史等官皆可佩戴鱼符,以此表示他们是中央派来的官员,具有出席朝会的资格。
由于时人看重鱼袋,所以在唐代历史就发生了一些较为滑稽的故事。《朝野佥载》记载,有一个叫朱前疑的八品小官,上书给武则天说他梦见了陛下能活八百岁,谁知这个马屁拍得武则天十分舒坦,她马上下旨授其拾遗,又升郎中,特赐佩戴鱼符。可是朱前疑的官阶未入五品,这个本该与绯色官服配套的银鱼袋,只好将就地挂在绿色公服腰带上,惹得满朝莫不怪笑。
到了清代时,官服制度的发展已经很完备了,人们都可以从官服、顶戴、补子、花翎、朝珠等方面确认具体的官阶,只不过随着官服制度越来越完善,其装饰品也越来越多,比如清末时期一品大员瑞澂,就是武昌起义逃跑的那个,他就对穿官服、戴花翎、挂朝珠、登乌靴、着马褂、带荷包等穿戴很讨厌,往往是一边穿一边骂。
标签: 唐朝官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