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同名公号:【小胖读历史】
什么人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在唐朝,如果您想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具备“生徒”或“乡贡”的身份。
想获得生徒的资格,只有两种路径。
第一种:在中央官学学习,而且通过学校的毕业考试。
所谓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大高等学府,统称“六学”。国子学是唐朝的最高学府,堪比北大或清华,至于太学和四门学,堪比浙大、复旦等大学。其余的三个,算是最高级别的专科学校。
每个学校都是有招生门槛的。比如,您想上国子学,您老爹至少是朝廷三品官员,想上太学或四门学,老爹至少是五品官员。
第二种,在地方官学(州学、县学)学习,而且通过学校的毕业考试。
不管您的老爹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您都有资格上地方官学。不过,入学之前,需要参加学校的资格考试,证明您会背经书,毛笔字写的不错。
只要从两个学校顺利毕业,就能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官学,总有些自学成才的考生。
如果您家境贫寒,凿壁借光、燃薪读书十余载,最终自学成材,您可以找县里报名,参加州、县举办的选拔考试,它们统称为“解试”。
在县里,主持考试的官员是县尉。如果有可能,尽量巴结好这位大哥,不管您考试成绩如何,是否推送到州里进行复试,完全是县尉的一句话。
在州里,主持考试的官员是司功参军。州级考试一般在八、九月进行,也叫“秋闱”。考试结束之后,州里会给合格的学生颁发“解状”。
从此时开始,您的身份就变成了“乡贡”,也叫举子。
秀才真的很容易考吗?
在我们的脑子里,报考大学只有两种选择,文科和理科。
回到唐朝,您会发现考试的科目五花八门: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掰着您的十根手指头,至少能数五轮。没错,就是有五十几种考试科目。
您可能很自信,凭哥们的实力,考个秀才没问题吧?明朝和清朝,一个村里就有好几个秀才,他们是读书人最低级别的称号啊。
真诚的告诉您,想多了。在唐朝,秀才科堪称魔鬼科目,已经难出了天际。
武德年间,朝廷就设了秀才科,可每年录取的人数通常是这样的:前年是零,去年是零,今年还是零。关键是,皇帝和朝臣都知道,明年可能还是零。有时候,某位大神横空出世,可能会破了零鸡蛋的记录。
在读书人的圈子里,秀才就是最高等级的称号,只能拿来膜拜。如果您考中了秀才,完全可以学螃蟹横着走路。有谁敢不服气,您只需要问一句:你牛,那你去考个秀才看看呀?别人肯定立马闭嘴。
您别不信,看看进士科,每年都会录取几十名,而录取的秀才要么是零,要么是一,最多为二。在唐朝的官方记录里,李渊钦定了6名秀才,李世民钦定了22名秀才,唐高宗李治钦定了1名秀才。什么叫凤毛麟角,秀才就是!
唐朝的考试流程是什么样的?
每年的十一月份,学子们齐聚大明宫含元殿,等待皇帝的接见。
这一天,中书省四方馆的通事舍人(新闻发言官)会这样夸您: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有司至公,必无遗逸,仰各取有司处分。
接下来,尚书省会接管所有的流程。
流程一:审查考试资格。
您需要交两个文件,一个是州府开具的解状,这是您参加考试的资格凭证。另一个是“家状”,上面写着您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的名字(是否会犯皇家的忌讳)、您家的户主、父母的年龄、举数(来自哪个州的考场)、场第(您报考哪个科目)、您的相貌特征(脸上有颗痣)。如果您的家族有人做官,也得报备他们的名字、官职等等。
资料递交上去后,吏部或礼部会统一审核,统一发榜,公示结果。
请注意,只有名字在榜上的学生,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您被人举报,曾经强奸过女邻居,或者偷盗财物,或者隐瞒考试信息,都会被刷下来。说的更简单点,如果审核官员看您不顺眼,他动点手脚,您就没资格参加考试了。
流程二:组织考试。
唐朝前期,负责考试的是尚书省吏部考功司(正厅级),由考功员外郎担任主考官。李隆基时期,尚书省礼部接管考试事务,主考官变成了礼部侍郎。
每年的二月、三月,科举考试正式开始,因为在春天举行,也叫春闱。
在清朝的电视剧里,科举考试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考场被官兵严密把守,考生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毛笔、砚台、磨条,还有干粮,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鱼贯入场。入场前,官员会搜查考生的随身物品,有时候甚至会翻看考生的衣服,防止夹带的情况。总而言之,只要是写有文字的东西,决不允许入场。
检查完毕之后,考生便来到一个小屋子(vip单间),里面有一条桌案,有一张小床。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您不作弊,可以做任何事,包括睡懒觉。
哼哼,那只是清朝的待遇,唐朝的考场可是另外一番场景。
考试时间:卯时开始(早晨5点-7点),酉时收卷(晚上5点-7点)。
必带物品:笔墨砚台、清水、食物。
是否搜身:按照惯例,需要搜身,但是不严格。
考试地点:尚书省,廊庑。
您没看错,廊庑就是屋檐之下的过道。
考试那天,有关部门会在屋檐下摆满小桌,考生们席地而坐,就这样答题。二月、三月的长安,如果您运气不错,可能会碰到暖阳高照的天气,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寒风呼啸,甚至是雪花飘飘。善意的提醒您,还是带着暖宝宝吧,在别人冻得手脚哆嗦,无法写字的情况下,您的暖宝宝可能会改变您的命运啊。
不搞行卷,您就想被录取?
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因此,如果阅卷官看到您的名字,能给出这样的评价:这个人很牛叉!那您就有戏了。
说白了,答题水平是一方面,个人的品牌形象其实更重要。
策略一:在文坛尽量活跃点,多参加社交活动。
会写诗重要吗,重要。问题是,您把自己关在家里,自娱自乐,谁能知道您是大诗人呢。还是出去吧,和李白、孟浩然、王维这种诗人搞搞交友活动,顺便推销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不定哪首诗被大家捧红,您就成了名人。
策略二:考试之前,埋头创作,写点自己的作品。
就拿大诗人杜牧来说,考进士之前,自己就创作了几百首诗。考试之前,他精心挑选了一百五十首高品质的作品,用楷书规规矩矩的誊写在纸上,然后找师傅装裱,搞成一个高逼格的诗作集。大诗人皮日休更厉害,他誊写了两百多篇诗作、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别人觉得你是高产诗人,有文化。
策略三:结识社会名流,帮您“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科举考试之前,把您以前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让他们帮您搞个人营销。只要您有实力,他们也是很乐意的。
行卷对象就是您的广告合作商,选择大品牌、有影响力的肯定没错。如果您生活在武则天的时代,如果能找太平公主,那就别找陈子昂。
在您行卷之后,您的靠山会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把您的作品集转交给礼部侍郎(自己去找礼部侍郎,大概率会被乱棍打出)。礼部侍郎觉得您的基本素质不错,试卷也答的不错,那基本就有戏了。
韩愈,算是大文豪了吧,这位老兄报考了三次进士科,连续挂了三次。第四次考试的时候,韩愈预感自己可能又要挂,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退休的宰相郑余庆行卷。老郑看了他的作品,觉得是个人才,便在朋友圈大肆宣传,为韩愈造势。就在那一年,韩愈考中进士,迈向了人生的巅峰。
唐朝中晚期,如果您没有行卷,基本上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金榜题名,不是状元谁认得你?
按照程序,礼部侍郎会列一个考试过关的考生名单,转交给宰相、皇帝,征求他们的同意,定下考生的名次。
随后,尚书省会举行“唱第”仪式,被唱到的考生就算是及第,落榜的就算落第,这算是官府内部的最后公示。
每年的春天,二月或者三月份,礼部会选个吉祥的日子放榜,俗称春榜。
清晨时分,承天门的鼓声传来,预示着长安开始了新的一天。这时,礼部官员便赶到礼部南院的东墙,开始张榜工作。您可以看到,榜头是竖着排布的四张黄纸,上面写着“礼部贡院”,后面就是用浓墨誊写的榜单。
慢慢看吧,千万别错过,说不定您的名字就在其中。那些欢呼雀跃的,肯定是中榜的考生,神情落寞的,估计是落第的考生。在这里,您会遇到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也有考过八次,甚至十几次的老油条,可谓百态人生。
大家都知道,排在第一的叫状元。那第二、第三呢?
榜眼、探花?
遗憾的告诉您,唐朝只有状元,至于榜眼、探花的称号,宋朝才出现呢。
科举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朝廷可不敢马虎。放榜之后,朝廷会安排专人把榜单发到全国各地,这就叫“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除此之外,还有录取通知书。
开元年间,录取通知书是“泥金帖子”,就是用泥金为墨,将录取信息写在纸上,让考生和家书一起寄回老家。
唐朝后期,朝廷重新制作了“金花帖子”,也叫黄花笺,就是用金粉装饰的顶级笺纸,作为录取通知书的外壳封皮(比高考录取通知书高档)。
出榜之后,朝廷派人将录取通知书送到县衙,由县衙组织专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路敲锣打鼓,前往您的老家报喜。这个时候,您的老父亲肯定会张罗很多饭菜,邀请四方邻居,县衙公人吃顿饭,也算为您扬了名。
标签: 唐朝高等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