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大学士”为何称为“中堂”?

犀牛历史 102 0

大学士本为官名。明太祖废丞相,以大学士当顾问,至明中叶遂即以学士为内阁长官, 起草诏令,批签奏章,官品虽较低,实握宰相之 权。因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 学士居中,故有“中堂”之称。因当时大学士权 力较重,所以明代称大学士为中堂者尚不普 遍。清朝时,皇权更加集中,雍正朝设立军机 处,此后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大臣所替代。此时 大学士品级虽有提高,但职任反不重要,“大学 士”已成空名。为了满足其对权力的要求,调 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皇帝往往令其管一 部。当时各部的“尚书”一般满、汉族各一人, 就座时,两个尚书分东西而坐,中间空着,如果 有管这个部的大学士,便坐在中间,故称这个 管部大学士为“中堂”。后来,“中堂”成了美 称,只要是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不论其管部与 否,都称为“中堂”。

标签: 唐朝十八大学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