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 江隐龙
输在蜀国的国力,也输在诸葛亮自己。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可谓伯仲之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兵之道远胜于司马懿其实是小说的夸张,但在《三国志》中,陈寿对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评价未必中肯。陈寿的理由为“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这有些太以成败论英雄了——诸葛亮一直没能打败司马懿,很重要的原因是蜀国的底子实在太薄了。
首先,“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虽然发生在姜维北伐时期,但诸葛亮时代的情形并没有好多少。蜀国的班底几乎都被诸葛亮写到了《出师表》里: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诸葛亮对他们的评价也止于志虑忠纯、性行淑均,实在不是一流的人才,用心对抗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的曹魏,还是太单薄了。
偏偏,诸葛亮仅有的一流人才,诸葛亮又不肯重用——那便是大将魏延,第一次北伐中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不允;用北进凉州之策后,又不肯用魏延守街亭。《三国演义》中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自是文学修辞,其实历史上的魏延并没有叛乱,他的死其实是与杨仪争权失利之后被污蔑所发生的惨剧,诸葛亮不重用魏延其实并没有过硬的理由。
蜀国本身国小民贫、缺乏人才,诸葛亮身为事实上的一把手又不注意培养人才,进一步加剧了蜀国无人可用。诸葛亮在军中事必亲躬,一方面使得手下将领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自己的操劳,最终病死五丈原。
一方面蜀弱魏强,另一方面诸葛亮又没有努力去改变后继无人的局面,于是其机关算尽最终还是斗不过司马懿也就成了必然。
标签: 司马懿和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