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犀牛历史 104 0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有点水平。说到究竟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那肯定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啊,那还用说吗?诸葛亮出世之前,刘备有什么呀?”

说的不错!但我也可以反问一句:“刘备没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又有什么?不就是躬耕于南阳的山野村夫吗?”

因此,我个人认为,刘备和诸葛亮,属于互相成就。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刘备成就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给了诸葛亮充分展示自己的大舞台。诸葛亮也成就了刘备,使一个一无所有的“织席贩履之辈”攀上了帝王的宝座。

有人也许又会问了:“诸葛亮不帮你刘备,还可以帮别人呀?”说的不错。我下面会给你答案。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即今天的山东临沂)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诸葛)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

从这一段文字里,我们可以得到几个信息:

(一)诸葛亮祖上都是汉朝官员。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的就是忠君思想。

(二)诸葛亮结交的崔州平、徐庶都是当时隐士高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又不想轻易出仕。为什么不想轻易出仕呢?他们都是有才华的高洁之士,一般人他们不伺候。

(三)诸葛亮经常吟诵的《梁父吟》究竟是什么呢?这其实是一首汉乐府诗。

原诗是: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这首诗,看似像汉乐府,但从历史上又找不到。因此,后人怀疑这就是诸葛亮自己所写。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志向高洁,雄才大略,但又不愿意跟一个像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那样的人,最后把自己变成像晏子那样的杀人工具。

故此,我个人认为,诸葛亮不出仕,不是因为不想出仕,而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明主。

咱们不妨给诸葛亮设定几个当时可能帮扶的的大咖级人物,比照前面诸葛亮的性格、要求,给他配一下对。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一,曹操1,个人素养:雄才大略。

2,个人行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3,个人特点:猜忌、狠毒。

4,行事原则: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这些所作所为,显然和诸葛亮“匡扶汉室,寻求明主”的理想不搭调。另外,曹操的所有人才都是主动投奔的,只有一个徐庶是用卑劣的手段“骗”去的。退一万步说,即使诸葛亮真的到了曹操那里,估计最后也得离开。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二,袁绍袁绍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军阀,拥有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还有百万人口。麾下谋士众多,猛将如云。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盟主。官渡一战,却被曹操几万人马就打的七零八落。

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最好谋无断,留不住人才。

从袁绍麾下跑出来的人有:赵云、郭嘉、荀彧、吕布、许攸、张郃、高览、辛毗等。

想想,这么多《三国演义》里重量级人物都先后离开了袁绍,诸葛亮那么聪明绝顶,又是一个谨慎小心的智者,能够轻易去投靠袁绍吗?因此,自然排除。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三,孙权以庞统之才,东吴人早就听说过。起初,庞统只是周瑜手下功曹。东汉的功曹,属司隶校尉者称功曹从事,下设门功曹书佐等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

功曹,说着好听,可以参与郡、县政事。其实,说白了,就是个幕僚里打杂的。建安15年(公元210年),周瑜准备进攻西川,却突然暴病,死于巴丘(今岳阳楼一带,即三国时孙刘两家交界处)。庞统时为周瑜功曹,送丧至东吴,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才华过人,最主要的是当时人们认为他识人有一套,因此纷纷和他亲近。但庞统的名气却并没有打动到东吴之主孙权。

诸葛亮和庞统是故交,这些情形自然是清楚的。因此,诸葛亮不会投奔东吴,更不可能主动去找吴主孙权。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四,袁术诸葛亮所住的地方,就是袁术的地盘。叔叔诸葛玄被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两跟着叔叔上任,但是汉朝改选朱皓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平常和荆州太守刘表有交情,就前去投靠他。诸葛玄过世以后,诸葛亮亲自在南阳(今河南南阳,也有人说是湖北襄阳隆中)田地里耕种,平常喜欢唱着《梁父吟》的曲调。

诸葛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比喻成管仲,乐毅,当时没人相信。

因此,在袁术这儿,诸葛亮也不可能得到任用。

四,刘备是汉室宗亲,识人本领在三国时无人能敌。又慷慨仁义,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因此最符合诸葛亮心目中帮扶的人选。当然,这里也有个误会需要纠正,刘备三顾茅庐,那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但这种虚构也并不是全无道理。说明诸葛亮的出山,的确是刘备礼贤下士请出来的。就像现在的招聘人才,并不是一个企业看上谁,就可以聘过来谁;也并不是说一个旷世奇才想去哪个企业,那个企业就会要他。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也有人说,诸葛亮遇到刘备是机缘巧合,刘备能找到诸葛亮,是他三生有幸。我不这么认为。凭着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又慷慨大度,仁义卓著的口碑,即使找不到诸葛亮,还可以找到别人。其实,无论是在《三国志》里,还是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这么有才华,又品行高洁的人,只有遇到刘备,才能发挥他最大的长处。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曹操能容得了他,还是孙权能留得住他?

我们不妨看看曹操跟前的五大谋臣的官阶和地位。荀彧是侍中、光禄大夫;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尚书令;郭嘉是军师祭酒、洧阳亭侯;程昱是东中郎将、卫尉、奋武将军、尚书;贾诩是太尉。看着官阶都很大,其实都脱不了“谋臣”这个框架,其实实权都有限。

孙权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是周瑜。但周瑜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连襟。假如没有这层关系,估计孙权不一定敢那么放心大胆地用他。

再回头看看刘备是怎么用诸葛亮的?

三顾茅庐之后一请出诸葛亮,马上就任命为军师。西蜀国一成立,就任命为丞相、司隶校尉、益州牧。都是实打实的职位。

这就是差别。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

《资治通鉴》中记载,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帮他,那是建安12年11月(即公元207年)的事。诸葛亮当时只有26岁。

大家想想,当时哪个军阀会请一个26岁的青年出山?然后把自己身家性命、所有的前途、希望,所有的兵丁将官交给他指挥?谁都不会,也只有46岁的刘备能做出来!

现在的人,只要一说起刘备,就认为,那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除了哭,就是装怂。似乎只要诸葛亮帮他,刘备就是一头猪,也能成就大事业。

这种想法,绝对是胡扯。大家可以想想,在一个天下大乱的世道,一个“织席贩履之辈”,仅仅凭着“汉景帝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后人”,就能够让经天纬地的诸葛亮忠心耿耿地效劳,能让那么多旷世奇才、大将无怨无悔地卖命,最后创下那么大一份基业,占据天下之三分之一,这能是一个无能之辈可以做到的吗?

要知道,当时就像刘备这种流落民间的汉室宗亲非常多。

对于诸葛亮来说,当时比较强大的军阀有好几个,以他经天纬地的才华、他的挑剔清高,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房屋一间、地无一垄的刘备?那就是刘备绝对有诸葛亮特别看重的独特素养,而别人都不具备。

因此,也只有诸葛亮才会选择刘备!

故此,我认为,诸葛亮和刘备是互相成就,而不是单方面的谁成就了谁。

标签: 诸葛亮的成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