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
义阳
棘阳
(今河南
新野
)人。
三国时期
魏国
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
蜀汉
姜维
。
景元四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这是大功一件,但是立下了这么大的功,最后司马炎却说他“
矜功失节,实应大辟。
”自己确实也被杀害,这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个“
矜功失节
”吗?
邓艾
邓艾之死,不仅仅是因为
“
矜功失节
”,而是被算计了。
景元四年
(263年)八月,魏军开始了伐蜀的行动。但是邓艾并不是主力,他的任务只是
率兵三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也就是说他就是个打配合的。真正伐蜀的主力是钟会率领的
十余万人。计划定下来之后邓艾、钟会和另一个打配合的将军
雍州刺史诸葛绪分头行动。结果没想到的是,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而钟会的十多万人被姜维堵在了剑门关。最后这个打配合的将军成了灭蜀的最大功臣。本来的主攻反倒变成了打配合。这下钟会的心里的不平衡那绝对可以想象得到。
蜀汉政权灭亡之后,邓艾犯了第一个错误。
他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
天子
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
这就犯了大忌,
没有皇帝的命令擅自做主,有谋反的嫌疑
。而邓艾的理由也很充分:
“《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
邓艾想得简单,但是司马昭和钟会可就未必这么想了。
邓艾犯下的第二个错就是居功自傲,也就是司马炎所说的
“
矜功失节
”。
邓艾建此大功,深感骄傲,并且常常显示夸耀,引以为荣。
司马昭这时候做得也算不错,
十二月,司马昭上表让魏元帝曹奂下诏书“
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
太尉就是养老的虚职,打了胜仗就可以了,司马昭那边也捞够了资本。可是邓艾不明白,还打算一鼓作气把东吴打下来。司马昭就怀疑邓艾是要拥兵自重了。
司马昭
这时的钟会有了反心,而钟会手下本来有十多万人,再加上姜维投降带来的一些兵马,所以自认为兵马充足,足够对付司马昭。而邓艾是个绊脚石,必须要除掉他,所以钟会就开始使坏了。
司马昭其实并不担心邓艾,因为邓艾没多少人,所以
司马昭和邓艾开始书信往来,商讨如何稳住战后川蜀的局势,钟会就借助这个机会开始挑拨二人关系。
钟会的父亲钟繇是个书法家,钟会的书法水平也不错,而且钟会擅长
模仿别人的笔迹
。于是钟会篡改了邓艾呈给司马昭的书信,将措辞改得很
狂傲
。司马昭心生疑虑,担心邓艾谋反,于是命令钟会先逮捕邓艾,然后送到洛阳审理。
钟会让卫瓘去逮捕邓艾,卫瓘带的兵很少,而邓艾的兵多。钟会的原计划是
邓艾拒捕,杀害卫瓘。然后钟会就可以以邓艾杀害监军卫瓘的名义,告他谋反,然后出兵攻击邓艾。
谁知道卫瓘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卫瓘派人传话,让邓艾投降,邓艾没有抵抗“
仰天叹曰:‘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
”直接就地被捕。钟会失算了,但是搬开邓艾这个绊脚石的目标算是完成了。紧接着钟会开始谋划叛变。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姜维想当那个黄雀。
姜维
计划
等钟会叛变后,先杀死所有魏军将领,然后姜维将钟会杀死,重新恢复蜀国,迎回刘禅这个皇帝,“密书与后主曰:‘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但是
邓艾的兵并不完全听从钟会的指挥,
这样就更别提姜维来代替钟会指挥这只军队了。而且
司马昭在命令钟会逮捕邓艾的时候,已经开始怀疑钟会的忠心了。
于是司马昭亲自率军十万驻扎长安,然后令贾充率军一万人由斜谷进入汉中,驻军在乐城,堵塞了出汉中的通道。
钟会措手不及,遂扣押魏军所有将领,并出示废黜
司马昭
的所谓太后遗诏,蜀降将姜维怂恿钟会诛杀被扣将领,预谋趁机杀掉钟会,恢复蜀汉。因钟会迟疑而消息泄露,十八日中午,护军胡烈之子
胡渊
率烈部众擂鼓呐喊而出,各营官兵为营救本部将领也一起响应,蜂拥杀入蜀宫,被拘宫内的将领们冲出与其部众会合。双方在宫城内外展开激战,斩姜维、钟会及部众数百人,杀蜀汉太子
刘璇
和姜维妻儿。魏军大肆掠劫,后由监军卫瓘收拾稳定局势,因其参与诬谄邓艾,遂“
遣田续等讨艾,遇于绵竹西,斩之。子忠与艾俱死,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于西域。
”
邓艾偷渡阴平,迫降刘禅,立了大功。但钟会嫉妒邓艾的功劳,再加上钟会有反心,邓艾成为自己反叛路上的绊脚石,
又居功自傲引起了不满,
于是钟会诬陷邓艾谋反。邓艾束手就擒,想等到了洛阳后为自己申辩。谁知道还没有出川蜀,钟会就发动了叛变,蜀中一片大乱,乱军杀死了钟会,卫瓘趁乱杀死了邓艾。动乱之后,司马昭成为最大的赢家。
标签: 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