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演义小说,作者捧刘贬曹思想很明显,倡导的是正统忠义,人和等儒家理论思想宣扬,所以诸葛亮及蜀国很多将领的能力是被夸大神话的,但在书中也可以看到他们无能为力的地方。
诸葛亮并不是没遇到过对手,在曹操百万大军进攻刘表地盘时,诸葛亮只能小胜,逃跑为第一,这是面对大势的无力。比如周瑜就算他的对手,因为很多原因,诸葛亮掌控又比较好,结局他胜利了。
比如姜维也让诸葛亮吃过亏,中过埋伏。
比如郝昭守城让诸葛亮用很多办法也不能前进一步,只能改道。
在书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对持时间最长的,双方你来我往,诸葛亮并没占到便宜。失街亭是最大的败笔,几招都被司马懿破解战胜。还有一次兵出祁山兵发几路都中了司马懿的埋伏。
诸葛亮独揽蜀国大权,整体局势掌控全在他手里,其失败第一在于内部人才凋零,国力根本粮草物资匮乏。第二也在于自身太过于大包大揽,百密一疏只是拿街亭体现,其实何止一疏一误。第三曹魏的人才实力和国力实力不是蜀国轻易能够撼动的。第四天下大势不好扭转,诸葛亮禅精竭虑让弱小的蜀国走上高峰形成三国鼎立已经算造成历史天时任务了。第五蜀国在走上最强盛的时候,却发生孙刘联盟矛盾,这是三国鼎立相互制衡需要。第六蜀国的荆州之败,是战略需要,人员作为失败,接着又发生更大的夷陵失败这都不是诸葛亮能掌控的。
司马懿最早就被曹操认为有鹰眼狼顾之相所以对其一直有戒心防范,根本不让他碰触军权,内政谋略还能听他的,但带兵打仗并不全听,而且把此状态明言传给了接班人曹丕。
曹丕用司马懿也主要放在内政上,外出多次征战都没带司马懿,可见对司马懿是限制使用。尤其在托孤时安排四员大将,曹姓两人掌控着主要军权。到了魏明帝曹叡,对司马懿的防范还非常严密,稍微有动向就被削职为民。这期间蜀国连连告捷,压迫曹魏不得不启用司马懿。
而司马懿被启用后,很清楚这种局面和形势,所以外抵抗蜀国为主,内发展自身实力为主,保持拉锯战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施展运作,所以基本不主动攻击蜀吴,一触即溃,借兵马疲乏,粮草不济,地势恶劣等原因交差。
当司马懿忍耐四代曹魏皇帝之后,铺垫了雄厚的基础,抓住机会一战而胜掌控了最高权力,而这时生命已经走近尽头,接力棒交给了儿子后代继续发展,最终司马家族夺得天下皇帝宝座,司马懿功劳首屈一指。在一生被防范的逆境里保存自己,打下基础,相当不容易,比诸葛亮难多了。所以他的整体才能并不弱于诸葛亮,书中虽然和诸葛亮输多赢少,但诸葛亮并没占到便宜,且司马懿才是最终的王者。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