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一对“老冤家”,两人之间的交手可谓是三国时期两位顶尖高手的“巅峰对决”,我们耳熟能详的有“空城计”、“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等等,两人最经典的一次对决,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写的:司马懿和诸葛亮两军对峙一百多天,诸葛亮几次挑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派人送给司马懿女人的服饰,司马懿大怒,上书请求交战,皇帝派卫尉辛毗手持使节担任军师来制约司马懿。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佐治持使节到了,敌人肯定不会出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没有出战的意思,所以坚持请求出战,是为了向部下示威(激励士气)。将军在部队中,皇帝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真能够战胜我,何必要不远千里去请示呢?”可见,诸葛亮对司马懿可谓了如指掌,技高一筹。
那诸葛亮为什么没能统一全国呢?司马懿却笑到了最后?
尼山布衣认为,要统一全国,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的条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没能统一全国,应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自古以来,人们评价魏蜀吴三国之争,大都以为蜀汉占人和,得以与魏、吴鼎足而立。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更是借诸葛亮之口,表达了刘备得人和的观点:“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何为人和?简言之就是人心的拥护和君臣上下团结一致,也可以理解为军队、政权或国家统治集团内部相互信任、彼此宽容。蜀汉内部果真占据人和了吗?我认为不尽然,为什么呢?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一是君臣之间并不能完全信任。刘备与诸葛亮之间表面上看是一对如鱼得水、理想和谐的明君贤相,但实际上,两人的关系远未达到完全充分信任的程度。特别是刘备多次在关键时刻不听从诸葛亮之言,违背隆中对策。如诸葛亮屡次劝说取荆州,刘备不从;诸葛亮劝说刘备进攻西川,刘备不听。如果说刘备为了维护“不义不取”这块招牌,维护刘氏宗亲这块“仁义”面具,这还情有可原,那么在关羽死后,伐吴报仇一事上,刘备与诸葛亮的分歧公开化了。
二是将相之间难以融洽相处。主要表现在诸葛亮与关羽之间的微妙关系上。诸葛亮深知刘关张三人情同手足,必须处理好与关、张的关系,才好开展工作。虽然他尽力维护与关羽的关系,但始终未能让关羽听命于己。例如,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违抗了诸葛亮的军令,但诸葛亮迫于刘备的压力,也无可奈何,只好找个理由替关羽开脱,也给自己无力制约关羽找个台阶下。再如,交接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关羽要“北拒曹操,东联孙权”。但关羽根本不听,以至于落了个“败走麦城”被孙权杀死的可悲下场。
三是武将之间矛盾重重。关羽与刘封之间的矛盾最危险,刘封见死不救,导致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与傅士仁、糜芳之间的矛盾,导致后者叛变,给了关羽致命一击。关羽还瞧不起老将黄忠,认为黄忠不配位于五虎将之列。
四是文臣之间不睦。庞统视诸葛亮的存在当作自己建功立业的绊脚石,极力撺掇刘备进据西川,诸葛亮认为时机不到,庞统的想法居然是:“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劝刘备“不可疑心,可急攻”。结果自己命丧落凤坡,刘备只好将诸葛亮从荆州调离,派关羽守荆州,后关羽失荆州,给蜀汉政权造成巨大损失。
五是内部少数民族不安定。南方少数民族不满蜀汉统治,纷纷反抗,才有了“七擒七纵孟获”,虽然诸葛亮最后平定了南方,但也削弱了蜀汉的国力。
六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存在致命的缺陷。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焉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会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总之,蜀汉既没有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也没有东吴隔江而治的地利优势,也谈不上在人和方面与魏、吴相比的显著优势,又拿什么来统一全国呢?
再看司马懿,统一三国的人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 ,但是司马炎之所以能统一三国,建立晋朝政权,这与司马懿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从某一方面来说三国是司马懿统一的话,也是无可厚非的。众所周知,司马懿非常聪明,他可以称得上是曹操麾下最有智谋的谋士。曹操在世时,司马懿毕恭毕敬,在曹操眼里,司马懿是一个有能力,并且忠顺于曹魏政权的僚属。
在曹丕 面前,司马懿是一个智谋双全的谋臣,因此曹丕十分信任司马懿。等到明帝曹睿上位后,司马懿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重臣。当时,三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乱,只要涉及到朝政问题,明帝曹睿都会让司马懿主持军政大事。司马懿眼见曹氏政权在曹丕、曹睿时期非常稳定,为了司马家族以后能够夺得政权,司马懿在世时,经常借用曹氏之手来铲除异己。等到孙子司马炎夺取政权时,司马懿已经铲除了所有的阻碍势力。等到司马炎登基上位后,司马家族便逐步统一了三国。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