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其实是最接地气的三国谋臣,论他与诸葛亮的“专业水平”,绝对是诸葛亮望尘莫及的。之所以诸葛亮的名气远远大于郭嘉,主要是四方面的原因:文学作品的影响力;郭嘉去世太早;诸葛亮的“跨专业”精彩表演;两个人的人格魅力。
文学作品对两人的塑造反差太大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基本来自于《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这就导致以“演义”代替“历史”的怪现象。简单来说,在《三国演义》郭嘉是“人”,诸葛亮是“神”,甚至是“妖”。人虽然接地气,但远没有神精彩。
郭嘉对曹操的贡献都是有史可查的事实,而诸葛亮的事迹很多都是罗贯中“制造”的,不是史实,并且做了大量神话,迷惑了后人的眼睛。
比如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借东风故意妖化,空城计也是假的,连死后都被编出个“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剧本。而这些编造恰恰太精彩、太成功了,所以我们看到不是历史人物诸葛亮,而是罗贯中想象中的,顶着诸葛亮的“壳”,出现世人眼中的“神”。
郭嘉则很接地气,他的卓越预判力绝对算得上顶级大师,这得益于他出色的人性洞察力。比如他最早服务于袁绍,二十出头的他一眼就看穿袁绍虚名之下的孱弱。当所有人担心刘备会乘虚袭击许都之时,郭嘉劝曹操放心出征乌桓,他断言,绣花枕头刘表会替他拖住刘备。打败袁绍后,他又劝曹操撤兵,说只要撤军,袁氏必然内乱,有人替咱们解决后患。
这些精彩的桥段,说明郭嘉就是一名出色的人性心理分析大师,所以他往往能穿透军事,乃至政治层面,直击本质。不过这些工作无论多精彩,都是“人干的事”,诸葛亮做得却是“神干的事”,你说谁更精彩?
郭嘉英年早逝,表现的机会太少郭嘉二十岁出道,比诸葛亮要早,只是他碰到的是袁绍,所以差不多荒废了六七年,直到二十七岁遇到曹操,才走上事业的顶峰。
诸葛亮出山的时间有争议,有说是二十岁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正式出山,也有说是二十七岁那年赤壁之战前夕。
似乎两人的经历惊人地一致,二十岁到二十七岁出山默默无闻,二十七岁后大显身手!
不过,老天给了他们相同的开局,却没给他们相同的表演时间。郭嘉年仅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诸葛亮活了五十四岁,虽不算长,相对郭嘉则要幸运很多。
郭嘉在曹操阵营真正发光发热的时间只有十年,诸葛亮整整二十七年。事实上,诸葛亮最精彩的人生部分,恰恰是他四十二岁白帝城托孤之后。
其实,曹操当年有意将政务托交郭嘉,也就是说,假如郭嘉不早逝,他的身份将可能不仅仅是谋士,而是“主事”,未来扮演跟诸葛亮类似的角色也未可知。
诸葛亮的“跨专业”精彩表演其实,拿郭嘉和诸葛亮作对比,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俩人的角色差异其实挺大。郭嘉的主要贡献在于“谋士”,诸葛亮的主要贡献在于“辅臣”,一个侧重于军事,一个侧重于政治,不好比较。
可是《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是“跨界演员”,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军事政治无所不精。军事上连战神级的司马懿,都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受尽屈辱;政治上更不用说,一人撑起西蜀大局。可理性的历史分析会发现,诸葛亮根本不擅长军事,确实是杰出的政治家。
也就是说,抛开演绎的成分,诸葛亮是政治家,是主刀手,郭嘉是军事家,是策划人,其实没法比较。不过,诸葛亮的跨界表演太精彩了,这个虚假的优势,郭嘉享受不到。
诸葛亮光辉的人格魅力
诸葛亮名气远远大于郭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要远大于郭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鞠躬尽瘁”的精神感动后人
诸葛亮恐怕是少有的以辅臣身份,辅佐成年皇帝,掌握全部大权,还不被猜忌的牛人。当然,这里有刘禅的信任,更主要的是诸葛亮表现出来忠心。当年,包括李严在内,有很多人支持诸葛亮加九锡,实际上就是支持诸葛亮擅权甚至篡位。诸葛亮不为所动,兢兢业业当辅臣,不容易。
很显然,他的这个高风亮节,更符合中国传统的忠君思想。而且诸葛亮不负所托,不违承诺,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蜀汉事业,这个精神的光辉是郭嘉不具备的。
二是完美的“人格”让人无可挑剔
抛开《三国演义》,我们发现,作为“人”的诸葛亮,至少做到了一点:人品无可挑剔,人格魅力无限。
相反,郭嘉有才,却在做人上又备受争议。郭嘉此人好酒好色,荒淫无度,缺乏礼节,他的英年早逝,跟他毫无节制地享乐有很大关系。为此郭嘉在臣僚中名声不大好,中书令陈群就曾经因此,多次弹劾郭嘉。
“劣迹斑斑”的郭嘉,怎么比得上“完美”的诸葛亮?
综上所说,将郭嘉和诸葛亮放在一起比名声,其实不大公平,要比就得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去比较,而不是抽取片段,制造桥段来比较。
标签: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