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犀牛历史 188 0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提起徐庶,相信很多人都是如雷贯耳,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悲情人物。论谋略,不亚于诸葛亮;论忠义,不亚于关羽。于是,后世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小说中,徐庶化名为“单福”,最开始投靠于荆州的刘表,但很快发现此人徒有虚名,于是留书一封辞别。从此以后,他开始四处游学,被名儒司马徽誉为“当世王佐”,更加的名声大噪。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当长期不得志的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通过精密的策划后考验了刘备,成功自荐为军师。之后,他开始大展神威,杀败曹仁后夺取了樊城,一举震慑了曹营。

曹操满朝文臣竟然如临大敌,全部都忌惮他的本领,程昱献计将徐庶的母亲诓骗至许昌软禁。之后,模仿她的笔迹劝降徐庶,使其“回马荐诸葛”后辞别刘备,只身前往许昌救母,成就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气节。

不过,我可能要泼冷水了,因为徐庶在历史上或许并没有这么高大上,他是被《三国演义》无限放大的人物。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三国历史上最真实的徐庶。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徐庶(168年——?),字元直,颍川郡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谋略家。早年效力于刘表和刘备,后来转投曹操旗下,在魏文帝曹丕时期受到过短时重用,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和小说中出入较大。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颍川是当时最著名和最繁华的区域,不仅农业鼎盛,而且人文氛围更是浓厚,被誉为是“名士的摇篮”。不过,徐庶却是一个异类,他虽然出生于此,但因为家境贫寒而明显不同于本地世家大族的子弟。

因为年轻气盛和嫉恶如仇,徐庶青年时因替人报仇而触犯汉律,为了躲避官府追捕而更名为单福流落异地。在此期间,他痛改前非不再舞枪弄棒,而是修身养性后虚心拜师求学。

191年,因为董卓作乱京师,导致中州地区四处兵祸不断。徐庶为了避乱,与同乡石广元一同避难于荆州,还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结为了莫逆之交,经常畅谈天下时局。

刘备兵败后依附于刘表,被准许屯驻于新野。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且信义广布于四方,徐庶特意慕名前往投奔,逐渐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和重用。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荆州,刘表病死后次子刘琮接领荆州。在外戚的鼓动下,荆州之兵不战而降于曹操,刘备不得以率众南逃,徐庶也携家眷一起随行。在当阳长坂坡,徐母在乱军中被曹军所掳。

徐庶为了保全自己的母亲,只好辞别刘备后投靠了曹营。关于此处需要指明,曹操并没有以徐母的性命相要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遂辞先主。

徐庶抵达曹营后,压根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担任着闲职。很多人认为,这是徐庶有意为之,拒绝为曹操出谋划策所致,但笔者个人认为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徐庶虽属于颍川名士,但当时曹操帐下的牛人实在太多,比如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陈纪、陈谌、李膺等人,个个都是当世豪杰。而且,这些谋士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平时就相互结交,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政治团体。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而徐庶虽然生于颍川,但他却是寒门子弟,年轻时还有过许多放荡不羁的离经叛道之举,自然不被这些世家子弟所认同和接纳。因此,徐庶不被曹操重用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个人能力、家庭出身和人生际遇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说到底,“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实在是曹操这里的超级谋士甚多,根本轮不上他徐庶发言。对此,就连诸葛亮也不得不感慨曹魏的人才甚多,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事实上,徐庶效力于曹操后的确犹如石沉大海,正史中再鲜有提及。通过翻阅史料,他只在《魏略》中寥寥被提及过两次,而且每次都是一笔带过,分别是“延康元年,徐庶列入对曹丕的劝进表”和“黄初四年,徐庶被任命为右中郎将”。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劝进表”很好理解,曹丕希望取汉献帝而代之,组织了文臣武将上疏劝进;而“中郎将”这个官职,在汉初时品秩二千石,但在东汉末年已经被各个诸侯都用滥了,几乎成了一个荣誉职位。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荣誉职位,也已经是徐庶的最高官职了。

曹睿当政时期,徐庶更加不受重视,只好告退归隐,因病过世后葬于彭城。甚至,他在过世后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的追封、谥号、荫子等殊荣。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不得不说,徐庶的确是一个名过其实的历史人物,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他吹捧过甚了。@文史不假

标签: 徐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