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时代:伏尔泰时代,也可称为笔记小说时代,时间为18世纪。在这个时代,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小说家们把卜伽丘和乔叟所擅长的艺术形式——“故事”向前推进了一步,创造出了笔记小说,形成了短篇小说的雏形。代表人物:伏尔泰,萨德。
第二个时代:华盛顿•欧文时代,也可称为新笔记小说时代,时间为18、19世纪。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真正的短篇小说,但仍带有浓厚的笔记小说印记。代表人物:华盛顿•欧文,梅里美,瓦尔特•司各特,列斯科夫,吉卜林。但笔记小说和新笔记小说的写法并不仅限于18、19世纪,20世纪仍然拥有不少继承者,代表人物:凯伦•布里克森,尤瑟纳尔,芥川龙之介。
第三个时代,三大师时代,堪称短篇小说的黄金时代,时间为19、20世纪。在这个时期,短篇小说的语言、结构、内容的有机结合已经达到近于完美的程度。代表人物: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林•拉德纳,泰戈尔,杰克•伦敦,马查多•德•阿西斯,斯蒂芬•茨威格,显克微支,布尔加科夫,辛克莱•刘易斯,薇拉•凯瑟,库普林,亚•格林,柯罗连科,普拉东诺夫,肖洛姆•阿莱赫姆,拉格洛夫,哈谢克,李柯克,博尔赫斯,里贝罗,普列姆昌德,罗伯特•谢克里。
现在,说到关键部分了。三大师时代之后的短篇小说会向何处去?一般的评论家都会说,短篇小说的形式在三大师手中已经达到了它的最高峰。那么,以后的短篇小说只能江河日下了吗?就像中国古体诗在唐代之后的情况一样?事实并非如此。
三大师之后的时代,它的代表风格是什么?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之后吗?以我的分析,并非如此。现代主义虽然繁荣于20世纪中期,但它并非为20世纪中期所独有。现代主义所采用的手法,比如详细的心理描写,打乱时间顺序,叙述梦境与幻想,象征,神秘主义的描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作品中已经屡见不鲜。但在那个时代,特殊的手法仍然是从属于内容,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像现代主义时代那样,使形式大于内容,以一种手法开山立派,玩自己的一套。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创新,并非技巧的创新,只是小说内容的多样化而已。他们采用的仍然是旧有的技巧,只是把那些技巧划分为一二三四,分别自称某流派、某流派而已。说穿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所崇尚的技巧,并不是短篇小说创作的新技巧,而是短篇小说练笔的新技巧。这些技巧是每一个成熟的小说家在当初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练习的,但小说家不应该把练笔的成功当成是短篇小说写作的成功,那是两回事。也就是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没有把短篇小说由三大师时代向前推进一步,而是后退了一大步,把三大师时代代表性小说家在初学写作的时代练笔时采用的技巧发挥了一下而已。对于一个单独的小说家而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学习与借鉴是有意义的,但它们对于整个短篇小说的发展而言,是代表不了一个时代的,它们绝对没有做出什么堪称是里程碑式的贡献。
那么,三大师时代之后的短篇小说已经没有发展余地了吗?从技巧而言,是这样的;但在其他方面,未必。请看:
第四个时代:约翰•契弗时代,时间为20世纪至今。代表人物:约翰•契弗,斯坦贝克,乔治•艾略特。这个时代与三大师时代相比,变化体现在哪里呢?是在审美观方面。三大师时代的短篇小说崇尚的是协调、优美、质朴,而契弗时代的短篇小说则崇尚矫情(在这里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这个时代的小说风格:我的主题想表达什么,我在小说里偏偏不去写什么,而是绕着弯子走,甚至是南辕北辙地走。在整篇小说里,往往是一两句初读时感觉不重要的话,读后仔细回味一下,才发现整篇小说的主题就藏在这里;更有甚者,有时候一则短篇小说通篇都看不出作者要表达什么东西,因为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道德训诫或编故事,而是要传达一种感觉。比如,淡漠的感觉,孤独的感觉,无可名状、难以用悲哀或不悲哀来形容的感觉。这个时代的短篇小说的审美趣味,非常接近于音乐和一部分诗歌,与传统的小说、戏剧、史诗大异其趣。
这种写法在美国诞生,而后风靡世界。——当然,就像采用任何一种写法的小说家一样,或者说像是做任何事情的人一样,在采用这种写法的小说家当中,绝大多数人是失败的,成功者只是极小一部分。有趣的是,采用这种写法的小说家一旦失败,就是一败涂地,因为“矫情”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不容易把握的,稍微过火一点就只有让读者呕吐的份儿了。
那么,这个时代的短篇小说的成就有没有超越三大师时代呢?从目前看来,远远不如。单就成功的小说家的数量而言就远远逊色。但这个时代还没有结束,今后的情况如何殊难预料。
最后要提一点,那就是这些时代的小说风格都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是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就没有人再采用这种写法了。给这些时代做出的界定主要是便于叙述、分析、比较,便于读者理解。事实上,也许在契弗时代,采用三大师时代写法的人还远远多于采用契佛时代写法的人呢。
标签: 历史人物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