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书蠹,太容易沉迷

犀牛历史 142 0

——《书蠹艳异录》读后

   说起来我跟谢其章先生还有过一次交道。

   那是2006年黄裳先生在《来燕榭集外文钞》出版的时候,因集中收罗了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古今》杂志上发表的近二十篇文章而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文章是黄裳以前避而不谈的,甚至是极力掩饰的,因为《古今》杂志的汪伪背景决定了几乎是谁碰它谁遭殃,如周黎庵、金性尧者是。也只有在政治相对清明之时,或者说同时也是在黄裳先生耄耋之年“老了,无所谓了”之时,才敢把它们收拢起来,冠在自己名下,让它们真正名正言顺起来。黄裳先生还撰文叙述了当年被“逼稿”的经过,以及换得经费逃亡的“惊险刺激”。而周黎庵至死也没有吐露关于《古今》杂志的丝毫信息,金性尧倒是表示了些自责之意。

   就在这个时候,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发出了一条简短的帖子,说是“我有这些《古今》杂志,愿意转让”。我本来就对上海沦陷区文学有些兴趣,加之又是黄裳《来燕榭集外文钞》正热的时候,我也想对照一下《古今》杂志中的黄的原文与如今收到集子中的文章有何异同,就马上发短信表示有兴趣。也许是《古今》杂志本来就偏门,感兴趣的人不多,或者是有兴趣的人大都已有全帙,没人跟我抢,于是很快谈定了价格,并且成交了。有网友告诉我,发帖的这个人就是谢其章。后来全套《古今》杂志寄来,看包装上署名果然是谢其章,字体隽秀,一看就有功底。在来往短信中,我说因对沦陷区文学有些兴趣,所以想收些这方面的杂志,看先生还有没有其他弃藏的此类杂志可一并割爱。真心讲,这批杂志索价不高,因为先以感情拉近的方式再谈价格,谢先生还“夸”我会砍价。我想谢先生可能是觉得我真心喜欢,杂志给我是“物得其所”,所以价格倒在其次了。

   读谢其章在山东画报出版的《搜书记》,才知道那些年帝都的民国杂志、旧书来源真是丰富,谢先生这二十多年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几乎都花在这方面了。谢先生的民国杂志收藏之宏富,尤其是上海沦陷前后的杂志很多都是全套,有些国立图书馆未必都齐全,堪称是民间的“民国杂志收藏第一人”。不知道谢先生的本业是做什么的,我想收入估计不菲,不然怎么能支撑他如此长久而系统的收藏呢!

   所以谢先生有多套《古今》杂志也在情理之中。收藏界人士一般对藏品品相都十分讲究,对已有的藏品遇到品相更好的,往往不惜高价买来换品相。到我手中的这套《古今》杂志里因有多本复印本,我想就是谢先生有更好的替代品后淘汰的吧。但得到这套杂志,对我这生活在帝都以外在没有网络之前几乎不可能见到全套《古今》杂志的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后来看谢先生的《搜书记》,才知道我这套杂志中原本、复印本掺杂的情况,也是书商经营的一种手段:把一套原本拆开,再配以若干零本,复印若干本,这样就组成了两套杂志,每套中配以若干复印本,占的比例又都不太大,购者能够接受,书商又达到了效益最大化。我想我这套杂志就是这样的产物。而这种杂志形态显然不符合谢先生的要求,在帝都得到此类杂志的机会又多,有更好的显然是要首先淘汰这种混杂本了。

   从《搜书记》中就能看出,谢其章先生对其收藏是颇为自负的,书中经常看到他暗贬京城某中年收藏家的字眼。在网上也看到过京城举办世界杂志展想无偿借用谢先生所藏杂志而被其断拒的文章,感觉谢先生的火气有点大。

   拿到这本中华书局的《书蠹艳异录》,花半个晚上和半个上午读完,首先感兴趣的还是与《古今》杂志有关的内容。书中有《朱省斋与<古今>杂志》、《金性尧经历的两本老杂志》两篇都与《古今》杂志密切相关。近期看到多篇记述《古今》杂志创办人朱朴(即朱省斋)的文章,一篇是蔡登山的《从<古今>到书画鉴赏家的朱朴》,一篇是万君超的《张大千与朱省斋》,还有董桥先生《故事》中的相关文章,对照来读,更有意思。几篇文章连缀一起,记述了朱朴在抗战结束后从北京、南京继而于1947年冬跑到香港,摇身一变成了书画鉴赏家,甚至在解放后成了新政府的座上宾,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先生竟亲自率众名画家相与招待。有可能了解其中缘由的曹聚仁先生写过一篇掌故《<古今>与<南北>》,只可惜说了真话,被朱朴抓去撕掉了。原来,掌故是要说些谎话的。谢的文章,只为我们了解这段故实添了些许新消息,资料仍是不全。这个朱朴是怎么摇身变成贵客的,诸文语焉未详之处,还是万君超的文章为我们解了密。原来是朱朴趁张大千移民南美筹措资金之际,帮大陆的国家文物局低价收购了张大千收藏的《潇湘图》和《韩熙载夜宴图》,且此事被恶意“炒作”,断了张大千回台湾的后路。这可能既是张、朱后来交恶的主要原因,也是朱朴后来屡屡造访大陆且被奉为贵宾的因由。关于朱朴,看来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那就是找到朱在香港出版的五部著作:《艺苑谈往》《书画随笔》《省斋读画记》《画人画事》和《海外所见名画录》。同时找到朱朴在香港五六十年代参办和撰稿的《人物周刊》《大人》《大成》杂志,里面可能会有更多发现。

  另一位《古今》中人金性尧晚年与谢有过书信往来。在谈金性尧的文章里,谢先生说因为金性尧的后人编辑《金性尧先生纪念集》时没收他的《搜求金性尧旧作的乐趣》,若编辑金性尧文集时就不准备出借新找到金的有关佚文了,这就显得有些小气了。不过,谢先生有可能是说些玩笑话,毕竟谢的收藏里还是有些秘本是他人未见的。我倒是更对谢先生十年前编辑而未出版的一本采自三四十年代杂志中未见“出土”书话佳作的结集感兴趣,在书话热度持续不降的市场中,哪家有魄力的出版社拿来出版应该是不愁没有销路的。

  《书蠹艳异录》中分两部分。第一分主要还是谈些杂志掌故,第二分主要是京城这些年的书刊拍卖风云了。这些拍卖风云,在我看来如同生意经,不过近些年重要的线装书、民国书刊大多从拍卖场中走出,要搜集民国书刊,不了解这些生意经还真不行。作者记述了自1993年起北京的大大小小几十场拍卖会,对既没有财富之厚、又没有近水之便的我看了也是白过瘾,只算了解行情而已。倒是集中记载的时限较近、在网络上拍卖能够“天涯共此时”的一件事我也同时亲历了。这就是那篇《〈域外小说集〉拍卖亲闻亲历记》。

  这本出版于1909年的周氏兄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被称为新文学第一善本,印成后在东京、上海寄售,第一册、第二册共卖出41册,谢的估计存世量为60册左右。前几年这本书突然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冒出,起拍价只有25元。因为我也时常拍些周氏兄弟的作品,虽然对这本书不像现在这样了解,当然也想掺乎一下。我在中间加了几次价,但后来事情突然升温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价格一路飙升。当时的孔夫子网拍卖只能加价到19999元,也就是超过2万元的拍卖在这里无法操作。这也是孔夫子网在收费之前为防范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很快,这个措施使得拍卖无法进行了,于是有人在拍卖留言中加价,但卖主似乎知道了此书的价值,宣布撤拍。我所亲见的事情就到这里,后面的事与我无关,也许也就永远不知晓了。《〈域外小说集〉拍卖亲闻亲历记》算是帮我续上了后半截,从文章里知道,这本书后来上了帝都的拍卖会,而且拍了297000元!原来这本书是夹在一堆日文旧书中被卖主整堆收购的,他原来也不知道其身价会这么高。

  知悉了这些经历,我知道旧书交易是多么有兴味的一件事,又是多么波谲云诡的一件事,我们不太了解、也不太有钱,还是离它远点吧。当个书蠹,太容易沉迷、太容易迷失了,还是当个普通的爱书者吧。

   2009年11月19日

标签: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