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作为南宋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民族英雄,在宋朝历史上,他一生戎马,转战南北,以其出色的军事天赋指挥着他的“岳家军”全力抗击金人的侵略,南宋王朝能够得以偏安于杭州,维护南方政权短暂的稳定与繁荣,与岳飞的抗金活动有着莫大的关系。然而,在宋高宗赵构与秦桧等通和派一干人等的陷害下,岳飞遭受了莫大的冤屈,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冤案,使得历代仁人志士都为其扼腕叹息,然而其所树立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不断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史料研究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中,关于岳飞的资料不在少数,尤其是南宋朝作为最为接近岳飞的时间,所留存资料都较后世更为详实。《高宗日历》是宋高宗在位时的主要官史,其中包括了岳飞从靖康元年冬参军杀敌后直至冤狱殉难的主要经历。
但这部史书的编撰却是由秦桧之子秦熺完成的,正如李心传所言:“盖绍兴十二年已前日历,皆成于桧子熺之手。”经过秦熺之流以媚上为目的的删削篡改,官史之中“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谀谄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这部分历史记录的真实程度,还有待商榷。
《宋史·岳飞传》曰: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氏 抱飞坐甕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曰:却说相州汤阴人姓岳名飞,表字鹏举,世以农为业。其父岳和,能勤俭节食,以济饥者,耕田有侵其地界,和即割与之,亦不与辩;人借钱谷,有负其债者,再不索取。由是乡人皆感德之。其妻姚氏尤贤。生岳飞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满月,黄河内决,大水暴至,飞母抱飞坐甕中,随水冲激及岸边,子母无事,人皆异之。飞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十二岁时,能拽三百斤弓、八石之弩。曾学射于豪士周同处,… …尽得其术,能左右射,随发随中,他人莫能及矣。
忠义精神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一生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忠于家庭。无论生前身后,岳飞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还留下了“精忠报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并被后世发扬光大。从南宋到明,岳飞忠义精神贯穿朝廷和民间。君臣和民众对岳飞敬仰、推崇的方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感情有所不同,但他们对岳飞的忠义精神都非常敬重。
建炎元年(1127)五月,赵构在应天(河南商丘)即位称帝,岳飞便切中时弊上书言事: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当时岳飞还是一个品阶不高的武官,此次上书显示了岳飞的远见卓识。但是,由于汪伯彦、黄潜善把持朝政,岳飞因越职上书被赶出军队。岳飞虽因越职上书受挫,但抗金之心没有动摇,依然心系朝廷、胸怀国家。岳飞几经周转,归隶张所、王彦、宗泽等将领,并屡立战功。绍兴三年(1133),宋高宗为表扬岳飞战功累累,亲笔书写“精忠岳飞”,命人绣成战旗,赐予岳飞。
在治家方面,岳飞要求妻子着装朴素,拒绝吴玠提议纳妾的建议,对长子岳云更是严加管教。都说至孝者才能至忠,至忠者才是大孝。这一点在岳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岳飞随宋高宗南渡后,费尽周折才找到母亲姚氏。在这期间,岳飞只要有空就亲自照顾母亲,“尝药进饵、衣服器用,视燥湿寒煖之节”。
绍兴六年(1136)三月,岳飞母亲姚氏去世,岳飞“水浆不入口者三日”。然而,在宋高宗的命令下岳飞未能为母亲守孝3年,再加上由来已久的目疾,岳飞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不得不继续奔赴抗金前线,经历了3次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直到绍兴十一年(1141),宋高宗的十二道班师金字牌,遏制了岳飞北伐,将岳飞收复中原的理想彻底覆灭,使“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侍母至孝,侍国至忠,可谓忠臣孝子。
可见,岳飞是儒家忠义思想的继承者。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历代英雄比比皆是,但提起忠义,统治者首先想到岳飞,可见岳飞的忠义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岳飞一生保家卫国,对民秋毫无犯,民众对岳飞有着质朴的感情。
由于社会形态和阶级的局限性,古代民间推崇岳飞主要是以奉祀为主。民间为岳飞建立生祠,感念其为国为民的贡献,可见,岳飞在民众心中有着如神般的地位。历朝历代不论是统治者对岳飞的推崇,还是民间对岳飞的奉祀都蕴含着对其忠义精神的敬重和发扬。
岳飞之死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局势转变,两国经过多年的战争选择和谈。同年,岳飞被诬陷入狱,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夜,一代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被害身亡,享年三十九岁。传统观点认为岳飞是死于宋高宗与秦桧联合迫害,但从深层的政治文化角度分析,岳飞应该死于文官集团的共同谋害。
岳飞之死,象征着自宋朝立国以来所确立的崇文抑武政策的回归。南宋初期,内有农民起义,外有金人入侵。在此情况下,文官集团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权力的垄断。武官进入政治核心,掌握兵权,地位得到提高,侵犯了文官集团的既得利益,文官武官矛盾激化,但随着宋金局势的转变,宋金议和,文官集团从武官手中夺回兵权。岳飞之死是文官武官斗争的必然结局,不杀岳飞,无法使其他武官心生畏惧。此事之后,宋朝恢复了文人主政的传统格局。
岳飞之死显示出宋代文人主政的巨大缺陷,北宋和南宋灭亡的原因何其相似,都是灭亡于外族的铁骑之下。文官集团虽然获得了至高的权力,但又一次重复了北宋灭亡的原因,苟且偷安,武事不强,最终走向覆灭。
在经历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代的文管集团经历了及其屈辱的靖康之变,两位皇帝都沦为金人的笑柄,但他们不仅不吸取教训,改善以文驭武的僵局,反而还要坚持贯彻崇文抑武的政策,且将王安石变法的功绩推翻,认为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首,将其从神宗庙驱逐,改成保守派的司马光,他们的保守,不思进取,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加强了。
宋朝皇帝加强皇权,选择了依附性最强的士大夫,礼遇文官超过历朝历代,最终形成一个只追求集团利益的官僚政治体制,缺少进取的政治人格。南宋建立之后本可以破除这个僵局,但是宋朝文官集团和统治阶级的保守,仍然敌视武官,而岳飞正是南宋恢复传统的崇文抑武政策的牺牲品。
昭雪之路岳飞冤案之昭雪并不顺利,可谓阻力重重,历时漫长。既由此反映出当时对岳飞之评价即已不易公正,已令岳飞后代和仁人志士抑郁难平,也表明当时人对岳飞的评价大受各自立场、利害、认识之影响。岳飞遇害后,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对金屈辱求和,对内残酷迫害主战派。通过软硬两种手段,操控舆论,压制不满。在这种情形下,对岳飞冤案自然不可能予以昭雪。
绍兴二十年 (1150) 后,形势大变。金朝完颜亮篡位之后,志在吞灭南宋,积极备战。直到绍兴三十一年 (1161) ,完颜亮自认为准备就绪,灭宋之谋已不再遮掩;“臣构”祈和不成,命且不保,南宋再度面临亡国之严峻形势。赵构、秦桧等主和派长期奉行的屈辱求和政策彻底破产,主和误国之罪昭然若揭,主战派重新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仰赖。杜莘老上奏说:
往者秦桧擅权,力主和议,沮天下忠臣义士之气,使不得伸。是以胡铨,直臣也,以上书激切,桧遂贬之远方,二十余年不用。岳飞,良将也,以决意用兵,桧文致极法,家属尽徙岭表,至今人言其冤,往往为之出涕。臣愿陛下思咸感之义,霈涣号之恩,召还胡铨,亟赐擢用;昭雪岳飞,录其子孙,以激天下忠臣义士之气;则在廷之臣必黾勉而尽忠,沿边之将必踊跃而效命。
御史中丞汪澈为备战抗金而“宣谕荆襄”时,鄂州将士联名上状,要求为故帅岳飞平反冤案,“哭声如雷”。太学生程宏图、宋苞上书,为应对危机献计献策,其中要求宋高宗下罪己诏,“首正秦桧之罪”,“凡前日中外之臣,误我国以和议者,无问存没,悉正典刑。”,“复岳飞之爵邑,而录用其子孙,以谢三军之士,以激忠义之气。”
大敌当前,正是迫切需要宋高宗克己为国、激励士气之际。但他既未罪己,也未罪桧,更未昭雪岳飞,只是到金军全面进攻之后才下诏:“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这一举措,仅仅是对受牵连的岳飞等人子孙家属略示仁慈而已,丝毫没有平反昭雪之意。将岳飞、张宪与蔡京、童贯并列,更是别居用心,暴露出赵构之恶毒与狭隘。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宋高宗主动退位,皇太子即皇位。宋孝宗即位后,为了收揽军心、抗金北伐,公开为岳飞冤案平反昭雪,但并不彻底;对岳飞虽屡有褒崇肯定,但有折扣。乾道五年,鄂州获准为岳飞建庙,翌年赐庙额为“忠烈”。淳熙五年 (1178) 十二月,朝廷又追谥岳飞谥号“武穆”。到宋宁宗开禧北伐前夕,在岳珂等人的辨白下追封“鄂王”,承认岳飞“忠义徇国”。直到金朝衰败之象尽显,南宋对金改取强硬政策后,才于宋理宗宝庆元年改谥“忠武”,正式给予岳飞最高评价。
岳飞墓庙在岳飞遇害不久后,时人景仰他的爱国壮怀,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岳飞的死难地浙江省,抗金大本营湖北省,以及其出生地河南省,陆续建起了若干祠堂、庙宇,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岳王庙、岳飞墓成为祭奠岳飞的重要场所。
然而,代表官方的岳飞墓是在宋孝宗为岳飞冤案平反后方才修建。南宋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并将岳飞由原来的九曲丛祠旁改葬于栖霞岭下。嘉定十四年(1221),由岳珂奏请,朝廷下诏,赐紧邻岳飞墓的下智果寺充岳飞功德寺,并赐额“褒忠衍福寺”,即今天杭州岳王庙。
岳王庙后来经过多次重修,景定四年至咸淳三年(1263--1267),岳飞曾孙岳通重建褒忠衍福寺,共计佛殿一所、神祠四间、法堂五间、过廊四间、穿堂一所和屋数十间,岳飞的坟墓始成规模。
南宋之前岳坟的兴建、修葺皆为岳氏家族自己出资并主持。到元大德五年(1301),岳飞六世孙岳士迪被委派到杭州,担任复兴岳飞墓、庙的责任。岳士迪联合江苏宜兴的岳氏后裔重新修建岳飞墓,共用四年时间,才使得岳庙恢复旧貌,后再废。
至元六年(1340),杭州路总管府经历李全初自己出资重建岳飞墓(今杭州岳庙),从此之后,地方官府和乡绅主持或出资修复之事也日渐增多。除这座杭州岳庙外,目前还有河南汤阴岳庙、朱仙镇岳飞庙、湖北武昌岳王庙、江苏靖江岳飞生祠这几大岳庙。除此之外,民间的小型岳庙更是数不胜数。
结语许多历史人物,盖棺方有定论。也有不少历史人物,死后仍然难得定评。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个人的社会活动和历史影响没有完结之前,人们对他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他对不同层次、不同处境的人的作用与影响也是很不一样的。人死之后,其社会活动虽然终止,但其历史影响不一定同时终止。越是名人,其对时人和后人的历史影响就越是深远,时人和后世的评论就越是聚讼不止,歧异难平。
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几乎没有一个武将身分的人物能像岳飞那样去世达余年之后还能对后世社会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文化上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纵然历经历史岁月的冲激,政治风雨的洗礼依然不能将岳飞的精神褪色,这是因为岳飞的思想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先驱的情操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邓广铭.南宋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J].历史研究,1963(2):21-32.[2]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3] 王曾瑜.岳飞之死[J].历史研究,1979(12):27-41.[4]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方健.岳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6] 姜锡东.岳飞被害与昭雪问题再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25-133.[7] 韩秀峰.论宋元明时期君民对岳飞忠义精神的敬重[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01):92-96.[8] 李帅.南宋时期岳飞神信仰的文化内涵[J].盐城师范学[9] 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27-32.[10] 陈艳云.《四库全书》所载岳飞墓庙资料研究[D].南昌大学,2014.[11] 卞梁,连晨曦.论台湾的岳飞信仰[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03):47-52.[12] 杨笛.南宋岳飞史料研究[D].南昌大学,2014.[13] 付月.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和岳飞之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11):40-44.[14] 李泽翔.岳飞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D].西南大学,2013.
END
标签: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