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吉思汗的历史评价:时势造成的英雄

犀牛历史 174 0

历史学家多说成吉思汗铁木真是天才的军事家、战略家,根据他从幼年到壮年的坎坷经历,可以看出他确实具有超人的秉赋,但只有这种内在的秉赋还不足以使之成为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生不得不面临非常险恶的环境与时势,正是这种外在的压力,使他内在的秉赋不断发挥出来,这正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铁木真最成功的一点,在于他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虚心接纳别人意见,而经过自己认真的分析,只采取其中最佳方案,择善而从,并在实际行动中贯彻而执行之,从而逐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铁木真运用谋略的开端,是利用王罕与其父亲也速该的亲密关系,借之为外援,以谋划恢复父业。在得到王罕的允许之后,又借助王罕答应出师之名,激将札木合也替自己出兵,然后再借用札木合答应出兵的事实,再来激将王罕发兵,用此两个部落的强大兵力,北征蔑儿乞部。从此之后,铁木真便纵横捭阖,施展各种谋略,逐步展开于统一蒙古的过程之中。

铁木真利用王罕与札木合之力,北征蔑儿乞,而夺回己妻孛儿帖之后,以非常远大的眼光与气魄,依附于札木合手下,甘为札木合的一个分部。此时铁木真只想恢复他的祖业所在孛儿只斤部长地位,重新掌管他的百姓而已。不料札木合常以他曾失妻获子之事加以讥笑侮辱。铁木真在知耻近乎勇的情形下,展开倾覆札木合而夺其部众,重建独立地位的谋略。

当时的铁木真年仅二十五岁,他能在强大的札木合眼皮底下,干出如此成功的举动,当然令札木合愤恨和嫉妒。铁木真恰如其份地利用了父亲也速该过去在蒙古各部落中的威望,号召蒙古业已离散的各个部落,重振独立大业,这是非常得人心的举措。所以,他能屈居人下之时,逐渐收聚人心。终于在时机成熟之时,与数十个忠诚干将毅然脱离札木合部,逃回幼年时的故乡,举起独立的大旗,吸引蒙古各部纷纷来归,由此奠定创业的基础。

在众人的推举之下,铁木真即位大汗之后,由于惧怕札木合的攻击,乃团结部属,上下一心,戮力图强,并组织起精悍的宿卫部队,制定严格有效的法令纪律,建成坚强有力的战斗核心,使得自己首先立於不败之地。铁木真建立起蒙古历史上最为严格而有效的战斗组织,对于他日后的成功,极为重要。正是在这一点上,他表现出超为常人的远谋大略。靠着这些组织与法令,不仅减少了野心家的觊觎,而且形成了能够有效指挥整个部落的中军,这是他创业的基点。由此观之,铁木真之所以能成为成吉思汗,多是逼于时势而发挥出自身才智所促成。

铁木真曾被泰亦赤兀部长俘虏,他以死囚身分,被押赴蒙古各部示众。因为他身份特殊,各部落高层人物对他并无任何隐讳,因而他在被看守当中,实际上已经看遍了各部内部的施政情况,及首脑人物们的作为,也听到很多关于他们的政治内幕,和贵族中的隐私丑闻。等他逃出大难,成家立业,又多次看到克烈部王罕的排场。当他追随札木合一年多的时光中,更深入了解到札木合为政上的一切得失。因此,在他新即汗位之初,便在内政与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

铁木真自幼喜欢听老人们讲故事,从这些有关蒙古历史与人物的故事中,学习到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以及判断情势成败的悟性。他又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虚心地接近各种人物,进而了解他们的心理反应,所以铁木真的人生经验,远比一般人丰富。他自己开始为政,便立志吸取别人的长处,革除别人的短处和积弊。于是,他能集思广益,听取众人的意见,然后择善而从,彻底执行。看他知人善任,首先建立内宿卫、外宿卫和散班巡察、物品供应四种部队在其左右,就可知他非常明好今后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而这就是他指挥一切的行政首脑部门。那几个队长、总队长,都是他的侍卫官,同时也是他的得力参谋,更是随时可以派遣去独挡一面的大将。这样的组织,不仅可以保证他的命令得以有效地执行,而且可以把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大权,都集于一人之手。

在其首脑部门之下,还有两种组织,一是组成十三个“古兰”,作为作战部队,一是对生产单位进行分工,如管牧马、管牧牛羊、管对外贸易、管招徕宾客、管训练骑射、管围猎,管户口,管技术等,这都是军国体制下的野战军与政治组织。

铁木真为了自己的部属可以作战,更将部落的百姓分给各个将领。将每十个生活在一起的壮丁组成一个十夫队,让其中的一人担任十夫长,而每十个十夫队组成一个百夫队,任命其中的一个十夫长担任百夫长,再在百夫队的基础上组成千夫队,而千夫长就是将军。他们就是作战军的骨干,然后由各级为长者,发展并运用就近可用的资源,来养育、训练、支持和协助他们所指挥的部队,使之保持精力充沛,士气高昂,信心坚定,能以最好的状态参加作战行动。这是一种能够调动各级军官与士兵活力的体制,在蒙古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充分反映了铁木真的战略之谋与组织之谋。在外交方面,自铁木真二十五岁称汗起,至四十岁助金夹击塔塔儿部为止,此十五年中,他采取见庙烧香主义,对所有的素有地位和势力的部落首领,一律都予以尊重。如对克烈部长王罕,就尊称之为“父王”,依为自己的靠山,按时入贡,史称这是铁木真“依附王罕的时代”。铁木真对王罕的顺从,真是非常周到,令王罕一直非常相信他,最终也不愿与他为敌。铁木真也承认金朝的统治,对金朝总是准时进贡,年年进奉良马白驼,这在金朝史书中也有记载。铁木真对其东方的札木合,北方的泰亦赤兀部、西北的蔑儿乞部、西方的乃蛮部、南方的塔塔儿部,都曾想方设法,与之修好,甚至在共同围猎之时,故意驱赶野兽进入他们的围场,以买其好。可谓这是铁木真低首下心的十五年,由此换得与邻国和平共存的时间,使自己得以建军蓄力,然后才能抵御札木合十三部落的突然来袭。

铁木真在外交措施上,有两件事值得提出,一是贸易,一是间谍渗透。在贸易上,他肯下本钱,并曾征集物资以周济王罕,甚至掠夺敌方物资以接济邻国。他所作交易的范围之广,路程之远,常常超乎想象之外。之所以做出一时看来吃亏的贸易,目的都在于更长远的政治利益。铁木真完全是让经济服从政治的领袖人物,他把贸易通商作为全部政治外交的一个筹码而已。至于间谍渗透工作,更是铁木真的特长,他一直重视间谍工作的作用,所以随时随地派遣各种小分队,深入敌人后方,联络朋友,进行心理战,运用谋略,分化敌人内部的团结,使之转而倾向于己方。至于刺探情报,粉碎敌人的联盟,扩大各部落之间的利害冲突与矛盾等,都不在话下,运用得驾轻就熟。他对派遣的间谍人员,并不追求一时之利,而是长远着眼,也从不表其功,提其名,免得被敌人发现。

铁木真也有失误之时,曾因骄傲而几乎失败。

铁木真以其一万三千人的十三翼军队,抵御札木合三万大军的奇袭,并使敌人内部发生矛盾与分裂,退军而去,随后又有两个部落来投诚。铁木真面对这一重大胜利,他也因胜而骄,就在斡难河畔树林之中庆贺胜利,大摆宴席,纵酒使性,以小事而与内部的主儿勤部失和,使主儿勤部从忠诚拥护,一变而为破坏分子,给铁木真蒸蒸日上的声望,造成重大损伤,更招来无穷的祸患。幸亏他能早知悔过,才免得整个部众的四分五裂。

在主儿勤部分离之后,孛斡儿出主张予以重击,方法虽然霸道,却也是帝王事业中常有之事。别勒古台等人则主张暂时忍耐,以德感化,这却是中国帝王受儒家思想影响而采取的王道政策,虽然说起来好听,但却迂阔,难收近效。而在游牧民族中,则需要明快果决的手段,方有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一味容忍,当然缓不济急,难挽颓势。速不台、者勒蔑、忽必来等人,便配合铁木真则设计出转移众人耳目之计,第一步,用政治阴谋,挑拨邻近部落相互攻击。第二步,则利用金主诏命,以号令蒙古诸部落,以抬高铁木真的身价。第三步,则利用金朝声势,以分散邻部盟友,使之不便参加战斗。第四步,则在适当时机,出兵参战,用力少而取功多,以收渔人之利。第五步,在自己得胜之后,回师声讨不用朝命和不报祖仇的部落,将他们逐一消灭。这个计划,可谓巧妙的连环计。铁木真设计此等策略,并能有效地实行之,故能在失败的边沿,重新回到开拓事业的坦途之上,这是他伟大事业走向成功的契机。因为铁木真能把自己应得的惩罚,转嫁到无辜的塔塔儿部,这真是投一石而粉碎全池水面平静之术。

铁木真使人冒充塔塔儿人以侵扰金朝边境,因而引起金朝廷对塔塔儿部大张挞伐,这对铁木真来说,是在报雪祖仇,在金朝来说,则是中了铁木真之计。金朝将塔塔儿人驱逐到呼伦池以北,使铁木真坐收渔人之利,转而既立战功,又受封赠。但金朝在塔塔儿侵扰之祸方去之后,想不到蒙古人造成的更为严重的侵扰又将到来,他们迫于无奈,只好大修其边堡长城以求补救。金对北方各路,将原先的界壕改为长堑和长墙,又在长墙加恐用于作战防御的“女墙”射垛以及副堤,长城修筑完成,虽可抵御蒙古人的东进,但却费时费力费财,此乃金朝自坏其活动长城塔塔儿的最大后遗症。假设金人能在进攻塔塔儿人之前,就考虑到铁木真的这一阴谋,则铁木真就不会有如此美好的创建大业之机。

札木合一呼而应,聚集了东北方十三个部落的人马,这是铁木真骄傲所促成。可惜札木合不能改变其旧有毛病,只会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不能体恤其下,团结各部领袖与将士,更未料到铁木真会很快改过自新,弥补其骄傲带来的危害,迅速地恢复了政治威望与凝聚力,所以札木合的手下竟然暗中与铁木真通风报信,泄露了大军进袭的军事机密。更可恨的是,这些为铁木真通风报信之人,在自己的边境守卫捉到之后,竟不送回本部,也不杀死,却为他们更换良马,使之更快地跑到铁木真处。札木合的手下如此吃里扒外,只能怪札木合不能象铁木真一样得人心,这样的部队,又怎能指望他们战胜敌人?由于札木合好大喜功,不切实际,使得战胜铁木真的良机,尽为丧失。假使札木合能以正义立场,揭穿铁木真的阴谋,为其盟友塔塔儿人仗义执言,则札木合不致于如此快就遭受失败。

铁木真以向塔塔儿人复仇而号召族人,首先提出尽屠其人的口号,这是野蛮复仇时代的一般观念,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他在敌营见到装饰华美的弃儿,从惊奇而生爱心,交由自己的母亲进行抚养,视为自己的弟弟,有人认为这时妇人之仁,对其事业并无什么好处,甚至还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患。但他的这一举动,却产生了其始料不及的重要影响,即其将领们的妻眷们与塔塔儿有关系者,由铁木真收养遗弃孤儿之举,做为救回其亲人的借口,因此在尽屠其族之前,人们纷纷抢救亲戚与儿童,使得不少塔塔儿人免于屠杀。这样一来,就使得后来的蒙古军队中不但有塔塔儿为将,更有塔塔儿人组成部队,对蒙古征服其他民族,出力不少,这也可谓铁木真收养儿童的长远后果之一。

主儿勤部叛变铁木真,因为事前有备,所以能旋即扑灭。但铁木真对主儿勤部对采取诛杀其君而安慰其民的政策,用堂堂正正的理由,折服众人之心。对主儿勤部主张叛变的主要人物,如不里孛阔,也不公开问罪惩治,却在暗中用计,加以消灭,虽手段上难辞阴险之名,但却能够赢得人心,使不诚实而欲投机取巧者不敢施展阴谋诡计,这不能不说是铁木真用心良苦之谋,不问手段的道德与否,只注意后果的有利无利。这正是政治家现实主义的最好注脚。

铁木真在未统一蒙古各部之前,凭借着克烈部王罕做为自己的后援力量。等到他的这个外援已倒,他又不惜征集自己部属的资产帮助王罕,使之很快恢复实力。这样做只是为了借用王罕部属之力,实现统一蒙古各部的大志,更希望把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变为一场只用心智的心理作战。可惜他的攻心之谋,对于不懂政治作战的王罕,未能发生效用。王罕以为铁木真的叔父与堂弟的归顺,以及札木合等部的投降,是天与人归的征兆,殊不知此正是铁木真心理战的焦点所在。王罕对于形势的错误判断,使他丧失了与铁木真保持友好关系的可能,从而由铁木真昔日尊敬有加的父王,一变而为铁木真头号敌人。在铁木真的本意,他并不想立刻以王罕为敌,也许甚至他本不愿让王罕成为自己的敌人,因为他还需要王罕的克烈部帮助,以消灭其他妨碍统一之敌。但王罕走得太快,使铁木真不得不提前与王罕决战。

铁木真在分析形势之时,对于联合谁,打击谁,一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他一直把王罕视为自己最可靠的盟友,而把其他的部落势力,视为必须一一翦除的异己力量。但铁木真从来不把部落与个人混淆起来,无论一个人原属哪个部落,只要他肯为己效力,他都一视同仁,加以重用,并以优厚的赏赐笼络其心,使之成为自己的死党。他在收买人心方面,可谓诚实不欺,往往通过重奖一人,而对众人树立榜样。如他重用纳牙,是因纳牙心怀忠义,当其主人泰亦赤兀部长塔儿忽台被俘之时,冒死放走,铁木真不仅不治纳牙之罪,反而特加奖励。正是希望众人都象纳牙一样,为主子尽忠。铁木真知道只有心怀忠义的人为自己效力,才会使自己的军队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所以他一贯注意招揽忠义之人为其属下将领,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忠诚之将领,所以铁木真能够事功彪炳,举世罕有能出其右者,此正所谓“得道者多助”。

标签: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