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犀牛历史 118 0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一般将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视为侦探小说的鼻祖,不过,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类似的文学作品却在爱伦·坡之前就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中国百姓在封建王朝时期,对于清廉爱民的官员有着极高的崇拜意识,而作家群体也不例外,他们为许多清正廉洁的好官塑造断案如神的形象。

同时寄托自己对于官员的美好期许,也为百姓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例如《包公案》、《海公案》中塑造的包拯和海瑞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到了清朝的时候,中国的封建集权制度发展到了巅峰,地方官员和小吏对于百姓的压榨也变得愈发严重,这种情况下百姓们对于优秀官员的追捧也变得更加热烈。

而清朝时最为人熟知的好官代表无疑就是《施公案》的主角施仕纶,其和黄天霸等侠客惩奸除恶的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不过这部小说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而来,那么历史上“施仕纶”的原型施世纶,究竟有什么功绩,为什么其会被清朝百姓看做官员的表率呢?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施公案》书影

一、刚正不阿的父母官提到施世纶,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其父亲施琅,这位绰号海霹雳的将军两次降清,第一次降清之后他人在曹营心在汉,不久后便加入了郑成功的抗清行列。

在此期间,施琅的父亲与兄弟被郑成功残忍杀害,施琅愤怒不已,发誓与其势不两立,便再次降清,而这次是真心实意地为清政府效劳。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决定攻打台湾,便命令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在施琅的带领下战争大获全胜,他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因此得到了靖海侯的封爵,其后人也得以受到其荫庇,以功臣后裔的方式进入仕途。

施世纶在二十七岁的时候以荫庇的方式出任泰州知州,虽然他和其他官员步入仕途的方式不一样,没有经过科举考试的洗礼,但是他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即便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但他的文学素养并不比高中的考生要差。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施琅剧照

并且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将军,政治能力非常突出,两次降清依然能受到重用,足以见得其能力,所以作为流着他的血脉的施世纶也自然有着不俗的政治能力。

施世纶作为将门虎子,可是却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威武雄壮,他自小体弱多病,其貌不扬,甚至还有一些跛足。

在《施公案》中,作者便形容施仕纶“五行甚陋”,这种对于主角的形容并不常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施世纶的容貌之差。

虽然施世纶没能继承父亲的英姿,但他倒是将海霹雳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完完全全地继承了下来。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施世纶

在其出任泰州知州的时候,当地水患频发,有时甚至到了深秋时节依然阴雨连绵,这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对当地的防洪工作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雨势较大的话会发生洪水、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不光会对村民的生活有影响,还会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世纶选择一直坚守在治水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当地百姓修建了大量堤坝,水患也终于得到了改善,人们终于可以安居乐业。

在这一过程中,清朝政府派来了几名钦差“协助”施世纶工作,但他们不但多次干涉施世纶的工作,还经常骚扰当地百姓,向他们索要财物。

施世纶并没有像其他地方官员一样对他们的恶行忍气吞声,而是直接向上级汇报了钦差们的恶劣表现,并制裁了其中几人,这让整个工作现场的秩序重新变得井然有序,施世纶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施世纶蜡像

在泰州知州任上表现突出的施世纶很快就升任为扬州知府,扬州作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十分奢靡。

于是施世纶用了很大力气来改善扬州城的风气,严厉打击那些伤风败俗的娱乐事业,这让扬州城的风气为之一新,康熙在南巡的时候更是将其封为“江南第一清官”。

后来泰州的范公堤被海潮摧毁,施世纶又一次担起了治水的重担,由于那次洪灾影响甚大,因此当地出现了不少食不果腹的灾民。

考虑到朝廷给的赈灾款项并不充足,而重修河堤坝的任务也十分紧迫,施世纶便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法,让百姓们在领取粮食后投入到建造河堤的工作中,最终出色的化解了这一危机。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清代繁华的扬州城

在施世纶离开扬州任职的时候,当地百姓都舍不得他离开,他们为施世纶在扬州建立了一座生祠,这在当时算是百姓对于官员的最高肯定了。

二、漕运生涯在做了十余年地方官之后,施世纶被清政府赋予了新的任务,那就是处理各地的漕运事务。

而所谓的漕运事物是指将征收的田赋通过水路,运输到京师或是指定的地点,清朝当时的漕运方式已十分发达,其制度也最为严谨。

当时国家的税收和现在不同,各地政府需要将每年征收的粮食送到指定的地点,而这一过程是离不开漕运的,因此漕运官也就成了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人。

不过当时大多数的漕运官都在做着一些中饱私囊的事情,他们不但通过伪造数据的方式克扣钱粮,有些人还在地方上设立苛捐杂税,这让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往往是交完了赋税便只能借钱生活。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河道上来来往往的漕运船

施世纶看到这些情况后便立志改善当时的漕运环境,其在担任湖南布政使期间,不但整治了当地官场的不良风气,还减免了之前漕运官设立的“运京费”等苛税,这让湖南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施世纶的名声也逐渐传开。

那时清政府设有仓场总督一职,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漕运体系中的官员,并审核各地缴纳钱粮的数目。

康熙发现了仓场总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贪腐问题,百姓上税的粮食数量巨大,可通过漕运阶段到达国库的却少之又少,他明白是中间有人将其贪污并做出了假数据。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康熙钦点被誉为清官的施世纶出任这一职位,并为其安排了富宁安这一得力助手,足以见得康熙有多么的信任施世纶。

他们两人在接到命令之后选择先从官员队伍的改善入手,从全国各地挑选了许多为人清正的官员加入漕运体系,并将一些臭名昭著的中饱私囊之人辞退。

这让之前的贪腐风气受到了一定的遏制,清政府每年的漕运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对于国家的经济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富宁安剧照

表现出色的施世纶很快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康熙希望其能够到云南出任巡抚,提升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解决灾荒频发的问题。

可就在其动身之际,当时的漕运总督却因病身亡,无奈之下康熙只得安排施世纶顶替他的职位,而施世纶又重新做起了老本行。

在出任漕运总督之后,施世纶立即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大运河的整改之上,当时由于长江河道的变化,导致大运河上的几个渡口不再能够停泊船只,这对于大运河的运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施世纶清晰地认识到大运河对于漕运的重要性,如果可以将大运河整改,让其为漕运的发展达到最大效果的话,漕运事务必会大有起色,国家的经济命脉便进一步得到保障。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大运河上的航船

有着丰富水利工程经验的施世纶立刻开始着手对大运河的河道进行整修,他先是在河道上修建了多座堤坝,并在合适的地方新建了几个泊船点,这让大运河的通航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那时,每年运送钱粮的船舶过淮河的时候都是船丁们的受难日,因为检查的官员总是会以各种名目对他们进行盘剥,这不但让船丁们蒙受了损失,船只的通行速度也受到了影响,当地的社会风气也日渐低迷 。

施世纶知道这一情况之后,便会在那天亲自坐镇,自己上船和船丁交涉,不给其他官员接近他们的机会,这让船丁们免于受到侵害,漕运船只的速度也得到了提升。

三、一心为公不恂私情在施世纶担任漕运总督的时候,清政府的漕运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其培养的官员也能够很好地执行自己的职责,都可以在不贪污腐败的基础上为百姓做实事,这让施世纶的工作能力再次得到了康熙的高度认可。

在康熙五十九年的时候,陕西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清政府决定派一名有能力的官员去那里处理局势。

由于当时漕运体系在施世纶的带领之下运转良好,而施世纶也不再需要每日出面解决大运河上船只的问题,康熙便要求施世纶到陕西辅助总督鄂海,处理赈灾事宜。

在去到陕西境内之后,施世纶便立即调出了陕西省近几年的税收报告,并派人核对了各地粮仓中的余粮情况。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鄂海

在调查之后,他惊讶地发现陕西多地粮仓都出现了严重的亏空现象,现在的余粮根本没有办法满足灾民的需求。

了解了陕西各地粮仓的真实情况之后,施世纶走上大街,他看见街上许许多多食不果腹的人,饿死在街头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施世纶看到眼前的场景感到十分痛心。

于是,施世纶下定决定要帮助陕西百姓改变现状,他先向康熙讲述了陕西的真实情况,各大粮库均已亏空严重,百姓正在遭受饥荒,并请示将河南的漕粮运到陕西赈灾。

之后又派人调查起了陕西官场的腐败问题,经过细致的走访之后,施世纶发现陕西官场的腐败根源就来自于总督鄂海,其在担任总督期间利用权力之便贪污了不少钱财,为了满足其私欲地方官员才不得不做起了假账。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施世纶剧照

施世纶在得到确凿证据之后便准备向朝廷检举鄂海,没想到在他发出奏折之前鄂海竟主动找上了门。

他这次来是为了“提醒”施世纶,他的长子当时也在陕西做官,而且主要负责监督当地官员的行为。

如果施世纶揭发了陕西官场的乱象,那么他的长子势必会因为失察而受到牵连,这对其之后的仕途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可施世纶却回答到:“吾自入官身且不顾,何有子?”

之后便将奏折送到了京城,很快,鄂海便被撤去了总督职务,陕西赈灾事宜由施世纶全面接管。

康熙对陕西受灾的百姓十分关切,便下令从国库中拨出五十万两帑金,并下令开仓放粮。

之后,施世纶组织了一支全新的官员队伍,下令分十二路去考察贫民,让他们务必调查清楚每家每户的受灾情况,并将赈灾粮食按户发放,这样的做法减少了官员克扣的可能,帮助陕西百姓渡过了难关。

一代清官施世纶,为举报贪官大义灭亲,所到之处清风徐来

天下第一清官牌匾

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施世纶便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漕运总督的岗位上,他走后陕西人民也为这个临时官员建立了生祠,其受拥戴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第二年秋天的时候,黄河泛滥决口,施世纶以六十多岁高龄亲临现场,多次下水指挥抢修堤坝,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令施世纶积劳成疾,在半年之后便撒手人寰。

而在他病重的时候,康熙依然不愿免去其漕运总督的职位,而是寄希望于他能重新回到岗位上,这也充分说明了施世纶在他心中的地位。

康熙不相信会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施世纶这种地步,拒绝贪污腐败,一心只为了国家与人民,在面对以其长子作为威胁的时候选择大义灭亲,施世纶离世后,康熙十分痛心。

作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受到百姓称颂的漕运总督,施世纶在三十多年官场生涯中确实显示出了出众的能力和高贵的品行。

其不畏权贵甚至大义灭亲的行为更是迎合了百姓对于官员的美好想象,这也是为什么其会成为民间文学的主人公,而施世纶也确实配得上这样的赞誉。

注:

本文关于施世纶的相关内容,参考自《清代漕运总督施世纶生平政绩考述——《施公案》主人公原型研究》,刊登于《档案与建设》2021年05期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