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概要:
第一部分:晋朝,一部注水的百集“狗血剧”
第二部分:东晋,一个由世家大族“续命”的王朝
第三部分:嫡系团灭,旁系坐庄
第四部分:被迫上位的“王者荣耀”
第五部分:先天不足,那就让祖逖后天来补吧
第六部分:死磕大魔头石勒
第七部分:无法篡改的终局
上篇我们聊到了秦始皇和蒙恬,汉武帝和霍去病这两对君臣CP如何相互成就,共同将帝国送入了快速跑道。蒙恬和霍去病是幸运的,他们如同最锋利的钢使在了刀刃上。可蒙、霍常有,秦皇汉武却罕至。
今天出场的男主,同样是鼎鼎大名的“北伐之士”。他是刘邦心心念念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却无奈生活在“凭高北望旧神州”的偏安王朝,效力的是只爱小确幸,贪恋一时权位和繁华表象的君主。他就是晋朝闻鸡起舞的祖逖。
晋朝,一部注水的百集“狗血剧”我们读秦、汉、唐、明等大一统王朝史时,会觉得主线脉络清晰,情节发展有如读爽文一样欲罢不能。可一读到晋史,就会被绕晕。民族之间的相爱相杀,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更迭,让人觉得像过了五百年之久。
要知道,晋朝是一个相对短命的王朝,西晋(265-316)和东晋(317-420)加起来才一百多年,自西晋第一任皇帝司马炎之后皇权旁落,老虎狮子、阿猫阿狗都想站出来搞大动作,这就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加剧拉跨,让一个小小的晋“舞台”挤满了搁其它朝代都不敢发声的各色人物,把本应是主角的皇帝挤到了最后面,让一部20集的历史正剧拍出了100集注水狗血剧的效果。
本篇虽然是为了写祖逖而开题,却有必要花一些篇幅来介绍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只有当我们理解了这个朝代独一无二的政治特色,才能明白祖逖的北伐结局原来早已“注定”,即使蒙恬和霍去病这样的战神穿越到东晋,结局依然无法被“篡改”。
祖逖出生在西晋建立的第二年(266年),小时候是个不爱学习的“熊孩子”,成年后才发奋读书,30多岁本应进入“中年危机”的年龄才开始“闻鸡起舞”,誓要报效祖国。这比起我们10后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学认字、学逻辑、学英文,整整迟了十多年的时间。但这样的节奏并不妨碍他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祖逖入仕后,虽然坐过多个“高干”的位子,还卷入过“八王之乱”,但真正让他不负“闻鸡起舞”初心的事业始于永嘉之乱(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匈奴军队攻陷,祖逖保护亲族乡党南下避乱。作为北方世家大族子弟,一路上他把马车让给老弱病残,把粮食衣物分给有需要的人,自己却徒步翻山越岭。
公元316年,西晋下线;317年,东晋登场,定都建康(南京)。
衣冠南渡
东晋,一个由世家大族“续命”的王朝东晋,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一个朝代,却出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出了让前秦百万军队瑟瑟发抖、草木皆兵的名臣谢安,还有“世界那么大,我想种菊花”的陶渊明,和“才高一斗”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这四人中,除了家道中落,被迫一夜长大的官宦子弟陶渊明,其它三人都是亲戚关系。谢灵运的爷爷是谢安(出自陈郡谢氏)的侄子,外婆是王羲之(出自琅琊王氏)的女儿。这几个人的关系,表面看是人类基因天生喜欢强强联合、择优而取,但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东晋的政治生态 - 这是一个由世家大族把持朝政,门阀政治达到顶峰、甚至超越皇权的朝代,这在整个中国历史都极其罕见。
这一切,还得从东晋的“上一世”西晋说起。
本来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是一位个人影响力很强大的君主,军政大权都抓在自己手里,可以看成是秦始皇的较低版本。可老爷子在继承人这件事上却犯了大糊涂,以至于改变了之后中国历史的千年走向和格局。他将皇位传给了嫡子司马衷,就是说出千古名句“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西晋的皇帝(包括追赠皇帝)似乎都很喜欢将皇位传给嫡长子(若嫡长子去世,就传给嫡次子,以此类推)。
作为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篡“魏”王朝,在传位问题上却非常遵守周礼,为的就是维系司马宗室的内部稳定。可人算不如天算,面对这样一位没有才能和威望、无法控局、很多人认为“愚钝”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和太后之父杨骏轻而易举就挑起了王室内部争夺战 - “八王之乱”。与此同时,自称刘邦后代的匈奴人刘渊趁乱建立“汉赵”政权。
在八王之乱和汉赵统治期间,三位皇帝被害死(西晋一共才四位皇帝);八王中有七位司马王爷不得善终,并祸及子嗣;外戚全部阵亡不说,就连他们的“队友”都惨遭灭门。比较出名的就是爱斗富的石崇和第一美男潘安,皆因和他们关系很好的贾谧(贾南风的侄子)被发动政变的司马伦所杀,最终落得个“被诛三族”,连潘安70多岁的老母亲都没放过。“八王之乱”可不像“玄武门之变”一样仅仅是王室内部的孩子抢糖果吃,它引爆了日后的“五胡乱华”,导致中国分裂长达近300年,成千上万被迫南迁、失去生命和家人的百姓在史书中只留下了一串串冷冰的数字。
八王之乱的结局:嫡系团灭,旁系坐庄在这个司马家族互殴的故事里,主要参与者几乎都是最靠近皇族嫡系的人物。比如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的儿子,齐王司马冏是司马昭的孙子,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是司马炎的儿子......因为只有最靠近皇权核心的子嗣才有实力和号召力发动政变。
可谁也没想到,八王之乱的大赢家竟然是宗室疏族 - 东海王司马越。他是司马懿四弟的孙子,所以到了当政的晋惠帝这一代,只能算旁系远亲了。作为疏族的司马越为了获取更多有利的“助攻”,选择了拉拢琅琊(今山东临沂)名门望族 - 琅琊王氏,自此拉开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序幕,东晋的前奏拉响了。
虽然司马越是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但他所做的一切,却为另一位同样身处疏族的司马王爷做了嫁衣。这位被馅饼砸中的王爷,就是为西晋续命103年、将战乱中的中原文化迁移至偏安江南,让华夏文明得以完好保存的东晋开国皇帝 - 晋元帝司马睿。
司马睿站在领奖台上,领取了这份意义深远、一口气都念不完的“头奖”,激动地发表获奖感言,“这个奖并不属于我一个人,我要将它分享给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这可不是我胡乱编的段子。公元318年,司马睿登基当天,居然邀请另一个人和他共享御座,分享他的最高荣誉。显然这个人不是祖逖,而是东晋的最大功臣,来自琅琊王氏的王导。
被迫上位的“王者荣耀”司马睿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胆小怕事、行为被动的人。八王之乱各位司马王爷斗得无法收场时,这位承袭父爵的琅琊王(注意琅琊王和琅琊王氏的区别,前者是封国在琅琊的王爷,后者是琅琊姓王的世家大族)明哲保身,尽量不卷入斗争,后来奉司马越之命在邺城参与讨伐司马颖,兵败后害怕祸及自己,潜逃出城,返回洛阳后立马携带家眷逃回了琅琊。可以看出,司马睿奉行的是生命至上,一家人齐齐整整的人生信条。他对征服天下、坐拥江山并没有太多想法,只要做一个人畜无害的小王爷就好。
这天下居然还有不想当皇帝的王爷?
三件事可以证明司马睿对“做皇帝”这件事并不上心。
第一件是西晋最后一个皇帝十七岁的司马邺在长安(西晋的第二个都城)沦陷之前,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写信给司马睿,表示自己一旦没戏了,希望司马睿可以“摄统万机,还据旧都,修复陵庙,以雪大耻。”这就相当于把皇位传给了司马睿。可司马睿不敢接啊,连老家琅琊都不敢回,还敢回长安?这要发生在其它人身上,还不开始缝制龙袍?316年末,司马邺向刘曜投降,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在晋宗室和南北大族的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并未称帝)。318年4月23日,司马邺被害死的消息传入建康,过了三天4月26日司马睿才正式登基,成为东晋第一个皇帝。看看这时间轴,司马睿不抢半分拍子,不敢越雷池一步,绝对是个中规中矩,谨慎保守的人。
第二件事就是前面提到的司马睿邀请王导一起登上御座,好在王导自始至终都保持谦逊,虽位极人臣,却从未自我膨胀。
第三件事是王导的堂兄王敦兴兵造反,本来可以凭借优势干掉司马睿,自己做皇帝,但他并没有下手。司马睿后来派人向王敦传话,“公若不忘本朝,则天下尚可共安;如其不然,朕当归琅琊以避贤路。”意思就是你想坐皇位,那我就回琅琊咯!
没有一点帝王之相的司马睿,又是如何当上皇帝,而且还是开国皇帝呢?没错,他其实是被迫上位的。司马睿早在称帝前13年(公元305年),就被司马越派往下邳坐镇(今江苏省睢宁县),王导也跟着去做了军事谋划。两年后,司马睿又被派往建康(当时叫建邺,后来为避司马邺之讳改成建康),王导随之南迁。这次他们去的地方是三国时期吴国旧族的所在地。而降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孙权的孙子)的大将正是司马睿的爷爷司马伷。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面对家族旧仇,前朝东吴留下的旧贵族并不买这位新皇族的账。所以,对本来就没有帝王之志的司马睿来说,如何在新地盘立足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北伐,随缘吧!
于是,在王导的布局下,采用胡萝卜加大棒,一边招纳当地名门望族,一边平定叛乱,最终帮助司马睿在江南站稳了脚跟。永嘉之乱后,大批中原人士南下避难,王导趁机招揽贤士,扩充人才池子,化解新旧贵族之间的矛盾,为日后东晋的统一奠定了平稳的人事基础。所以说,司马睿的江山就是王导“送”给他的,王导才是司马睿生命的支柱。至于北伐?呵呵,不被人南伐不错了!
王导(王羲之堂叔)书法
先天不足,那就让祖逖后天来补吧祖逖的北伐,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最高权力枢纽的支持。不过,尽管司马睿不愿意北伐,但也不好公开反对,便打发了祖逖千人粮饷,3000匹布帛,让他自己招募战士,自己造兵器。这就相当于最高领导层允许部门经理开辟新的业务线,但盈亏自负,公司不给予支持,也不加阻挠。一般人要是碰到这种情况,早就心寒了。我为你收复失地,你却不闻不问?但30多岁才“闻鸡起舞”的祖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从此开启了最励志的人生。
任何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会存在一个突破口。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为了在一片反对声中冲出一条活路,首先选择了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流更深入、更容易接受尚武文化的地方来搞试点。同样祖逖也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从自己当初南下带领的数百宗族中“下手”。他带着第一批人,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渡江北上,并在大江中用力拍打船桨(成语“击楫中流”的出处),誓要收复中原。渡江后,他暂住江阴开始造兵器,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
在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后,下一步就是继续扩充兵力了。毕竟北伐大业靠区区几千人是无法完成的。如何扩充?祖逖又看到了一个契机,那就是长江以北有很多流民,他们为了保命,和当地原住民一起以坞堡为据点,建立了很多武装组织。这些组织表面听命于司马睿,实际上都是自立为王,司马睿也无暇“打理”这帮人。于是祖逖想了很多办法来吸纳他们。比如派人给这些组织头目“洗脑”、“画大饼”,先挣他一个亿再说,远比死守这一座半座山头强。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中间遇到几次危机,祖逖都从容应对,控场能力非常出色,再加上王含、桓宣等神助攻,祖逖最终在豫州站稳了脚,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死磕大魔头石勒祖逖北伐遇到的最大阻碍,还是羯族首领石勒创建的后赵政权。公元320年,祖逖军队和后赵军队在蓬陂坞(今河南省开封县南)东、西台对峙四十多天,双方都提着一口气,看谁先倒下。
在很难分出胜负的情况下,祖逖再次动用了他的“天才导演细胞”,派人飙了一场戏,让对手误以为东晋军有足够的粮草打持久战。祖逖还让人抢夺了对方的粮食,逼退后赵,继而乘胜追击、占领地盘,后来又多次出兵袭击后赵,使石勒在河南一带的力量迅速缩小。
在河南当地,除了后赵的阻挠,还存在多个针锋相对的割据集团。他们之间常常兵戎相见,祖逖便做起了中间人,帮他们调解矛盾。这些人最后都选择祖逖做他们共同的“老大哥”,一起收复了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土地。
当时还有一些坞堡主迫于压力,不得不将宗族子弟送到后赵做人质。祖逖不但没有恼怒,反而表示理解,还假装派人袭击这些坞堡,造成与他们为敌的假象,以消除石勒的怀疑。这些坞堡为了表示感激,经常帮祖逖刺探军情,成功地帮助北伐军屡破后赵。
别看祖逖在军事斗争中各种阴招阳招层出不穷,但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珍惜人才、非常有爱的上司。他对待不熟悉的人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总是予以礼遇;遇到将士稍立微功,都会加以奖励。他劝农桑,带头发展生产,让百姓有一蔬一饭,自己的生活却无比简朴;他收葬枯骨,安抚人心,却无法修缮留在故地的母亲坟墓。祖逖深得民心,就连昔日对他不理不睬的晋元帝司马睿都升他为镇西将军。石勒见祖逖势力日渐强势,不敢再南侵,不但派人修缮他母亲的坟墓,请求互市,还杀掉东晋的叛将,向祖逖示好。祖逖后来也与石勒修好,边境得到了暂时的和平。
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东晋即使无法恢复老祖宗的昔日荣光,也可以和北方民族五五对开,待我韬光养晦,总有一天终可复我大好河山。可是问题来了,祖逖终究只是个臣子啊。“手握重兵”、“功高盖主”在任何时候都是大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敬佩秦始皇敢于给王翦60万大军,给蒙恬30万大军长期征战在外,汉武帝敢于绝对信任霍去病,哪怕他的军功可以傲视整个中国历史。
祖逖的结局其实是可以预料的。由于个人威望太高,朝廷任命戴渊出镇合肥,牵制祖逖。祖逖心中非常不快。不久,朝廷又爆发内部矛盾,他担心一旦内乱,北伐将难成。尽管忧愤成疾,却带病指挥工作。城南壁垒尚未建成,祖逖便病逝,年仅五十六岁。当地百姓如丧父母,为他修建祠堂。
无法篡改的终局竟是石勒笑到了最后。
朝廷派祖逖的弟弟祖约接替哥哥的位子。很快,祖逖收复的大片土地又被后赵攻陷。
很多人读了这个结局都为之叹息。祖逖要是不理朝廷纷争,再多坚持个八年十年的,熬死石勒,该多好啊,说不定北伐就成了呢。虽然历史没有如果,有时却能给出答案。
公元349年,祖逖去世后28年后,石勒的侄子,篡位的石虎逝世,北方陷入混乱。公元354年,东晋又一大英雄桓温开始了三度北伐,虽然第一次和第三次大败,可第二次北伐却收复了昔日都城洛阳,并且还修复了先帝的皇陵。虽然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敢说已完全收复中原,但至少是北伐成功的关键一步啊!再不济咱也得去占个坑啊。
可东晋朝廷想了各种借口拒绝北上。为啥?因为中原是西晋的中原,是正统司马氏的天下,东晋本来就是司马氏旁系走了狗屎运得来的皇权,如果抛弃自己的江南大本营,贸贸然跑去别人家的中原地盘,到时候一切都会被打回原形,谁又会甘心呢?所以,即使祖逖北伐成功,可以断定朝廷大概率不会把家搬到洛阳或长安,祖逖依然会抑郁而终。
所以说啊,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蒙恬霍去病,也不缺祖逖岳飞,缺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缺的是满朝文武璨若星河、却没几个人知道皇帝是谁的宋仁宗;缺的是安史之乱后西域沦丧千年之久,最终收回并改名为新疆的乾隆皇帝......
标签: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