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奠基人:秦孝公

犀牛历史 126 0

秦孝公于公元前381年出生,公元前362年继位,仅21岁。

大秦帝国的奠基人:秦孝公

在秦孝公出生之前,秦国经历了几次君位动荡,国力削弱。魏国在此时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时,于魏国讲和,割地,安定边境并迁都栎阳。秦献公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之地,无奈愿望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秦孝公继位时,战国六雄已经形成。六雄在位国君分别是: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韩昭侯、赵成侯。当时周王室势力衰微,各诸侯间相互征伐吞并。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魏国接壤。魏国占据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楚国占据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地处偏僻,不参加各诸侯国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到秦穆公是的霸图伟业为己任,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同时,秦孝公兵分两路,向东围攻陕城,向西进攻西戎。而赵、韩两国也趁秦孝公继位未稳之机率军攻打秦国。

卫国人商鞅原本是在魏国公叔痤下做事,公叔痤临时之前对魏惠王说如果不重用商鞅那就杀掉他,结果,魏惠王不重视当时名声不显的商鞅,在公叔痤死后既没有重用也没有除掉商鞅。商鞅在公叔痤死后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景监见到了秦孝公。商鞅见到秦孝公后,第一天以帝道之术考量秦孝公,第二天以王道之术考量秦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第三天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大秦帝国的奠基人:秦孝公

在商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但变法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对。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主要内容有:抑商重农,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以及其他措施。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公元前356年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经过第一次变法后,秦国国力开始强大。公元前358年,秦国在西山击败韩国。公元前357年,楚宣王与秦国联姻。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

商鞅第一次变法后,太子触其法,平定此次事件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在咸阳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为: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加收口赋、燔诗书而明法令和执行分户令。

大秦帝国的奠基人:秦孝公

经过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

公元前348年,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后,葬于弟圉,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后世,司马迁评价秦孝公:“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标签: 秦孝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