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 ““避其锋芒,抓其要害”不仅是种作战方法,更是作战技巧。
众所周知,孙膑和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他们两个人的争斗从孙膑下山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孙膑为此被剔去了膝盖骨,还差点死于庞泪之手。迫于自保,他极力装疯卖傻,才得以从庞涓的手中逃脱,最后来到了齐国。师出同门的两个人从此分两立,在战场上奋力拼杀,弄得烽烟四起,却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战争奇话。“围魏救赵’,便是其中的一场经典力战。这场战争中,孙膑避其锋芒,从庞涓的“后方”人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仅一洗雪恨,更达到了救助同盟国的目的
齐威王三年(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想一泄失去中山的仇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赵国。中山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一个小国,后来被魏国收服,赵国乘魏国丧国之机,强占了中山。此时的魏国已经今非昔比了,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的魏惠王,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可以一雪前耻。
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能削弱赵国,可谓一举两得。魏惠王听了十分满意,便决定以此为首,开始他的霸业。于是,魏惠王调拨五百战车,由庞涓率领,直奔赵国。
庞涓治军有方,军队势如破竹,战无不胜,很快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第二年,赵国逼于无奈只得向齐国求教,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打算任用孙底为主将救授赵国,这无疑是孙膑报仇雪恨的大好时机,他却推辞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看似言不由衷,实际上孙膑是另有打算。于是齐威王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领兵前往救援。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人魏赵交界之地,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制止说:“想解开缠绕在一起的乱丝,不能紧握双手生拉硬扯;解救纠缠在一起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魏国的国都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他军备空虚的地方,魏国国都被围困,魏王肯定会下令让庞涓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自救。我们再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中途伏击他,必定可以大获全胜。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成果。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兵围困魏国的都城大梁。魏王果然下令庞涓军自救。庞涓本来以为对赵国的战争马上就要大功告成经了,收到魏王的命令后,非常着急,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撒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当庞涓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最后,庞滑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国军队大胜,赵国的危机也相应地解除了,这场战役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孙膑赢得这场经典的战役,正是因为他抓住了庞涓的弱点,或称“罩门”,也就是鬼谷子所说的“飞箝术”。无论是实力雄厚者,还是实力弱小者,巧妙地运用飞箝术,抓住其角点,消除敌方生存之根本,对方自然不攻而破,便能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标签: 围魏救赵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