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以人为本:高三历史习题教法新探(转载)

犀牛历史 55 0

  以人为本:高三历史习题教法新探

  文/朱烁红

  一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多设疑,让学生提问。而怎样设疑、怎样提问,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没有一条明确的路径可循。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知识,怎样应用?怎样提问?以前,我们教学生做题,总习惯于“做题——对答案——个别纠正”。从教育学角度看,它注重的是教育者的活动,而没有注意到或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活动。其次,人们对教育对象——学生解历史题,长期的意识是“背书”,近几年,高考能力题含量的增加,又把学生送进题海中去了。这只关心了学生知不知的问题,没有关心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种既能提高学生解历史题的能力,又能避免学生在题海中泡得时间太长而疲软的状态,促进学生“知”“情”“行”和谐统一,乐于接受和实践的有效方法?就此,我想从解析习题来谈点看法,抛砖引玉吧。

   习题,是教师、命题人就某一单元或全体内容设计的问题,用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延伸,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但不是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一个自觉的、具有创造性成分的过程。做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做习题,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做习题,是教师检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会理解与应用多少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会解题目,不能只满足于做出答案;会解题目,应该“解析”题目的题干和题枝,从分析题目中,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及原理,分析、体会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应用能力)、接受教育(人生观、道德情操、爱国主义、国防安全观念等等)。

  二

  (一)阅卷评析、评价诊断

   1.教师认真批阅学生练习后,做出详细的阅卷分析,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记录在自己的备课本上。对于一套试卷,学生都能做对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讲,避免重复;对于重点、难点的内容,或可以改进的、引申的,统一讲解,点面结合,提高效率。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统一的解决,节省了时间。

   可以说这是我们常用的传统方法,现在,我们可以把它重新变换一下。教师布置一套练习题,学生练习之后,把答案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订正,逐题分析,之后,教师把这些练习收上来,认真阅读分析,做好记录,再把练习分发给学生总结。教师在课堂上就本套练习指导学生提问。

   (二)激励启发、诊断引导

   2.一套练习题,有几十个题目,有的难,有的易,教师可以抓一个难的题目给大家讲解,作示范,然后,把这套练习题进行分组。比如,选择题,可以每10个一组(当然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提问。教师指导学生提问:“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难的是哪一个?难在何处?”教师随堂解答,有点答记者问的意思。

    【例1】三国鼎立时下列哪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A.黄河流域      B.江东地区  C.南中地区   D.荆州地区

   教材中没有各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是不是“超纲”了呢?这一分裂时期,三国的军事实力大体相当,但黄河流域经济基础较好,且曹魏政权重视恢复和发展经济,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由三国分裂走向西晋的统一,完全可推导出A正确。

   这道题可以改编成问答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局面形成是否具有进步性?说明理由。题中的“进步性”实际上就是指“统一因素”。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这些题目;同时,还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教师不是照搬参考答案的!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加认真备课,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业务进修,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差异,对一组题目中的难易问题认识必然不同,他们提出的所谓难的题目,有的可能有共性,有的可能只是个别人的难题。这就特别要求教师适度把握,课前一定要分析透各个题目,把握好带共性的低、中、高档“难度题”。

   3.方法跟2基本相同,只不过提问的内容改换了一下:“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学生马上接过去说,“最难的”,“不是,这次要问最好的是哪一个?好在哪里?”教师随堂解答。

   有的题目难度不大,但命题人精心设计,质量很高,我们可以把它挖出来分析。

   【例2】明朝时,有位欧洲传教士到北京来考察学习,他不可能碰到

   A.人们在市场上买东西大都用白银

   B.与农民学棉毯的制作

   C.在戏院看京剧演出

   D.在府学里听先生讲《诗经》

   白银在明朝时已广泛在市场上流通,棉纺织业很发达,棉毯制作精良,四书五经依然是读书子弟跳龙门的必经之路,只有京剧到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答案选C项。

   这个题目实际考查了明朝的有关社会发展历史情况,但命题人有意设置了一个历史情境,既有趣,又有价值。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马克思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就是怀疑一切。一个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唯师是尊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创新。

   4.提问和解答的方法变为这样:教师上课时,让学生A充当教师的角色,提问其他学生:“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难(好)的是哪一个?”其他学生回答后,A学生要作出应答、解释,教师在旁边进行点评。

   【例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朝开放的港口为

   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宁波 E.上海,其中属于珠江流域的为      。

   我们知道,中国的水系很多,珠江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河流,它流经广州,因此A是正确的;上海属于长江流域;厦门、福州、宁波属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这是道典型的历史地理渗透题,考查效果理想。

   【例4】1895年,北京城门有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割地”是指①香港岛 ②台湾岛 ③澎湖列岛 ④库页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这是用诗联的方式来考查历史问题。1895年发生了中日战争,清军战败,赔款割地,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但同时,慈禧太后却在为自己的大寿忙碌,全然不知国耻何在,真是鲜明的反差。题中的香港岛,是在《南京条约》里被迫割让给英国的,库页岛是在中俄《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给俄国的。

    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在训练、评析练习题中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互相配合、合作。

    (三)巩固提高、深化发展

   5.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告诉大家,要求学生用这些原理(专题)“对号入座”,“你认为这道题用什么原理来解释比较合适?为什么?”

   【例5】1911年,袁世凯就任清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这表明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B.北洋军阀的统治地位确立

   C.南北议和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D.满洲贵族原有统治权力衰落

   题干中给出的是一种历史现象,要我们分析其历史实质问题。A实指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的事;B的说法不正确,只能说明北洋军阀地位的上升,权力渐渐加大;C也不对,这是在议和之前的事。D是正确的。

   【例6】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赔款问题不了了之,主要是由于:

   A.法国要独霸欧洲

   B.英国实行的是大陆均衡策略

   C.美国积极扶持德国

   D.德国的经济脆弱,赔不起

   这道题,粗看它,不好回答。实际上它是考查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只有英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英国的外交策略起决定作用。这样分析就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答案选B项。

   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练习发现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并会利用练习进行深化和补救学习,比如运用有关原理对知识的理解,很有益处。

   6.教师先列出有关的原理后,让学生自由选题,要求所选的题目必须符合对应的原理。原理有很多,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它分得细一些,如,历史是发展的,事物的主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概念和内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等。注意,这些原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的相互融会贯通,在学生选题中明显反映出来。

    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历史原理,并能与实际解题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个理论的应用过程。这样使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创新。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普遍效果和意义 

  三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在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由幕后推到了台前,充分展示出学生作为一个学习主体形象的优势。这正好符合素质教育观――“目中有人”,而排除了应试教育观的“目中无人”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所持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他认为,学生学习最可贵的动力是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通过激发学生“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理解的愿望”,来促进他们的成长,“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人民日报》1999年3月2日第11版)。其实,爱因斯坦在这里说的学校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教师、学生身上,教师的每一步教学教研活动,直接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说到底,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功,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核心。

   帮助学生成功,首先要给学生成功的信心,人人都可以成功,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尤其是原来成绩较差或平淡的同学,这时也感觉“有望了”。其次要给学生成功的“梯子”,构建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大体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教师帮助学生成功,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目标,当然是形成性的阶段目标。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的各项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学生在获得适时、实际的目标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很容易获得成功。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第1、2、3环节就是。

   第二步,教师创造条件,学生尝试成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一种学习方法、一把解开迷宫的钥匙,教师可以先作示范,让学生先仿照、后创造等等。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第4、5环节。教师点评也是有益的因素。

   第三步,学生自己尝试成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也学着教师的做法,自己独立评析题目,运用有关原理来解析问题等等。比如第5、6环节。

   其实,这几步并不是直线行进,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有些环节是交叉进行的。其中的关键是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这样做,使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得到磨砺、提升和馈赠。

标签: 历史教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