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因地制宜”:在中国如何教授世界史?

犀牛历史 67 0

2022年8月3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社科创新基地“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主办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世界史教学”论坛在线举行。会议旨在探讨如何从文明交流和互鉴的角度进行世界史教学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提供更加完整的世界视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

上海社科创新基地“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孟钟捷认为世界史系列课程改造要着眼于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和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同时,他特别强调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的关注,进而培养学生以全球眼光追溯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把中国历史演进融入到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副主任黄爱梅从世界史学科研究和中学历史教育两方面,谈到我国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她指出,要把握好世界史学科从地区国别史向全球史的范式转变;同时,应以历史教育为抓手、公民教育为目标,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及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历史学人才。

历史教学中的“因地制宜”:在中国如何教授世界史?

线上参会教师合影

一、欧洲史整体叙事和教学的可能性

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副教授李腾介绍了近年来“全球中世纪”概念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对相关理论探讨和教材书写的尝试进行了简要评介。他认为,全球史不能只聚焦于贸易和商品交往,还要注重思想传播和对异域文明的想象。要从全球史的角度理解中世纪时代,除了依赖传统文献外,更要着重拓宽资料来源,特别是中世纪时期的艺术品、地图、抄本插图器等都有非常丰富的信息有待进一步发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商贸重镇和文明交汇点,探索文明互鉴的实例及其影响,并将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及传世古代文物相互参照,或许能够开拓出教学与研究并行的新路。

历史教学中的“因地制宜”:在中国如何教授世界史?

Toward a Global Middle Ages

台州学院历史学系讲师程利伟表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学应采取全球史的思维方式,以“社会空间”而不是“国家”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元,关注大范围、长时段的整体运动,关注从地方发出的全球史。如何将古代世界的不同区域置于全球动态发展的视野之下进行观察一直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学的难题。他认为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该难题。一是以“运动与联系”的视角分析世界各区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向学生介绍古代交流网络中人、物、思想的全球流动。二是用“组合(combinative)与并置(juxtaposition)”的方法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社会互动、期望与需求放到全球视野下,并把全球与本地置于动态的对话之中,向学生讲解诸如宇宙论、网络、流动性、价值、信任、政治调解等一系列全球现象;三是尝试利用文献、口头传统、物质以及生物与物理科学的证据,建立处理复杂证据基础的方法,将非欧亚大陆的历史纳入到全球的整体思考之中。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向鹏强调,世界史的教学要体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照,关注秩序格局的转变,突出对地缘政治价值高、战略意义重大区域的关注。在欧亚大陆这个广大历史研究单元中,可寻找“新的”立足点,寻求视角突破,重新调整认知主体,达到构建平衡,展开新的叙事逻辑。11-13世纪东地中海格局转变是一个恰当选题,摆脱国别桎梏和传统视野局限,着力于文明的交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实现教学叙事重心迁移,注重区域整体的历史演进。世界史专题教学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形成不可或缺,同时也对教学的科研积累、前沿意识提出更高要求。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庞国庆从拜占庭史相关教学实践为切入,认为目前上古、中古史课程在东、西欧的内容量设置上不均衡,并且在拜占庭与西欧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明显的割裂性。对此,他提出“适当增加东欧授课内容”“适当增加贯穿整个欧洲(甚至亚非拉)的课程讲述”,同时强调,科研的深入是相应教学改革的基础。

历史教学中的“因地制宜”:在中国如何教授世界史?

伊斯坦布尔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厚琴探讨了东欧史学“中世纪罗斯”研究的现状与困境。她指出,“中世纪罗斯”的术语是伴随俄国封建主义的讨论产生的,并逐渐在苏联史学话语中稳定下来,但与“古罗斯”经常混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在民族国家叙事下挖掘“历史遗产”,强调书写“自己国家的中世纪史”,纷纷创办中世纪研究刊物。东欧学者对这种繁荣现象喜忧参半,称之为“中世纪动员”现象和东斯拉夫中世纪研究的“大分裂”。“全球中世纪”国际项目的罗斯研究则提供了一种“并置与互动”的新路径,旨在“更广阔的欧洲”范畴下认识中世纪罗斯。她建议,世界中古史的教学中应对国内研究较为薄弱的东欧史给予更多重视,可在全球史视域下呈现出“中世纪罗斯”世界内在联系的统一性与外在互动的多元性。

二、全球史的教学经验和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岳秀坤指出,现行的教育体系下,世界史研究与教学的许多矛盾与困惑,源自于对于“世界史”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不够明确。他首先提出,日常所用的“世界史”概念,与“中国史”各占历史学的二分之一,包括诸多与中国史等同的专门研究,自身却不是一种专门研究,实际的内涵是中国史之外的其他史学研究,也就是一个笼统的概称。他认为,可以参考国外几十年来全球史的经验,将世界史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来建设,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系统的学术训练程序、紧密联系的学术共同体,这也就是另外一种名副其实的“世界史”概念。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副教授杜宪兵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探讨了高校世界史教学实践的不确定性。他认为世界史教学兼及对历史事实的梳理和对历史现象的解释,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课堂教学等环节实现知识生产。高校世界史教科书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在吸收既有学术成果的同时,推动了历史观念的更新,为未来的知识生产播下种子。20世纪中期以来,中外高校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印证了世界史教学与学术研究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课堂教学内容随着史学潮流和授课教师的问题意识、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课程设计为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生产提供了契机。他列举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全球史对话》(Global History Dialogues)等课程案例,论述了将学生从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生产者的必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范丁梁认为,德国的大学历史学对全球史的研究与教学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看法。就研究理念而言,德国历史书写的全球视角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纲领被论述,而没有在广阔的研究实践中得到应用。受到德国独特的历史经验与史学传统的影响,德国学者一方面有超越民族国家的意愿,另一方面也有德国史内源性解释的需要。不同学者对全球史的理论进路和实践方式有不同看法。就教学实践而言,在德国大学历史系“轻通史,重专题”的授课传统中,全球史的教学更倾向于将全球结构和进程,与区域、国家和地方背景联系起来。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曹寅分享了自己的带有中国视角的全球史课程,他提出,全球史不是国家或者文明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联系与比较的方法和多维度的视角,如环境、边疆、移民、身份、商品等。他尖锐地指出,欧美院校的主流视角是以大西洋世界为中心向外扩展,但是中国的全球史教学不应盲目模仿这种范式,需要根据受众的背景和知识储备,以中国为视角出发设计全球史课程。他分享了“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课程设计,其中包括从东北、新疆、西南、东南延伸向外的四条全球史线索,并将这四条线索分为三个圈层,层层展开,以环境、疾病、生物等不同主题为中心进行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刘少楠从自身教授《世界现当代史》《非洲史》和《中非关系史》的体验出发,认为世界通史教学中应当真正包含非西方世界的内容,世界史课程体系中应当积极建设非西方世界的专门课程。其次,刘少楠老师认为我们可以用外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故事和观点。同时,他也指出突破西方中心并非否定中心,而是理性看待和反思一切中心叙述框架,求得某种平衡。

三、新视野下的欧洲史教学尝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Timothy Baycroft分享了国别史和欧洲史的教学经验,他首先分析了教授欧洲历史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不考虑历史时期而进行的国别划分、历史分期中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域和时期内数据评估标准的差异、原始材料与二手文献阅读中的多语言问题。接着他探讨了课程设计的可能性,阐述了“综合多个国家历史的年代叙事”与“主题叙事”的两种叙事路径,并提出可按照需求运用综合、平行和比较三种研究方式,此外可运用一种从重要历史时间入手的教学方式。他围绕自己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十九世纪欧洲:1789-1914”这一课程,介绍了自己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提出权力、信仰、科技、革命、民族主义、艺术与文化、工业革命等多个主题,以及在革命研究、城市研究、身份与信仰研究中可实践的比较研究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肖琦分享了法国史教学实践中关于全球史的思考,介绍了近年出版与介译的法国全球史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包括吕西尔·费弗尔的《我们都是混血儿:法国文明史教程》、布罗代尔的《文明史》、克里斯托弗·夏尔的《全球史还是国别史》、帕特里克·布琼的《法兰西世界史》、日本学者柴田三千雄的《法国史10讲》等。她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国别史应该教什么”“希望且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等问题的思考,并提出在教学目标上应当培养学生的“了解之同情”与“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则提出将法国史放到欧洲史甚至世界史中,以问题为导向。

历史教学中的“因地制宜”:在中国如何教授世界史?

历史教学中的“因地制宜”:在中国如何教授世界史?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明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世界史课程群的建设情况,指出世界史学科近年来在世界通史和国别史之外,正在努力建设《亚洲史》《非洲史》《欧洲史》等区域史系列课程。围绕着《欧洲史》课程大纲的设计方案,他认为欧洲史存在国别史与整体史的张力、西欧史与东欧史的割裂,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区分欧洲的历史发展与其形象建构,一方面补充中东欧、南欧和北欧的内容,教授完整的欧洲史,另一方面,注重欧洲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强调从中国出发教授欧洲史,形成我们自己对欧洲史的认知和话语。

圆桌讨论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晓旭、厦门大学副教授陈博翼等与会学者围绕着中心与去中心,全球史中的联系与断裂,针对不同受众的教学内容调整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此次论坛聚焦于诸多重要问题:如何解决世界史教学中的中心和边缘的矛盾,如何在打破中心论的同时又能保持较好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如何因地制宜地针对中国的学生教授世界史,并且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课程定制,如何使世界史教学与世界史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与会学者在分享各自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性的见解。这对于如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指导下、从中国出发形成自己的世界史教学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标签: 历史教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