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神农氏炎帝的伟大创举,这里说一说轩辕氏黄帝。
作为五帝之首,黄帝对中华民族的的首要功绩,就是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原始社会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部落、部落联盟,统一成一个联合体,初步形成国家体制。也就是划地为疆,建立邦国。《纲鉴易知录》:“帝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遂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分之于井而计于州,则地著而数详。”
这是一项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人类由集群而居、各自为生的多元体,组织到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下有序的生产生活,打破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关系的狭隘性。有利于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发展,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比如说,神农氏炎帝发明了稼穑,使原始人类不再逐水草而居,不再为采食而四处迁徙,轩辕黄帝全面地、有组织化地把农耕文明予以发展和倡导。《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扶万民,度四方。”
艺五种,就是种植黍、稷、菽、麦、稻五谷。
“井田制”就是从轩辕黄帝开始的,国家管理体制下,人类进入原始农业社会,稳定的农耕水平和有保障的种植条件种植环境,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产品得到极大丰富,除满足人们必需的生活,开始有了剩余。如前文所说,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稻壳总量达150余吨,换算出稻谷应当在12吨以上,这应该属于暂时吃不完的库存粮。“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规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独特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原始社会由此逐步解体,是轩辕黄帝另一重大贡献。
历史虽然不是个人创造的,但伟大的个人可以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做出普通人不可取代的卓越贡献,贡献还表现在有组织化的整合劳动生产力,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群体。《纲鉴易知录》:(黄)帝命宁封为陶正;命赤将为木正;命容成作盖天及调历;命挥作弓;命夷牟作矢;命大挠作纪年月的甲子;命隶首作数;命伶伦造律吕;命荣猨作十二钟;命共鼓、化狐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织布;命邑夷法斗之周旋,作大辂以行四方。还有造字的仓颉,酿酒的杜康,医病的岐佰,建军队行阵法的风后,治水的共工(就是与黄帝的孙子颛顼争帝位输了,后怒触不周山的那个人)。
历史学家还具体统计出诸多开天辟地之创举,从精神文明到物质文明。如农艺类: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发明杵臼,饲养兽禽与放牧。缝织类: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类:碗、碟、釜、甑、盘、盂、灶。冶炼类:采首山铜,范金为货,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类: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交通类: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类: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天文类: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日常生活类: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立市廛,立五币,“日中为市”实行商品交易,等等。要知道,这可都是产生于新石器中晚期,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劳动工具主要是石头。
以传说中炎帝卒于公元前3077年,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计,(《始祖炎帝神农氏传略》根据《黄帝历》推算,二帝生活时代,距今大约6600年左右)。至殷墟文字(甲骨文)可考的公元前1600年商朝始,史学家共认,中国历史断代了1000多年。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上述发明创造不仅前无古人,且在之后的1000多年间,史料中没有任何重大发明创造的人物事迹记载。退到三代来说,《史记·五帝本记》:“唯大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但是,大禹的功绩也传承于炎黄时代,不是自己创造。治水延续的是共工,《了望天涯·炎黄子孙话炎黄:炎帝和黄帝距今五千多年,他们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传说?》介绍过,一个叫伯夷的人是共工的子孙,帮助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姜太公吕尚即其后。铸九鼎,定九州,延续的是黄帝(见文首《纲鉴易知录》)。至于《韩非子·五蠹》所谓:“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则延续的是神农氏炎帝。
综上,以炎黄为首的一群华夏精英,用自己开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把宇宙洪荒的原始社会进化成文明社会,把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进化成现代人,辉煌覆盖了他们之后的1000多年,也照耀了中华5000年。
标签: 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