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变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犀牛历史 38 0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 遵守。但是到明成祖朱棣的时候,这条规矩就被废除了。明成祖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有没有谋反嫌疑的人。

  他怕外面的大臣靠不住,便让亲信太监做东 厂提督。这样,宦官的权力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连皇帝批阅奏章,也 交给宦官代笔,叫作司礼监。明宣宗死后,年仅9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明英宗身边的太监王振, 因为一直陪他读书、玩耍,深得英宗的喜爱,因而称他为先生。

  现在英宗是皇帝了,王振自然当上司礼监,帮助英宗批阅奏章。王振于是趁机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自己手里。朝廷大员谁得罪了他,不是撤职就是充军。一些王公贵戚因此讨好王振,称他为“翁父”。这个时候,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强大起 来。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了 3000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并为他的儿子 向明朝求婚。

  王振削减了赏金和马价,还拒绝同也先联姻。这一来激怒了也先,他立即率 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将大同的明军打得大败。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慌忙召集 大臣商量怎么对付。王振竭力主张英宗带兵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则认为朝廷没 充分准备,不能亲征。

  明英宗是个没主见的人,一切都听从王振的安排,当下就冒冒失失 地决定亲征。明英宗叫他的弟弟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埜等官员带领50万大军奔向大同。这次出兵本来就匆促,很多准备工作都没做好,粮草在中途就发生了困难。到了大同附近,兵士们看到郊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横着明军兵士的尸体,更加人心惶惶。

  明英宗的前锋部队一到大同,便在城边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其他各路明军也纷纷溃退下来。王振这时才感到情况危急,于是下令退兵回北京。明军一面抵抗追来的瓦剌骑 兵,一面败退,退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时,被瓦剌军团团围住,明英宗赶忙派人向 也先求和。

  也先看到明英宗带的明军人数不少,要打硬仗,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于是下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当兵士们争先恐后地 跳出壕沟往河边跑时,埋伏在周围的瓦剌军兵士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大败明军,邝埜也 在混乱中被杀死。

  明英宗和王振带着一批禁军,几次想突围都没冲出去。看到平时作威作福的王振此时却吓得浑身发抖,禁军将领樊忠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恨,抡起手里的大铁锤就朝着王振 的脑门砸去,结果了王振的性命。随后樊忠冲向瓦剌军,拼杀了一阵也战死了。瓦剌兵俘虏了明英宗,50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

  也先意气风发,指挥军队直奔北京 而来。

标签: 土木之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