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汉《过秦论》看明末崇祯与袁崇焕悲剧

犀牛历史 48 0

  导言

  涯叔,这是楼主压箱底的一篇文稿。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角度,以二崇为引子谈谈是哪一只“看不见的手”(经济学术语)灭亡了大明。

  其实还是杜牧《阿房宫赋》所言中的:“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灭蒙元者蒙元也,非明也;族明者明也,非天下也;灭清者清也,非天下也。

  其实还是西汉的政治神童贾谊在《过秦论》所言:“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

  正文开始

  袁崇焕以及崇祯皇帝都是楼主我比较敬重又惋惜的“西西弗斯”式悲剧英雄,此事无关他们俩以及各自粉丝的相爱相杀。我年青时候还曾经尝试给他俩和忠君爱国的殉道宦官王承恩写一个话剧。

  我想说的是:

  第一,关于凌迟--剐刑凌迟本来源自蒙古语,原意是“私刑”,不能入国家法典的酷刑(后面我会说凌迟何时进入国家法典)。

  封建社会对于政治落败者残杀虐杀刑罚包括凌迟、车裂、具五刑、人彘等本身会令杀人者的正义性或者历史蒙上阴影。

  例如,吕后的勤政爱民爱国及为政的历史进步性这是史家共识,而且她与戚夫人的后妃矛盾、太子之争就象历来的宫闱秘事一样,背后都是有各自的外朝地主门阀官僚利益集团撑腰的,她们都是利益集团在皇帝身边的代言人而已。

  她们之间的,并非寻常百姓妻妾之争,而是各自利益集团的殊死较量、残酷的路线斗争。

  后妃制度本身就是帝王与天下豪强势力政治婚姻联盟的产物,否则大家很难理解能够做正妻的豪门千金大小姐们为何会源源不断地去当皇帝的妾,没见到诸侯公卿大夫的正妻都得跪拜皇帝的妾们吗?

  但是吕后以人彘刑罚残杀戚夫人,毒害赵王如意,本身就令吕后的政绩沾染污点,当时还引发诸吕与刘姓诸王之争;同理,武则天与王皇后背后也是关陇集团与世袭门阀之争,但残杀落败的对手也是伟大的武则天的一个政治把柄,尤其汉唐以来,帝王以仁孝治理天下的语境里。

  吕后的行为不仅惊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惠帝刘盈,而且还让陈平、周勃、萧何等功臣集团的大佬们有了诛杀诸吕的口实

  -----虽然汉高祖有异姓不封王的白马刑盟,但是以强有力的外戚集团来巩固辅佐皇权,这是汉帝国后来英明天子汉武帝、光武帝们也采用的政治方针,刘邦也是默许的,否则他生前就不会预计到戚夫人及其身后集团的落败,好言安慰戚夫人,要她恭顺对待吕皇后,估计刘邦觉得吕后顶多把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发配到边远地区,就象吕后对待薄夫人和她的儿子后来的汉文帝一样,他没有想到吕后会那么狠。

  汉代的外戚其实也是上古母系社会“舅舅大于天”“甥舅如父子”的遗风。

  第二,政治的事,历史的事,有时候老天爷的功过最重。

  中国是一个季风国家。历史上凡是间歇的酷热期与冰河期都是天下容易大乱时代,尤其后者----例如北宋靖康年间就是从温暖期进入短暂冰河期的年代。从公元6世纪中叶到公元8世纪初,即隋朝(581~618)到盛唐时期(618~755),是中国历史时代气候变化的第四温暖期。

  从公元8世纪中叶到公元10世纪中叶,即中晚唐时期(755~907)五代十国时期(894~979),是中国历史时代第四寒冷期。这一时期气候明显转冷,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气候干燥,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自然灾害的频发加剧了社会动荡,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战乱频发、国家分裂,北方遭受惨重破坏,人口锐减,唐朝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乱”(755~763)后逐渐失去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控制,逐渐走向衰落、灭亡。

  崇祯皇帝特别倒霉---他执政时代恰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跨越宋(金)、元、明的四个世纪漫长小冰河期最寒冷时代。在14世纪中,至少有36个冬天异常严寒,比有记载的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在黄河流域地区,水灾与旱灾在14世纪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发生得都要频繁。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大灾后必有大疫-----寒冷期导致农耕区与畜牧区分界线南移,北方游牧民族遇到长期气候寒冷的情况,水草不济,不得不选择南下,侵扰中原王朝。这个时候他们从草原上带来的,以草原啮齿动物、跳蚤为中间宿主的出血热、鼠疫等病原体,对于免疫力相对弱的中原来说就是死神驾临,而草原民族自身,由于经常跟这些宿主打交道,有相当的获得性免疫力,且据说跳蚤怕马尿。

  这些都让崇祯皇帝遇见了,而满清的背后是整个北方游牧民族联盟,包括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蒙古人,毕竟他们曾经统治过全球,吸纳过中原文化与人才的精髓,有相当的知识与科技储备。

标签: 袁崇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