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解放报》9月29日文章】题:叫我“爱军”
中国人名字的变化胜似一本历史书,反映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在人们高涨的革命热情鼓舞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很多孩子都取名“建国”、“解放”或“爱军”。
几年之后的抗美援朝时期,很多父母给孩子取名“卫国”和“援朝”。而1958年至1960年出生的孩子,因为赶上“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所以很多人叫“炼铁”或“公社”。
“斗资批修”时期,父母便叫孩子“批修”或“防修”。文化大革命更是在取名上留下鲜明烙印:叫“红兵”和“反资”的人不计其数。
毛泽东逝世后人们取名的倾向有所转变,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城后重新开始接受教育,很多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学习”或“学志”。
再后来,中国改革开放,富强起来,名字中的政治色彩被取代,但紧跟时代的传统仍未改变。上世纪90年代初最多的名字是“求富”和“赴美”。
最近10年来,取洋名的人增多,比如“大卫”和“丽娜”。而现在家长给新出生的宝贝取名字时又开始流行从文学作品和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在中国,王姓、李姓和张姓占到人口的四分之一,所以得用名字加以区分。
标签: 法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