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人物札记

犀牛历史 44 0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夏历(农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称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称重午。端午节传遍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广大汉族地区,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如纪念屈原投江、始于五月五日毒日的禁忌、越王勾践训练水师、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和曹娥救父等等,这些说法经过历代加工,与端午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一个节日。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有:1.纪念历史人物;2.划龙舟;3.吃粽子;4.各种防五毒习术(贴端午符剪纸、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包等避邪物、兰汤沐浴);5.游戏,如玩斗草、击球、射柳等。与端午节相关的主要器具、制品有龙舟、粽子、五毒图、艾草菖蒲、钟馗画、张天师画、屈原像等。

  一 端午人物志其一屈原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先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纪念他,后来又改为裹粽子投江纪念他。相传扎粽子的五色丝,可以使江中蛟龙害怕,有驱禳意义,于是端午节便将五色丝系于小孩的脖项、手腕、脚踝处,称为“长命缕”、“健索”、“百岁索”。五色丝还可扎成人形戴在妇女头上,或扎成菱角方形和香袋一起挂在胸前,或绣成虎头肚兜给孩子穿戴,这一天还要喝雄黄酒(或菖蒲酒),用苍术、白芷、芸香在室内熏烟,采草药煎汤沐浴,人们还要在家中张贴钟馗画像,把艾叶、菖蒲和大蒜挂在门口,称为“水剑”,用来避鬼止瘟,驱邪禳灾。实际上,五月初,南方天气渐暖,正是疟疾流行的季节,避鬼止瘟,驱邪禳灾的活动有积极作用。粽子出现的很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粽,芦叶裹米也。”晋初周处《风土记》:“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啖之。”东晋初范汪《祠制》:“仲夏荐角黍。”这些记载虽未说明粽子的特定含义,但从浓灰汁可以杀菌这一点看,它大概和驱疫有关。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后人写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以诗记:

  五律 屈原

  直臣何以死,千古激中原.思阔仰天问,歌沉失意翻.

  争知长命缕,不及庙堂言.疾苦民间事,从来风雨喧.

  二 端午节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据东汉《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的“伍君”便是伍子胥,而与吴均同时代《荆楚岁时记》的作者宗懔讲到竞渡起源于楚人操舟拯救屈原时,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如果纪念伍子胥的说法成立,端午节的起源将往前追溯两百多年。

  诗记之:

  五律 伍子胥

  忠贤堪仰止,依旧大江流.相问驱潮怒,安知踏海谋.

  宝刀谁与借,现实梦难休.一夜青丝雪,犹怀家国愁.

  相传伍子胥过昭关,在一夜之间头发全变白了。

  附录:【题伍子胥庙壁】 唐伯虎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三 端午节为救父投江而死的东汉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儒家经典《二十四孝》中曹娥《曹娥投江》的故事。曹娥,自幼侍亲至孝。母病,娥侍汤药,衣不解带,甚至割股疗亲。母亡后,父女俩相依为命。父亲曹盱是一位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的巫祝。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越俗仿效楚国吊屈原,曹盱在舜江上驾龙舟迎潮神伍子胥时,风急浪高,“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赴水而死”,5日后抱父尸出。其孝行感动乡里,哀悼者阻塞道路。据说曹娥江也深感愧对孝女,不管上游如何水急潮猛,奔腾咆哮,一到曹娥庙前面便偃旗息鼓,江水立即变得无声无息,仿佛悄悄遁去,至今犹然。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县长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立碑、建庙,以彰曹娥之孝烈。度尚命邯郸淳作诔辞,邯郸淳文不加点,一挥而就。虽然只有441字,却让人深深地感受着凄美和壮烈。议郎蔡邕闻讯赶来,时已入夜,黑灯瞎火,只好借着月光,以手扪而读之。嗟叹良久,“以为诗人之作,无诡妄也”,遂在碑阴写下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人莫能解,也为后世留下了中国最早的字谜。曹操是蔡邕的生前好友。一次行军过故人庄,偶见曹娥碑帖而询问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这位以创作《胡茄十八拍》著名的才女也据实告以不解其意。回程一路,好胜的阿瞒苦苦思索,才高八斗的主簿杨修却早已成竹在胸。马行三里,曹操突然省悟,双方核对答案,居然都为“绝妙好辞”四字。原来,黄绢者,色丝也,离合为“绝”;幼妇者,少女也,合即为“妙”;外孙系女之子,合之为“好”;齑是姜蒜类调料碎末,味辛。捣烂这些东西的捣臼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即为“辞”字的异体字。因为这段故事,《曹娥碑》更名传天下。骚人墨客纷至沓来,或吟诗作文,或摹碑临帖,为曹娥庙留下了不少稀世奇珍。诗仙李白曾专程赶往曹娥庙读碑,写下了《曹娥江》诗:“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诗人权德舆在《送上虞县丞》诗中也有“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之句。

  这个人物无双谱里也有的。也写个五律记之:

  五律 曹娥

  曹女投江去,尸身抱父归.此心感天地,江畔谢芳菲.

  碑记沉吟语,情钟百善辉.哀哀叹今世,孝义一何稀.

  四 端午节起源, 在郑州民间和豫东, 鲁西还有另一种说 法,称端午节是战国时孟尝君立新规,定下的节日. 传说古时候中原大地林莽蔽日,野草丛生,五毒 (蛇,蝎,蚰蜒,蜈蚣,癞蛤蟆)横行,疫病不断.的确,端午节的起源很早。不过,最初人们认为它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后来才借助图腾的帮助,变成了它的“节日”。《风俗通义》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定是久已形成的观念。孟尝君是五月初五生的,父亲就要把他扔掉。南朝宋王也是这天生的,祖父给他取名“镇恶”。《荆楚岁时记》说,这天“多禁,忌曝床荐蓆,及忌盖屋。”可见是个不祥的日子。不仅如此,“五月俗称恶月”,都不吉利,当然无“神圣”可言。至今荆州一带,人们还是说:“五黄六月是凶月”,真是根深蒂固,千古未变。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五月,天气转热,害虫孳生,疾病开始流行。古人为了战胜这些自然灾害,不外采取两方面的行动:一是在物质上不断寻求医药,摸索防治方法。《大戴礼记·夏小正》说:“蓄兰为沐浴也”。它是这方面的最早的记载,也许和端午节的起源有关。《荆州岁时记》说:端午节“采杂药”;“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它们一脉相承。如今的端午节,民间大都插艾;吃大蒜,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黄桃、雄黄,或喝雄黄酒;穿五毒衣,带香囊,取夜露或捉癞蛤蟆作为药物治病;用黄烟爆竹熏居住环境等,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诗记之:

  五律 孟尝君

  休云恶日生,君子自纵横.门下三千客,胸中百万兵.

  冯谖买义就,狡兔掘窝成.笑尔营营者,煌煌市令名.

  五 越王勾践训练水师

   相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仇,日夜操练水兵,但怕引起吴王夫差的猜忌,结果想出一条妙计,用貌似嬉戏、娱乐的方式来训练水师,这就产生了龙舟竞渡。

   关于勾践的对联一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尝粪问疾,卧薪尝胆二十年!勾践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二十年的“卧薪尝胆”既造就了勾践,也彻底磨灭了他的人性。他几乎成了一个冷血君王,精明的范蠡携西施适时地离开了他,而文种却“执迷不悟”,不到一年,即被勾践赐死! 《史记·越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诗记之:

  五律 勾践

  云何不能忍?当记卧薪人.观病当年辱,成君今后身.

  龙舟犹竞渡,大汉可遵循?似子精神在,无须畏恶邻.

  六 钟馗是我国古老民间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自古以来,我国民间每到春节和端午节都有悬挂钟馗神像,焚香礼拜祈求驱邪赐福的习俗,这助澜了安徽灵璧钟馗画的长期流传和发展。民间传说为抓鬼大帝,所以钟馗像有辟鬼的能力,据说唐明皇曾梦到一个大鬼和一个小鬼,小鬼在偷吃东西,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唐明皇问大鬼:“你是什麼人?”大鬼說:“我叫钟馗,是終南山的进士,因为面貌丑陋,应考時沒被录取,我就自杀了。 現在我誓为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后,就叫画家吴道子照他梦中所见,绘出钟馗像来驱邪。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原來钟馗像是在岁末才挂的,明朝画家文徵明还画过「寒林钟馗」,端午挂钟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习俗。

  其实,钟馗并非是人的名字,而是一种菌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锺馗》:“《尔雅》云:‘钟馗,菌名也。’《考工记》注云:‘终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称。俗画神执一椎击鬼,故亦名 钟馗 。好事者因作 钟馗 传,言是未第进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讹矣。”钟馗源于仲葵,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属于一种椎形菌类。椎本是一种敲打器物的工具,可作武器用,于是,有人便借用其谐音,编出一个手执椎形仲葵打鬼的钟馗。因故事讲的是专门捉拿凶邪恶鬼,很符合人们的心理,故受到欢迎。这样,菌类仲葵便变成;了打鬼的钟馗,一个植物的名字也就变成了捉鬼英雄的名字了。

  诗画之:

  五律 钟馗像

  明皇下昭命,道子画幽身.阴界鬼收鬼,阳间人伏人.

  众生若平等,佛道可须亲?一笑尘痕了,怀柔德与仁.

标签: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