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和“舜”真的是禅位吗?

犀牛历史 58 0

  之前很早就听说过这个论坛,但一直疲于奔波,没有机会真正静下来学习,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天涯,也希望有机会和各位朋友在将来的日子里一同感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我这个人喜欢历史,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对于我们悠悠五千年文明史,诸多历史事件,我也有一些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十分希望有缘看到我文章的人能给予我鼓励、批评、指导。好!闲话少叙,今天我想和您聊的是“禅让”。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教的都是尧、舜那时候是原始共产主义,制度也是禅让制。长大后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对事物看待的角度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个问题就慢慢地萌发了——这种禅让制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可能很多朋友会认为这是颠覆性的问题,也有人会认为这个问题很无聊,其实怎么说呢,问题的确无伤大雅,就算真的有一天哪个考古工作者挖出了个能证明中国历史上没出现过禅让制的实物,其实又能如何呢?咱们老百姓该读书还是要读书,该吃饭还是要吃饭,挖没挖出真凭实据一点都不影响您今晚炒什么菜、吃什么饭,您说是不是这个理,所以还是那句话咱们姑且言之、姑且听之。要想知道有没有禅让,那就要先了解尧、舜这老哥俩的出身背景,列位您请看我慢慢道来。

  史官尽赞放勋佛 半面菩萨半面魔——尧

  尧这个人很不简单,为什么说他不简单呢,因为他祖宗厉害,他是黄帝的玄孙,尧的爸爸叫喾(kù)也叫帝喾,这个帝喾可不是我们现在停车用的地库。这里要特意说明一下,我和很多朋友在聊天聊起现在的古装剧时,我几乎都是以批判的言语来评价,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编剧和导演没文化,我们平时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从字眼上就能看出来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古代人的名字分为姓、名、字三个,例如:狄仁杰,姓狄,名仁杰,字怀英;李鸿章,姓李,名鸿章,字少荃。咱们现在为什么会经常用“直呼其名”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很不礼貌的和他人打招呼,就是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结果。因为古代文人之间打招呼时是不能叫人家的名的,“直呼其名”相当于骂人,没文化的表现,只有父母双亲、皇帝才能直呼自己的姓名,就算是王爷见到下属或门客也只能叫对方的姓+字,好比武则天在朝会上想听狄仁杰的看法就可以直接叫他“狄仁杰”,但是非正式场合时几乎都是会称他“怀英”;在比如,摄政王载沣在朝会上点评袁世凯的意见时,肯定不会说“袁世凯的主意我觉得怎样怎样”,而是会说“袁慰亭的主张如何如何”。就算两人有深仇大恨只要不是君王与臣下的关系在称呼上也是不会直呼其名的,例如《三国演义》中黄盖为了实施苦肉计,在军事会议上顶撞周瑜,周瑜气急败坏嘴里也只是大呼“来人!将黄公覆与我拿下!”话扯远了,只是简单地和您分享一下古人在称呼上的一些禁忌,咱们言归正传。

  上古时期的人也有很多的称谓,就拿这个帝喾来说,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姬姓,名俊,由于出生在高辛(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所以又号高辛氏,姬俊的爹叫蟜极,他爷爷叫玄嚣也就是少昊,是黄帝和嫘祖的长子。姬俊从十五岁开始一直协助他的表叔父颛顼(黄帝的孙子)治理部落,后来颛顼死后就让他继承了部落首领,相传帝喾在位七十年,死后传位给长子“挚”。尧从十五岁开始辅佐哥哥帝挚,帝挚给他封了块地叫“陶”,后来又改了一块封地叫“唐”(今山西临汾市),所以为什么后来我们管尧叫“唐尧”就是这么来的。那尧是怎么当帝的呢?记载说法不一,司马迁的《史记》上有明确的记载“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意思就是挚即位后干得不好,弟弟“放勋”(尧的名)就把他推翻了自己当了帝。但是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则是这样说的“挚在位九年,才干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国家。而唐侯尧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盛德闻名天下。挚自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乃封挚于莘邑(今山东聊城市莘县)”意思就是帝挚在位九年一直庸庸碌碌的没管好国家,尧和他相反很受老百姓爱戴,于是帝挚就打算禅位给弟弟尧,尧知道这是上天的旨意和人民的呼声,于是就接受了禅位,并且将哥哥挚封到了莘这个地方。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是帝挚能耐不大,没把国家治理好,唐尧就代替他哥哥当了首领。但这事我个人更加偏重于《史记》的记载。因为毕竟那个时候虽然还是处于原始社会晚期,但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贸易的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了,如果让一个人无缘无故、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中的权利及财产,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时候的人也没受过马列主义教育,想从思想根源达到共产主义的觉悟恐怕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帝挚待民无德、治国无方,最终被尧推翻。这其实也是相对最符合逻辑的。

  风化善恶皆难考 篡禅全凭一竹稿——舜

  说完了尧我们来聊聊舜,舜这个人我觉得其实最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真的不择食而且下手稳、准、狠。舜是黄帝的第八世孙,这个不是瞎说,舜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以此往上推是句望、敬康、穷蝉、颛顼、昌意,昌意是黄帝与嫘祖的次子。前文讲尧的时候我说过黄帝和嫘祖生过很多孩子,长子是少昊,次子就是这个昌意。

  正史传说里说舜这个人很贤德,他的母亲去世后他爹瞽叟给他娶了个后妈,还生了个弟弟叫象,这个后妈特别疼自己亲儿子也就是象,对舜特别的不好,还总在瞽叟面前挑拨他与舜的父子关系,最终瞽叟受到蛊惑把舜赶出了家门,但是舜不记恨自己的父亲、后妈、弟弟,反而以德报怨,处处维护他们的利益,为他们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他的孝德传到了尧的耳朵里,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考验,最终把首领的位子禅让给了舜。

  但是在《竹书纪年》里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记载,原文大概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意思就是尧到了后期治国德行衰败,舜就把尧囚禁起来,并且不让尧与儿子丹朱相见。因为尧本意是想把位子传给儿子丹朱,舜阻断了丹朱与尧的联系,并且将丹朱流放到很远的地方,还给尧手下的四位大臣扣上了“四凶”的高帽子,说他们是长期盘踞在尧身边危害社会、鱼肉百姓的四大黑恶势利,而尧就是他们的保护伞。其中据说就有禹的父亲鲧,最终以治水不利为由将鲧处死。《韩非子》对此也有三个字的评论就是“舜逼尧”,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思想最鼎盛的一个时期,所谓的“百家争鸣”就是这个时期。对此尧并非是把位子禅让给舜,而是舜发动政治手段夺取的,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不过从汉朝董仲舒将儒家传统思想经过修改,逢迎了皇权的思想,这才逐步占据了主流思想。再加之宋朝朱熹的修改更强化了思想禁锢,朱元璋改科举为八股形式,并且固定四书五经必须是朱熹批注的(传说朱重八自称朱熹是他们家族的祖先),儒家思想一步步的演变,牢牢地把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禁锢在我们现在听到、看到、学到的“儒家”修改版上。所以流传到今天的传说、故事几乎都是以儒家思想修改版为主导的。就拿“二十四孝”举例,不知道您哪位读过,但如果您读过就可以看出来,没有一个故事中心思想离开儒家思想的。但我们也不能决绝的说儒家思想不好彻底否定它。中国人能在大灾大难、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思想高度统一,同仇敌忾共同面对,这与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几千年来这也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但我们读书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扩展思维方式,学会多角度看待事物,从而增长对事物判断分析的能力,归纳总结出更好的处理事情的方法。所以老话说读书不能只读一本,要多看看不同角度的读物,“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也涵盖这个道理,光看书本上的东西永远不去接触事物,最终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还齁点灯费蜡的,有那功夫还不如闭会眼睛、早睡早起,好歹还能落个好身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说到这儿舜基本上也就说完了,但最后还要爆一个料,也就是上边我为什么说舜这个人不择食而且下手稳、准、狠。如果按照正史传说舜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之前我也给大伙捋了一下尧和舜的出身背景,按族群辈分来讲尧是黄帝的五世孙(玄孙),舜是黄帝的八世孙,尧就是舜的太爷爷辈,也就是说舜娶了自己的两个奶奶辈分的女人当老婆,这其实在我们现在的传统思想上也是很难说通的,这属于乱伦啊!之前我也提到过,想不起来的朋友可以翻翻前面的篇章,相传黄帝是伏羲的儿子,伏羲氏又是燧人氏的儿子,燧人氏和伏羲氏两代人创立了婚姻制度、制定鹿皮为聘礼、让人民按官职或居住地取姓氏,这些举动措施都是为了防止族内乱伦,提高族群文明的行为,但到了尧和舜这儿全都乱套了,到底尧舜是为不肖子孙,置祖宗留下的制度而不理?还是压根就没有这些制度?所以对于很多传说我们也就是理解它教化人心、劝人向善的寓意,其他的也就是一听一乐,不能较真,认真您就输了。

标签: 燧人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