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中国历史与文化专题》(选修课)教学大纲
谭平
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能得以深化,为他们将来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奠定更好的基础。
二、 教学要求:围绕各个专题教师精心备课,认真施教,尽量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没有教材,学生必须认真作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课后温习;引导部分有一定基础并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读一些名著佳作;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学术研究的过程,介绍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严格认真考核,使学习情况得以真实地反映出来。
三、 教学、考试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启发学生想问题、举手发问或回答问题从而实现师生互动为特色,适当进行课堂讨论。最后进行难易适中的闭卷考试。
四、 学时:共计42学时(14×3。即共上18周,每周1次,每次3节。晚上上课)
五、 教学内容安排(平均4个学时讲1章)
第一章 人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人治与“重农抑商”
一、 为什么中国古代必然选择人治
二、 人治社会权力必然失控和被滥用;商品经济兴起必然盛行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二者的结合无法避免。
三、 在上述背景下,工商业的每次兴旺,都会造成吏治的大面积腐败。
四、 建立在不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工商业发展起来以后,造成封建的经济基础在三个方面的动摇。
五、 工商业兴旺造成社会风气的恶化和治安的严重困难。
本节一是难点,三是重点。
第二节 人治与数千年挥之不去的仇富心理
一、 人性与财富
二、 儒家文化在财富问题上对知识分子的要求
三、 在人治的状态下大多数富人“取之无道”
四、 平均主义与“东方式的嫉妒”
五、 众多富人“为富不仁”(8种表现)
六、 仇富心理带来的后果
1、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形成严重的心理隔阂和利益取向商的严重分裂。2、在国家政权能掌控局势期间,绝大多数穷人只能将仇视淤积于胸中或有限的溢于言表,但主要针对富人下手的个人和亚社会组织也会逐渐增多,这不仅增加治安管理的难度和成本,也要促使富人大修深宅大院和豢养更多打手,他们和普通民众更加疏远和隔阂。3、在每一次改朝换代的转变中,大面积的淤积已久的仇富心理都会变成对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场场浩劫。4、使所有富人及其财富的合法行性、公正性都难以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承认,难以摆脱“不义之财(人)”的看法、判断及其风险。5、使富人的财富更多的购买或兼并土地、举办高利贷,这对资本主义萌芽极为不利。
本节一是难点,三、五是重点
第二章 经典的文学形象剖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与诸葛亮
一、 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
二、 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是非功过
三、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1、 忠——对君主(刘备父子)的绝对效忠 2、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典范 3、为了理想(这个理想也是符合整个国家的利益的)和道义逆水行舟、知难而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执着和绝不放弃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居敬、慎独的楷模——谈他的妻子、财富
2、诸葛亮是儒家基本伦理道德熏陶出来的君子,是东汉优秀士大夫重视“节操”在乱世中的传承者
四、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五、 在专业历史讨论中谈到的诸葛亮的历史局限:没有全力阻止刘备讨伐东吴;事无巨细,皆必躬亲,加速了自己的英年早逝和不利于接班人的培养;在军事上北伐过于频繁,劳民伤财,战术上过于谨慎,求稳有余等。
六、 日本人为什么推崇诸葛亮——樱花文化
本节二为重点,三为难点
第二节 剖析西门庆
一、 西门庆是现实主义文学形象的典范
二、 具体剖析:
(一) 西门庆是谁:1、西门庆是一个商人兼高利贷者。2、西门庆是一个无文化的市井中人。3、西门庆不管做官前还是做官后都是一个屡与其实际身份相僭越的专横之人。4、西门庆是性欲旺盛、手段高强,不仅自己妻妾成群,而且想方设法淫人妻女并屡屡得手之人。在性方面,西门庆贪得无厌。同时,西门庆还是一个同性恋者。5、西门庆能屈能伸,见风使舵,是能快速应对祸福之人。6、西门庆在大场合和对外交涉中精明强干,却对妻妾奴仆不辩忠奸,屡屡被算计蒙骗。7、小说中的西门庆作恶多端,但也有人性的一面。
总之,西门庆是一个无文化、为人狠、为商奸、为官贪、为富不仁的人。他一生拼命追求金钱、权力,沉溺酒色也死于酒色。他给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社会一个市井无赖、一个奸商和一个贪官重叠起来以后,会滋生多少罪恶。
(二) 西门庆称雄一方的外在条件:1、专制加人治的社会制度使钱权交易不可避免;作为背景的宋徽宗、宋钦宗统治时期,正是奸臣当道,钱权交易的黄金时期。2、从《金瓶梅》的具体内容看,称雄一方的西门庆遇上了最适合他发展壮大的政治生态。
(三) 西门庆的“成功之道”:先看支出:1、联姻。2、行贿。3、官官相护结成利益同盟的开支。4、雇佣地皮流氓办事费用。再看收益:1、得到官职并由副千户很快升为正千户;在临清可以任意枉法办案、草菅人命;放肆地欺男霸女,满足色欲;两次可能身陷囹圄的重大危机均很快化解。2、垄断临清的药材经营。3、以其他商人难以比拟的条件经营盐业、绸缎业和官办事业。4、受贿。5、利用公用设施和人员办私事。
(四) 西门庆的生活方式:1、市井技艺齐全。为主要娱乐方式。2、吃喝嫖赌俱全。以嫖为最大乐趣。以此,33岁死于纵欲。3、市井朋友和官场朋友并交。4、喜欢铺张、排场。其名声比其实力还大。5、喜欢附庸风雅,实际上一窍不通。6、虽然爱去寺庙,甚至还有捐赠,但实属低级趣味的凡夫俗子。
本节(二)、(三)是重点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
第一节 清代四川人口快速增长的特殊原因
一、 清代四川在赋税上得到朝廷长期的优待。原因有:
(一) 明末清初的巨大残破
(二) 四川是控制西南的主要基地
(三) “五方杂处”、“人情悍恶”、治安复杂
二、 清代四川社会财富分布相对均匀,民风简朴,农副产品丰富,物价便宜,谋生容易
三、 各省移民的竞争也推动了人口增长
四、 简谈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本节二是重点和难点
第二节 性比例失调与国家的治乱兴衰
一、 什么是性比例失调及其在历史上的表现
二、 造成性比例失调的原因
三、 性比例失调的严重社会危害
(一) 中国历朝都有发达的娼妓行业
(二) 在反政府甚至反社会的帮会、邪教、土匪中,“光棍”们是一支推波助澜、破坏性极大的力量。
(三) 拐卖人口成为历史悠久的 罪恶行业
(四) 玷污宗教形象
(五) 游民多,成为近代军阀割据、土匪横行的充足兵源
第四章儒家文化及其评价
第一节 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孔子的生平
二、 孔子的主要思想
(一) 社会理想
(二) 政治主张
(三) 哲学见解
(四) 教育思想
三、 孔子的历史地位
(一) 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
(二)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三) 出类拔萃的教育家
(四) 人类文化史上的巨人
(五) 历史上的孔子与“孔家店”里的孔子
(六) 附:孟子对孔子思想的传承
1、坚持“仁政”学说并发展为“民贵君轻”说
2、比孔子更加强调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
3、提出“性善论”,强调人格修养
4、社会分工坚定的肯定者
5、坚决驳斥与反对以杨墨为代表的极端利己主义,希望建立以仁政为基础的有君有父的和谐社会
本节二是难点
第二节 儒家与法家的是非功过
一、 从白起和荆柯说起
二、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主要纷争与区别
(一)“王道”与“霸道”
(二)价值一元与价值多元
(三)“性善”与“性恶”
(四)“法先王”还是“法后王”
(五)士大夫人格独立重要还是无条件服从君主的意志重要
(六)君臣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七)理想主义和极端现实主义之争
(八)对私营工商业:宽容还是取缔
(九)怎样实现天下统一
(十)代表人物的个人品质迥然不同的原因
三、历史定位
本节二是重点、难点
第四章 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审视自己
第一节 直面世界的中国民族心理
一、 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民族优越感
二、 民族优越感在19世纪末全面崩溃
三、 20世纪中国民族心理容易失衡的原因
四、 重建健康民族心理的思考
本节一是重点,三是难点
第二节 为什么中国的富人很少成为慈善家
一、 由比尔·盖茨的遗嘱引发的思考
二、 八大因素阻碍了中国的富人成为慈善家
(一) 我国至今未征收遗产税
(二) 富人普遍缺乏信仰
(三) 慈善机构多为官办,缺乏法律、制度的规范约束,问题多
(四) “原罪”成为难言之隐
(五) 社会治安问题多,富人亦不愿露富
(六) 传统道德观并不对富人够成这方面的压力
(七) “仇富心理”的蔓延及其影响
(八) 目前的税收和金融对慈善几乎没有支持、鼓励
本节二之(二)(四)为重点、难点
第二部分:课程介绍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学的应试教育是不可能使学生领略其魅力的,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感性而肤浅,人文素养因此较低。本课程将围绕五章十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由于每一个专题都以任课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因此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同时又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去思考问题和受到学术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也为将来他们必然面对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作好准备。
第三部分:教师介绍
谭平:男,43岁,1978——1982年在四川大学历史系读本科;1985——1988年在川大攻读研究生,获川大经济史硕士学位,导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史、民族史专家冉光荣教授。现职称为副教授。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6篇分别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人民大学《社科信息集萃》摘录或全文转载;5篇进入目录索引;两篇分别发表在《读书》、《中华文化论坛》(均为高水平刊物)上。另著有长篇历史小说1部、与人合著《推销广告》一部。10年前就获得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标签: 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