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犀牛历史 59 0

  开篇——先讲历史,后谈旅行

  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不要说走就走,兴趣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次我用讲述历史的方式介绍一下本人2018广西太平天国遗址遗迹自由行。我拿着旅行照片讲述历史故事,希望你读着历史故事享受旅行乐趣。

  全篇主要历史参考资料如下:

  ——《太平天国史》 罗尓纲著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王庆成著

  ——《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 广西通志馆1962年编

  历史日期如无特殊说明,则汉字为农历,数字为公历,一般不使用太平天国的天历。

  所用图片如无特殊说明,则为本次旅游拍摄图片。

  受个人旅行时间地点条件限制,不甚全面,仅供参考。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没错,不是旅游地图,是历史地图,是《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中太平天国在广西活动路线图。

  雁过留声,被历史车轮重重碾过不久的地方定会留下一些遗址遗迹和民间传说,沿着这条路线旅行可以在感受山河之固江山之秀的同时抒发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配合着进军路线图再看这张历史地形图,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地名地形地貌。要知道,古人交通基本靠走,由此可以对拜上帝教早期活动、金田起义和永安突围的路线有着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其中的赐谷、浔州、古林社、紫荆山、金田、大湟江口、东乡、平南、官村、永安、龙廖岭、水窦、三妹等等了解太平天国的人再熟悉不过了。时光流转沧海桑田,一些地名已经消失,一些河流已经改道,一些土地已经淹没,幸亏我们的旅行可以让历史依旧新鲜。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想起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了吧,这是桂平市中心天平天国运动文化街旁按照1:1比例制作的浮雕。天朝第一纪念碑上刮不去的金田起义浮雕,抹不掉的“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你的太平天国广西游是登记在册的红色之旅。补充正能量,为你壮行。

  看着前人的脚印,迈着自己的步伐,伤心秦汉经行处,旅行带本历史书,准备出发!

  历史地理篇——上帝赐谷

  故事要从一个叫赐谷的小村庄来了一个自称上帝次子的落榜生讲起——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两个雕塑貌似两个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洪秀全。前一个雕塑是来自桂平市中心的天平天国运动文化街,2016年建;后一个来自桂平市金田起义地址,1990年建。

  有句广告语“男人不止一面”,说明人性格的多重性;你我有时会说“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了”,说明人性格的时效性;现实中真实的普通人都那么难以捉摸,何况名人古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大家对同一个人的不同看法,况且这一千人还是同时代的,那么不同时代的人眼中将有更多个哈姆雷特。《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认识到“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来之不易。客观上,它受到历史资料的限制;主观上,研究者除了认识能力有高下之外,视野还不免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

  现在提起洪秀全,网络上随便翻翻,多是有过多少女人,杀了多少人,破坏传统文化(儒教),是邪教领袖云云。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人们眼中的洪秀全就开始了不断的变化。1850s,他是领导刁民造反的洪秀全,1910s,他是领导民族革命的洪秀全,1960s,他是领导农民起义的洪秀全;如今的2010s,他又变成了领导邪教暴乱的洪秀全。过去歌颂底层民众的反抗,现在指责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映射出主流舆论已经由建国初期翻身做主人的工农兵转为改革开放后的新兴贵族,中国历史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之中,王朝初期太平盛世下的人们当然痛恨那个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正所谓“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还是看看当时历史人物的吧。洪秀全,广东花县(广州市花都区)客家人,《太平天国史》提到“洪秀全从小聪明得很,他父亲受了封建社会「官自读书高」的观念的影响,希望他读书上进,因此不顾家境困穷,尽力筹措学费,在七岁那年就把他送到本村书塾去上学。洪秀全十分好学,五、六年间,便熟读了四书、五经、孝经和名家古文,后来又博览史籍以至诸子百家。老师和父老们都交口称赞他,以为取功名如拾芥,行见他显父母光宗族了。有几个老师因见他家贫好学,竟免收学费,族人也有餽赠,使不致辍学。”

  太平天国史学家,个人首推罗尔纲(1901~199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胡适的家庭教师,亦师亦友,深得考据癖的真传。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太平天国史,之后陆续写下了《太平天国史纲》、《太平天国史稿》,最后用毕生心血整理更新出《太平天国史》;其次是王庆成(192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与前者不同,其作品多是1978年后发表的,有《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

  好了,接着讲这个落榜生,那时的科举制度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级,进秀才须经县试、府试、院试,有一定天赋并自命不凡的洪秀全肩负着全家乃至全族的希望,府试轻松通过院试却屡屡落榜,这样的打击和刺激是刻骨铭心的,在虚岁25岁那年又一次落榜后终于被击倒了,昏死了两天,乱说乱唱乱走乱跳了十多天,从此面貌焕然一新,自称被上帝收为次子,跟雅各一样也被改名了,不叫洪仁坤而叫洪秀全(秀全两字拆开为“禾乃人王”,客家话禾为我)。《太平天国史》提到这时的他“行时步履庄严,目不斜视,亦不反顾”,而在赐谷村的民间传说中,个子高高的、脸红红的他肥胖端正、目不斜视、与众不同。有人说洪秀全是不第秀才,有点过誉了,其实院考不过的他只是童生而已。这点连黄巢都不如,人家至少是考进士落榜的,当然他写的诗还不如少年黄巢。对一个自视甚高的人,高考落榜真好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へ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表现有多种——有的自我感觉葡萄是酸的,于是得胜地走了,如李白;有的嘴里说葡萄是酸的,心里却酸酸地走了,如柳永;有的知道葡萄不是酸的,多练多试几次,相信一次撞到就是成功,如孟郊;个别的很有抱负,也很善报复,吃不到葡萄走了,转回身就来晃葡萄架,如黄巢和这位洪秀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有时恰恰是这些人改写了历史,非我平庸之辈敢想敢做的。因此,落榜后的洪秀全要发威了,首先,他要创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最近有人考证,这个教的名称是拜上帝教,不是拜上帝会。我思故我在,科学也好,宗教也好,都要有一套完整闭合的体系,并不断发展完善,使之尽量闭合无懈可击,从某种意义上讲,洪秀全山寨的不完整的教义就是当前定义的“邪教”的一种型式。然而,与邪教不同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反政府,反儒教,反外族,但是不反人类,代表底层大众的 “天下一家,同享太平”的心愿,尽管有着诸多黑暗面,但是当时的社会更加黑暗,不然怎能振臂一呼响者云集。

  和上帝的长子耶稣一样,在家乡并不受欢迎,于是师徒四人一路向西,其中两人打道回府,洪秀全带着坚定的跟随者冯云山,于1844年5月,落脚广西贵县赐谷村的表哥王盛均家。

  这个王盛均,一些史料为黄盛均,那是由于太平天国的避讳改王为黄,王盛均即王亚忠,号秉忠,有一儿子叫王为正或王维正。金田起义后,王家全家参加,王氏全族只一个人没有参加。另外据另一太平天国史学家简又文考证,王盛均确是洪秀全的表哥,因为洪秀全的生母就是姓王。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贵县现名贵港,赐谷更名西谷,全名贵港市庆丰镇新圩村西谷屯。广西地区,村比屯大一级。如今赐谷这两个字只留给一所小学当作校名,且电子地图在贵港只能搜索到“西谷”而已。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小学操场正中纪念碑文——“天王洪秀全革命活动遗址”、 “公元1844年至1847年洪秀全到此宣传组织革命活动”、 “1988年元月贵县人民政府立”

  碑旁为纪念遗址,现有洪秀全当年教书书房的门槛石,关于门槛石,2016年4月17日央广网曾有题为“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挖出洪秀全早期革命历史文物”的专题报导,其实这块门槛石之前村民就见过,知其大小轻重,也知其当时身在何处。传说早先曾有人留作自用,结果家里死了人;之后又有人想要,结果起运之中,拖拉机翻了车,于是没有人再有非分之想。

  洪秀全当年教书的石凳有六块,目前只剩下两块。这两块据说周姓村民拿走自用,结果他家女儿被烧伤,只好连夜放回原处;后又有人挪用,结果火烧草堆,也认为不吉利,同样放回原处,据说目前在乡政府院内。

  旅行发现广西如今民风淳朴,校门口小店老板娘十八九岁的儿子曾在此就读,他主动摩托载我去附近景点并送到镇大路口,他说村里不少家参加了太平军,甚至有太平军的后代。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上世纪九十年代《贵港市志(县级)》——天王井,位于赐谷村西边路口,以山石砌成,井深约2米,口宽约2.5米,呈蛋圆形,井 口有石阶。1979年被群众填平种菜,1988年贵县人民政府修复。是洪秀全为解决当时村民吃水难而倡建的,故称“天王井”。

  《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1962年出版,是广西地方志工作人员在五十年代初和六十年代初搜集整理的当地人的口述历史,多是太平天国后二三十年出生的老人,细节方面难免有误,但是基本事实较为可信。而且五六十年代的百姓比较质朴,干部工作比较认真,因此公开的内容基本可信,只是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些负面口述没有出版。1989年6月出版了类似的《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全编》,将那个《汇编》故意遗漏的部分口述公开出版,比如之前提到了门槛石和石凳,另外还掺和了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收集的口述,年代跨越那么久,都没有写明采集的年代和口述人的年龄身份,显得有些含糊混乱。该书用了全编这个名字,确实有点太谦虚了,不算是全编,应该属于部分编造。比如在这个天王井的问题上,来自《全编》上世纪80年代某人的采访记录,和该书其他地方多为口述不同,这里是转述,被采访人也不在《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的被采访人员表中,这个井也没有在《汇编》出现过,如果真有洪秀全打井这样的好事情,《汇编》应该公开才是。另外这个突然冒出的天王井只是出自一人之口,属于孤证,让人生疑,也许只能等哪天天王下凡的时候顺便问问他了。

  另外口述历史属于野史,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比如《太平天国史》提到了这个《汇编》中某被采访人关于冯云山的口述,在1942年、1954年和1960年三次被采访时把他听到的传说一次一次地添枝加叶的事情。

  《贵港市志(县级)》提到赐谷附近其他遗迹还有——

  “罗坡汶坝,是洪秀全当年为调解当地水利纷争,所筑的拦河坝,坝长75米,宽3米,底 宽4.5米,1844年建。今尚存。

  蚂蝗冲拜上帝会遗迹,位于赐谷村背后的蚂蝗冲之中,是当年会众入会举行入会仪式的地点。”

  关于罗坡汶坝以及后面提到的六乌庙,《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中的口述相对详细,应该是真实的;关于蚂蝗冲拜上帝会遗迹,至少广西师大历史系0115班全体同学在2002年去赐谷附近叫凤凰冲的地方考察过。捎带说说这个广西师大,还有一个太平天国史学家钟文典就是该校历史学科奠基人之一,由于地理上的便利,该校对于太平天国史有一定研究历史。如果你去去桂林靖江王城还会发现个“城中村”,那就是该校的王城校区。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普普通通的洪秀全,就住着这样普普通通的房子。照片为赐谷村的一处广西乡村地区极为普通的黄色土坯房。

  土坯房缺点很多,且不耐风雨,因此至今广西农村只是家境不好的才住在其中。一百多年前的洪秀全故居只能看看遗照了(金田三界庙展品)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土坯房虽有缺点,但很有地方特色,有些颜色鲜亮,有梵高黄房子的感觉,下面照片来自阳朔旧县某酒店。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和不耐风雨的土坯房比起来,庙宇要结实一些,但普通的庙宇一般也挺不到一百年。图为赐谷附近的六乌庙(照片来自网络) ,1995年重建于六乌山口。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当年洪秀全不懂保护文物,在墙上题《斥六乌妖诗》,其中两句“举笔题诗斥六乌,该诛该灭两妖魔” 。洪秀全的诗文确实是秀才水平,也许是肚里的墨水太少了,几年后他题诗甘王庙时,竟然自我抄袭,前两句为“题诗草檄斥甘妖,该灭该诛罪不饶” 。《太平天国史》提到:“自这一道诗传出后,本地人大愤,都愿六乌神显圣杀死洪秀全。但他竟无恙,而白蚁恰巧生在六乌庙,把神庙和神像都蚀坏。这一件偶然的事,使村人相信洪秀全所传的道为真理,且信他乃上天特派到来传真理给他们的。”

  越过六乌山口,就是石达开所在的奇石乡那帮村,7年后那帮村的那帮人将出兵六乌山口,汇集起赐谷教民杀奔金田。

  “赐谷村王秉忠就拜过会,后来跟石达开去打江山了”。“金田团营时,石达开带领几千人前往参加”,“在六乌山宰牛杀马祭旗,呼声震天”——《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

  闲话休提,三个月过去,教民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仿佛若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网图可不是插播广告,而是所有宗教教主都要正面回答的人生终极关切,祥林嫂问到此类问题时鲁迅不得不远遁,我想当初拿本《劝世良言》当圣经的洪教主也遇到类似尴尬,于是打算回广东重新取经修炼,《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中提到,“群众对他的传教十分满意,但对他传教的意义不十分懂”,当然这是本人观点,《太平天国史》认为“洪秀全因见表兄家穷,难以久住下去,决定回广东,叫云山先回”。至于为什么他后走,是因为表哥的儿子吃了官司,需要洪秀全帮忙。

  于是暗流涌动了三个月的赐谷恢复了三年的平静。

  画外音:

  当初洪秀全在赐谷教民到底多少——

  不少材料说发展了一百多人,其最初来源为《太平天国起义记》里面提到的“皈依受洗礼者逾百人”,而《太平天国起义记》是洪仁玕写的,他也是道听途说,并且有夸大洪秀全之嫌。我觉得赐谷传教的信徒估计不足半百,因为之前广东只发展了几个教民,如果到了赐谷三个月一下子就发展了一百多人,兴奋的洪秀全是不会打退堂鼓的,就算他回去取经修炼也可以让冯云山留守才是。《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的一个口碑提到“起初有几十人,男男女女都有,到了道光三十年有了百多人”,另一个提到多年以后金田起义期间赐谷村参加太平军的共计108人。另外冯云山离开后洪秀全继续逗留的两个月时间内,洪秀全才连蒙带唬让窝主王盛均父子入会,可见发展的会众不成规模。

  当初洪秀全在赐谷是否已有反心——

  关于这点《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特别论述过,总结到:“洪秀全在1837年不可能形成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思想,这不仅根据他在这段时期中的基本经历,而且也根据他这年病中的其他言行。”

  另外带头造反这种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真下决心造反了,洪秀全不会在赐谷按下暂停键,另外就是前面提到的,拜上帝教还不成规模,连发展教民的信心都没有,哪有条件造反。

  历史地理篇——两进桂平

  赐谷村,当时隶属于浔州府贵县,清代浔州府,辖桂平、平南、贵县、武宣四县,府治桂平。如今武宣(仍是县级)转投来宾市,浔州府缩小为贵港市(地级市),下辖桂平市(县级市)和平南县,原贵县变成贵港市的三个主城区。因为当级政府所在地由桂平迁到贵港,一直管辖贵港的桂平反受贵港所辖,至今桂平人仍牢骚满腹。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北回归线附近的桂平,黔江郁江两江汇合,至今仍是黄金水道,两江形成三角地带,千年桂平自古繁华。图为水路交通不比从前的桂平两江汇合处。

  桂平贵港历史上就是分分合合,看看他们的历史沿革(图片分别来自桂平和贵港博物馆)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历史沿革发现,桂平贵港隶属过不同的地方政府,究其原因,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皇帝睡不着觉的地方。

  太平天国走后三年的1854年,又一股农民起义爆发,在桂平建立大成国,至今市内中心小学内还有王府遗址,与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相比,大成国历时7年,这里还有个起义竟然持续200多年,这就是贯穿大明的大藤峡起义。金田起义的古营盘有种说法是大藤峡起义留下的。太祖诸如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也来源于大藤峡起义,其随手铅笔写下的“大藤峡”三个字竟被刻于崖壁。小三峡之称的大藤峡和长江三峡有些相似,这里也山高水急,江中大石也被炸毁,过两年也将大江节流,高峡出平湖,让我再看你一眼吧。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照片拍摄于大藤峡游船上,崖壁上书“大藤峡”三个大字。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水涌而迅,势如发弩,这张照片就是弩滩。

  桂平县城西北的大藤峡壮美清新,徐霞客游后作文以记之,我游后留照以记之,冯云山两次到访桂平对大藤峡却只字未提,估计他根本没有想到去那里。1844年9月赐谷分别后,洪秀全是想让冯云山回广东的,但是冯云山“抱着一腔志愿随洪秀全外出图谋革命,跋涉山川,远到广西,现在还没有什么成就,便要回广东去,他是极不愿意的”,于是“在赐谷村别了洪秀全到浔州府城后就留下来,要寻找在广西继续活动下去的门路。他在那里遇到一个朋友叫做张永绣的,同住一个多月” (《太平天国史》)

  赐谷分别过了两个月,洪秀全也开始动身回广州,至于路过桂平时洪秀全是否在桂平找过冯云山,个人认为应该没有找过,因为是洪秀全让冯云山先回广州的,冯云山去了桂平后自己决定不回广东,洪秀全并不知情。另外分别都两个月了,洪秀全才起身离开赐谷,他应该着急回家,不必傻乎乎去桂平去捞冯云山。但是钟文典的《太平天国开国史》就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说洪秀全去桂平冯云山借住的张家地方找过冯云山,张家说不知道冯云山去哪里了;同时又说张家张永绣和冯云山关系好,陪同冯云山去了金田。

  对于桂平,冯云山一定慨叹命运多舛,这来桂平他只是个没有暂住证的无业游民而已,而三年后故地重游的他却是煽颠嫌犯。提起剧透一下,那时的他除了理想,神马都是浮云,身陷囹圄,还效法文王,潜心治学,创造了太平天国的天历。之后本应凌迟灭族的他只是改判遣返,更是出乎意料的是竟然“途中说服了两名解差信仰上帝教,一起回到了紫荆山”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桂平老城这棵老树或许当时见过冯云山,或许受到了冯云山的感召,它也反抗到底最终反客为主。

  如果说冯云山有着花岗岩一般的意志,相比之下,洪秀全就有着橡皮筋一样的意志。传教两次遇到挫折,在桂平冯云山两次都选择了坚持,他两次都选择了逃避,诸多借口只为逃回广东。

  如今桂平市江边的太平天国运动文化街值得一游,除了旅游江景饭店酒店,还有关于太平天国的雕塑、浮雕、墙画,本文一些内容来源于此,下面这个雕塑,不应送给洪秀全,而应送给冯云山——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李秀成自述》

  历史地理篇——云山古林

  离开赐谷暂住桂平一个多月,1844年9月,冯云山在桂平县“闻说桂平县北有一座紫荆山,是一个山深地僻,人入不知处的山区。他听了,心里很欢喜,认为那里正是他秘密活动的好地方,决定前去。到紫荆山去要经过新墟。新墟是桂平县北区一个大市集。从新墟向北行,有一个小村落叫古林社”——《太平天国史》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如今这个叫古林社的村庄依然存在。古林社的“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广西各地仍有很多的“社”,类似其他地方田间地头的土地庙。你也许感觉古林社的“社”是个好奇怪的词,想想旧时茅店“社”林边,想想箫鼓追随春“社”近,千万不要等到“社”稷危亡之际才想起这些。我们的文化部分中断了,恰恰是“蛮荒之地”的岭南地区,保留些原汁原味的古文化、古汉语。

  自测桂平市区南部到金田镇27公里左右,冯云山估计中午左右就赶到金田的大市集,民工路边等活一样的他等到天黑也没有任何雇主,于是到紫荆方向4公里的古林社投宿。

  冯云山“到古林社,向一家姓张的路店投宿。第二天,借一个竹篮,去拾牛粪过活。” ——《太平天国史》

  “云山再三耐心请求,方得允许在牛房住了十晚八晚。在何家住下后,每天拾得牛粪卖给何大爹,且得二、三斤米过活。”——《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

  这里都说他拾的是牛粪,那是对他的尊重,要饭别嫌馊,拾粪就是拾粪,捡到筐里的都一样,本人是不会挑剔的。《汇编》里提到一个反面人物落魄时,靠拾狗粪过活,看来也是和文学描写出汗一样,小姐出的是香汗,工人出的是臭汗。比起洪秀全,史料显示,冯云山还是家道殷实的,能在异乡处在底层的底层,让人唏嘘不已。然而他自己并不以为然。

  “孤寒到此把身藏,举目无亲也着忙,拾粪生涯来度日,他年得志姓名扬。”这首诗相比“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冯云山写的不如宋江,当时的境况也不如宋江,但是都有反诗的味道。一些太平天国历史和地方志,甚至《汇编》里的口碑,都说因为这首诗被人看中学识而被录用教书,这是不可能的,我比较同意《太平天国史》罗尔纲的观点。

  “在古林社虽穷同叫化子一样,但仍时读诗书”。是镜子总要反光的,“云山经史烂熟,言谈风生,把这个老监生惊呆了”,于是“推荐到大冲曾玉珍家去做塾师”。 ——《太平天国史》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当地人讲,冯云山曾在这棵大树下布道。

  新版《桂平县志》提到——冯云山曾几次踏着社公偶像对大家说:“菩萨生须人造成,世上所有神佛社公,无非石雕泥团木偶罢了,怕他什么呀! ”久而久之,拜社公的人就逐渐少了。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那天一早我在古林社村口,遇一热心老伯,领我看冯云山遗迹后便要还家并喝茶小坐。照片是老伯住所,当地民居大多如此。

  老者姓曾,援越老兵,还拿出他的几枚军功章和老兵人手一本未公开发行的抗美援越纪实书,并说其祖上早年间来自广东。

  如今好想问他,你们曾家更早是不是(与洪秀全冯云山一样)由福建宁化到广东嘉应州(梅州),可惜没留联系方式;也好想问他,举荐冯云山的监生曾槐英和他是不是本家。如果是,网上就可以查到他们曾家的老家谱了。

  老伯讲到冯云山开始放牛,后被发现有文化而去紫荆山教书。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照片是古林社通往紫荆的唯一公路,稍感凶险,前面隐约路牌有“金田水库”四个大字。

  展开地图,紫荆山区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时至今日,紫荆山区对外交通也只有东西两条道路,金田到达紫荆必过古林社,也必过风门坳,如今电子地图显示的风门坳就位于照片尽头路牌附近的公路上。

旅行带本历史书 太平天国广西游

  照片为1981年立的“太平军鏖战清兵遗址”、“风门坳”,几十年过去,字迹斑驳。其真实位置不在电子地图显示的公路边上,而是在公路下面通往金田水库生活区的小路上,这里望去两旁山高谷深,险恶异常。旧时风门坳是紫荆山区最重要的孔道,民国《桂平县志》卷四记载风门坳“上则峭壁千仞,下则深崖百寻”,金田起义期间清兵和太平军几次争夺这里。

  想当年,经史烂熟的冯云山路过风门坳进入紫荆山时,会不会想起西晋末年李特路过那峥嵘崔嵬的剑阁。

标签: 太平天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